P2P爆雷啟示錄:悲劇的永劫回歸

P2P平台大量爆雷,是2018年中國經濟轉折的代表性事件,是中國政府長期以政治思維主導、干預市場經濟下的正常能量釋放。悲劇的永劫回歸會有終止的一天嗎?
P2P平台大量爆雷,是2018年中國經濟轉折的代表性事件,是中國政府長期以政治思維主導、干預市場經濟下的「正常能量釋放」。
中國經濟大變局 大陸 商業 消費 經濟

「您別擔心,我這是保本的商品呢,回報也還好,一年才9%,出事?不至於吧?」

新朋友胡來自浙江一小城,得轉車兩次,才能經杭州到上海工作,她學業了得,復旦一畢業就錄取上外(編按:上海外國語大學),接連兩張驕人名校學歷,讓她很快進入某大金融企業擔任營銷,可她還是呻吟著魔都生活艱難,聽聞筆者從事金融證券相關工作,算是半個同業,不免聊幾句如何攢錢與投資。原來,她坦言對股市一竅不通,股災還套住了家裡二老的本錢,因此她堅拒成為股民、避免又給人當等待收割的「韭菜」。排斥股市,兼且不讓錢成了銀行爛頭寸,她在朋友介紹下,把錢投資在某P2P(Peer to Peer)平台,「我就做這行,我心裡明白,股市風險實在太大了,以後漲跌誰知道呢?又不求富貴,一年只是賺9%,這已經是收益率最低的產品了,應該還行吧?」她淺淺一笑。

這段對話發生在幾個月前。近來,每當瞥見P2P爆雷新聞,再憶及她甚有底氣的「不求富貴」等語,筆者心底不免為這位年輕朋友的私房錢安危,浮現一絲涼意。畢竟,那些「保證保本、年回報9%」的理財產品,她正是向杭州某P2P公司買的,而當地早已成了中國P2P「金融難民」尋求司法正義的大本營:今年五、六月起,因為大批P2P平台突然停業,無數資金蒸發的受災戶從各地趕赴杭州,紛紛擠進公安局報案、要追查真相,火車站人頭湧湧;案件下落無著、積蓄一空的他們,多只能群聚在公安局門口拉橫幅、唱國歌,或在大街上漫無目的地遊蕩;通常,接下來他們會被不同微信群組吸引,轉戰杭州黃龍體育館、或是江干區體育中心,那兩間體育館原來是用作大型賽事之用,現在卻成了地表的兩塊巨型磁鐵,金融難民就是地上的鐵砂,被一一吸附過去,那裡是他們彼此尋求安慰、打探小道消息的庇護所。

裡頭有否那年輕朋友的身影?筆者不禁想到王倩。王倩終年31歲,也來自浙江,幾個月前,她被P2P平台「票票喵」倒帳數萬元,至上海維權時又被公安暴力驅趕,三觀粉碎、萬念俱灰的王倩,最終懸樑自盡,遺書除了向父母道歉,還交待孩子西西好好讀書,長大留學、移民。至此,筆者不願再想下去。

P2P平台大量爆雷,是2018年中國經濟轉折的代表性事件,是中國政府長期以政治思維主導、干預市場經濟下的「正常能量釋放」。

P2P平台大量爆雷,是2018年中國經濟轉折的代表性事件,是中國政府長期以政治思維主導、干預市場經濟下的「正常能量釋放」。數據顯示,經過約2年平靜後,今年4月24日,號稱規模逾6百億人民幣的「善林金融」崩盤,正式開啟了一大波倒閉潮的起點;截至今年9月底,P2P平台密集倒閉者,包括提現困難、網站關閉、老闆跑路、延期支付和公安經偵調查等五種地雷,已經發生2,859件,是近6年有紀錄以來最高,其中7月爆出174起地雷,也是近4年單月最高紀錄,導致王倩輕生的「票票喵」,便是其中一個倒閉案例。但不能忽略的是,盡管慘劇頻傳,截至9月底,中國P2P網貸平台投資者仍多達241萬人;依據2010人口統計,此數相當於遼寧營口、湖北黃石、或者廣東陽江的全市人口,或是三分之一的香港人口,或是90%的台北市人口。

最諷刺的是,根據業界慣例,即便平台發布展期付款公告,等於變相承認、可能離破產已經越來越近,只要公司繼續推出標的,便不會被列入形同爆雷的「問題清單」!如此輕鬆吸金,難怪P2P事件層出不窮、甚至引發「金融難民」上京維權示威,消息引發廣大關注,並且讓不少輿論認為,此事件可能動搖中國金融安全。

誠然,P2P金融風波反映的是,外界憂心忡忡的「國進民退」,不僅是中國政府推動的過去式、現在式,極有可能也是未來式,首要原因是,涉案規模雖有所縮減、但倒閉案件大增。

P2P問題浮上檯面,是2015年A股股災之後的事,當時人民幣匯率驟貶,動輒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導致整個金融市場瀕臨崩潰,銀根極度吃緊,多家動輒數百億人民幣規模的平台倒閉。
P2P問題浮上檯面,是2015年A股股災之後的事,當時人民幣匯率驟貶,動輒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導致整個金融市場瀕臨崩潰,銀根極度吃緊,多家動輒數百億人民幣規模的平台倒閉。

P2P:必要之惡

P2P問題浮上檯面,是2015年A股股災之後的事,當時人民幣匯率驟貶,動輒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導致整個金融市場瀕臨崩潰,銀根極度吃緊,多家動輒數百億人民幣規模的平台倒閉;不完全統計顯示,影響最烈的合肥e租寶、昆明泛亞、上海中晉、上海快鹿四大倒閉案,詐騙金額可能達數千億元之譜。此事後來並導致曾為P2P站台代言的張鐵林、黃曉明、唐嫣、佟大為等知名藝人飽受輿論撻伐,受牽連者只能紛紛刪除微博、不予回應。

對照前一次重創社會的風暴,這次P2P捲土重來,除了智慧型手機在中國更加普及,業者們亦更懂得用互聯網思維宣傳,受災民眾總數因而更多。

何謂「互聯網思維?」3年前,各大P2P平台引進知名藝人打廣告引發巨大爭議,中國政府因此修訂廣告法,工商總局也對電視劇的金融類廣告明確劃下紅線;3年後,P2P野火吹又生,以法令未加限制的視頻網站為基地,發展出新的「劇中插播」形式,也就是利用演員原班人馬、透過劇中場景演廣告。此舉約自「老九門」引進開始,各廣告主、劇組眼見收效良好,後來的「楚喬傳」、「那年花開月正圓」、「白夜追兇」到「軍師聯盟」等熱門劇集,都可看到劇中插播,其中自然不乏P2P相關廣告。而且視頻網站們有知名藝人遭群眾圍堵、微博刷屏的慘痛教訓,早準備好自保之道,相關廣告只會在網站上留存至多幾個月,隨後便會消失。

2017年底,央視財經發布「2018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結果顯示,理財產品以高達34.2%的得票率,「榮登」中國民眾今年最想下手的金融產品,這個結果似乎預告了今年P2P的慘重災情;相映成趣的是,有多達33.5%的民眾選擇什麼也不投資,選擇投資股票者只有16.2%,連選擇理財產品意向的一半都不到。

P2P野火吹又生,以法令未加限制的視頻網站為基地,發展出新的「劇中插播」形式,也就是利用演員原班人馬、透過劇中場景演廣告。
P2P野火吹又生,以法令未加限制的視頻網站為基地,發展出新的「劇中插播」形式,也就是利用演員原班人馬、透過劇中場景演廣告。

「群眾一慌,經營再穩妥都是玉石俱焚,庫房裡還有錢的(平台),到頭來比跑路的死得還慘!」

當以互聯網為名的龐氏騙局,懂得把幾個互聯網DNA置入體內,會發生什麼事?自然是連根拔起、「株連九族」式的瘋狂倒閉。根據統計,2018年P2P遍地爆雷,受害投資人逾111萬,涉案金額逾903.1億元,都是歷史紀錄;對比前一波瘋狂爆雷的2015、2016年,今年新增的「韭菜」,人數竟是當時的五倍!

「群眾一慌,經營再穩妥都是玉石俱焚,庫房裡還有錢的(平台),到頭來比跑路的死得還慘!」一位從事金融業務30年的老手觀察,這次P2P爆雷風潮中,確有相當一部分平台受不肖同行拖累,當投資人不分青紅皂白、急著結清帳款,現金流一夕斷絕,本來經營、出金一切正常,現在也成了統計表上的問題平台,要勉強收拾殘局、規劃分期償還積欠資金的補償方案,還要讓投資人呼天喊地、不分日夜的咒罵;跑路者少、提現困難多,這一點,恰是今日P2P亂象與3年前那一次風波的鮮明對比。

P2P問世十多年,美國的Lending Club、中國的宜人貸、人人貸等公司均成功以此業務上市,可見業界不乏成功案例。大多數P2P平台究竟是怎麼弄到天怒人怨的?P2P機制本意,原是透過互聯網推廣小額借貸、降低成本,無論資金流向是一對一或多對一,平台本身只經手、不主導,不自設資金池,白話說來,就是避免打著平台名號「自辦銀行」。但在中國,事情往往以中國特色發展:中國絕大多數P2P平台,都是集資後自行決定放貸對象與金額,甚至根本是將後來者的資金還給先進者,構成典型的龐氏騙局(老鼠會)。

壓垮P2P的,還有一項新政策。今年4月底,中國官方公布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産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文件(以下簡稱資管新規),將去槓桿矛頭對準金融業;資管新規明確訂定:公開宣傳、分拆銷售金融商品的非金融機構,若有掩蓋產品風險、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者,一律將被嚴懲,若有承諾產品「剛性兌付」者,更將依法從重處罰。

2018年截至9月底,P2P平台密集倒閉者,包括提現困難、網站關閉、老闆跑路、延期支付和公安經偵調查等五種地雷,已經發生2,859件,是近6年有紀錄以來最高。圖為2018年9月29日,杭州警方將一個P2P平台「石頭理財」負責人緝捕歸案。
2018年截至9月底,P2P平台密集倒閉者,包括提現困難、網站關閉、老闆跑路、延期支付和公安經偵調查等五種地雷,已經發生2,859件,是近6年有紀錄以來最高。圖為2018年9月29日,杭州警方將一個P2P平台「石頭理財」負責人緝捕歸案。

民眾並非渾然不知高收益率背後風險,執意真金白銀前進P2P,實有不得不然的苦衷在內。

「剛性兌付」這一句,讓識得厲害的聰明錢急忙退場,從時序來看,資管新規出台,很可能是引發P2P風暴的第一槍。

何為剛性兌付?白話來說就是包底,企業發行債券、個人向親友借貸,債主都要承擔當事人跑路的風險,一旦承諾剛性兌付,則表示公司無論如何都將支付到底,加上高出定存利率一大截的報酬,自然極具吸引力。當企業債、地方融資平台陸續傳出倒債事件,顯示銀根收緊的壓力極大,P2P這一條「定海神針」給政府強制去除,集資再也不能保證收益,巨大的倒債風險立刻暴露出來,資金接二連三抽腿,現金流斷裂亦不足為奇。

或有人反駁,龐氏騙局皆以高得不合理的「報酬率」做號召,一般P2P平台報酬率僅在10%上下,何以見得必為騙局?持此論者,可能對P2P真正營運流程毫無概念,只要略加推敲,便知道P2P命運只能是無可避免的爆破。

前瑞銀證券中國區股票研究主管、中國支付通董事長張化橋,以他近年全力投身小額貸款業的經驗,詳細拆解了P2P平台營運負擔;張化橋在著作中提到,他曾與業界一家中型P2P執行長晤談,後者形容他將離職的公司「是個巨大黑洞」,其2016年成本結構大致如下:

付給借款人的報酬約11%,平台風險儲備金須準備約8%,日常營運和行銷開支約6%至8%,零售端費用支出約11%至14%;簡單計算便知,此類平台想繼續營運下去,除了要維持極佳效率,貸款回收的報酬率至少要達到36%,否則就是走向無止境的虧損、直至破產倒下為止。

報酬率36%是個什麼概念?中國五年期定存利率是4.75%,中國知名價值型投資人但斌的深圳「東方港灣」私募基金,近十餘年的年複合報酬率(CAGR)約為24%,股神巴菲特生涯年複合報酬率略高於2成,就連囊括手機業8成利潤的蘋果,今年來股價漲幅最高也只有3成左右;投資證券和放貸都有風險,在景氣日益趨緩的中國,將錢交給事前缺乏充分徵信、風險控管機制又多為虛設的P2P平台放貸,「韭菜」們到底憑什麼底氣,如此篤定自己的收益率應該比股神高一大截?尤有甚者,既然參與者稱為「投資人」,可見資金用途根本不是存款,爆雷後又憑何理據要求國家善後?

過往筆者單純認為,民眾不改貪圖高利心態,是P2P興盛多年主因;既然名目不是儲蓄,身份不是存戶,那麼掏錢出來就代表個人願意承受一切風險,不該上街鬧事、哭喊政府負責。但見證過朋友圈分享的一次次爆雷事件與受害人維權訴求,筆者亦漸漸感覺到,民眾並非渾然不知高收益率背後風險,執意真金白銀前進P2P,實有不得不然的苦衷在內。

所謂苦衷,指的是長期投資標的嚴重缺乏。在房價、物價高漲下,民眾想要讓資產增值、打敗通膨,就必須把閒置資金投向有成長空間的標的,但就像筆者朋友所言,房子買不起,股票不敢買,靠銀行存款根本無法達到中長期的理財目標,於是我們見到許多受害者的證詞,都是將預定用來買房、成家的資金轉進P2P,希望賺取一定的利潤。

同時,政府在整件風波中,角色也倍受民眾詬病。就消極面而言,當平台倒閉,事件性質便轉為刑案,理應由地方政府下轄各相關機構、會同公安刑偵進行善後與蒐證調查,但這顯然只是天真的想像。

2018年8月6日,北京因P2P遭受損失而到金融街請願的上訪者,被警察帶上公共汽車並被趕出北京。
2018年8月6日,北京因P2P遭受損失而到金融街請願的上訪者,被警察帶上公共汽車並被趕出北京。

允許P2P夾縫求生,其實是中國政府變相幫金融業擋下經營風險、提振獲利,進而確保股市與地下金融業之間防火牆不致穿孔的有效措施,惠而不費。

受害者見到是何場景?微信朋友圈流傳一則長文,作者感慨道,他的家鄉也發生了P2P爆雷事件,當天家人來到市府討說法,廣場上請願群眾早已黑壓壓跪了一地,好不容易等各機關代表全數到齊,善後會議上,卻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宛如電影場景;業務與P2P最相關的銀監局率先表態,「只管正規銀行,非此者實在鞭長莫及」,金融辦人員也說,他們管轄的是實體企業與金融業往來業務,工業和信息化局澄清,只有租賃公司和擔保公司才歸本局管,最後開口的工商局則慢條斯理地說,該局只負責查核登記營業項目和申請是否符合,文件齊備就能辦理營業執照,其餘不在業務範圍之內。

對詐欺案依法調查、求償,只是公部門的基本義務,但在一系列事件中,投資人尚欠缺起碼的公道;就積極面而言,政策往往付之闕如,不難理解民眾為何如此憤怒,進而還能推敲出,中國政府對P2P這個地下產業,似乎有著難以言明的曖昧需要。

的確,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曾大力警告群眾,P2P背後隱含高風險,他說,「收益率超過6%的產品就該打上問號,超過8%的很危險,投資收益率超10%的產品,就要有損失全部本金的心理準備」郭樹清這番話,將相關風險詮釋得極為到位,可惜他直至今年6月中才開口,警告來得太晚,無聲雪崩已經開始了。以筆者個人觀察,近年來中國政府對於投資人的風險教育,實際作為嚴重不足,這種政策缺位,是當局無可推卸的責任。

一位信評機構高層表示,展望未來,中國政府勢必仍得讓P2P存在、而且他斷言,P2P將繼續在中國金融業扮演重要的一分子。

他解釋,在中國14億群眾裡,當前還有好幾億人受限於信用紀錄不足、工作屬性鮮少移動,無法匹配銀行風險控制條件的要求,因此長期無法得到急需的金融服務;政府動用公權力、強要金融業者接手這群顧客當然是種辦法,但這群「白條大軍」需求與中產階級大相逕庭,他們的特色是貸款金額小(例如不到1萬元)、使用周期短、收支不穩定,因此被迫只能使用現金。將這些顧客分派給銀行,除了效率上緩不濟急,銀行壞帳率急升也是可想而知的後果,且法務及營運成本勢必跟著暴增,導致獲利探底,已經貼近帳面價值的銀行股,股價只會更低。他預料,只要政府略加比以往嚴格的監管,P2P便會稍加體制化,屆時仍將繼續被投資人、借款人雙方大量利用。

換言之,允許P2P夾縫求生,其實是中國政府變相幫金融業擋下經營風險、提振獲利,進而確保股市與地下金融業之間防火牆不致穿孔的有效措施,惠而不費。中國政府身兼裁判(資本市場運營者)與球員(金融業大股東),優先替自身控股利益著想、隻眼睜隻眼閉,坐視P2P「天生天養」是完全有可能。惟當中國政府繼續漠視民眾對資產成長的渴求,繼續對民眾荒腔走板的風險/報酬概念視若無睹,P2P悲劇絕不會劃下句點,民意的憤怒成份自將水漲船高。

讀者評論 12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错字颇多,但又不太好反馈,希望增加一个选取错误之处反馈的通道。一篇优秀的文章不应以错字而降低其

  2. 但斌哪只基金十年年化收益有百分之二十?私募排排网上都可以查业绩的,他的业绩非常普通,连中国顶尖都算不上。请问作者的数据是哪里来的?

  3. 韭菜们之所以去找政府希望有关部门出面,主要是习惯了在政府监管一切的情况下对政府是有着迷之信任的,如果血本无归他们主观上认为政府一定不会放任,这是在中国大环境下成长的“韭菜”的心理通病。这时候如果大义凛然的说韭菜活该,显然是不公平的。

  4. 我发现五毛很喜欢说自己以前喜欢,然后发现此文非常不客观然后路转黑。套路玩的不错,估计现在活也越来越难做了吧

  5. 就國內大多數富裕階級,他們的錢多少是來自於搞關係,低人工,走灰色渠道等等除了正經賺錢的來的?這些人大多福得莫名其妙,在任何有原則的社會都無法賺錢,就是在中國這個神奇的地方才能發達。
    這些人錢來的太容易,你跟他們講每年30%都覺得少。

  6. 9%的收益率不高?现在的人都这么贪婪无知了吗?高风险高收益,又想赚钱,又不想要风险?嗯,出事了找政府。

  7. 说得轻巧,写文章的人知不知道P2P不只是无法兑付这么简单?经济诈骗、自融,多少违规操作或者干脆就是骗局。不怪政府监管不力要求善后还捏着鼻子自己认了??真的搞笑。

  8. P2P暴雷是再典型不过的市场经济盲目性的体现,硬是要给政府扣一个干涉经济的锅。
    还不断抛出「政府对地下P2P有暧昧的需求」这种没有任何论据的观点。
    你若是数落政府没做好监管(这又要被骂干涉市场经济),起码从逻辑上说得通。
    难道「端」已经沦落到为反政府而抛弃起码编辑专业性的地步了吗?看来可以取消订阅了。

  9. 中国有句俗话叫:命苦不能怪政府 点背不能怨社会。

  10. 大概在2014年中的时候,我想设计一套自动评估P2P平台风险的模型。因为之前做过不少credit risk modelling,本以为一个雏型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但在仔细分析了几个平台以后,惊讶于业务模型的极度不可持续发展性,决定放弃这个项目。
    其实P2P平台的初衷跟其他类型的共享经济,比如优步(Uber)和爱彼迎(AirBnB),没有区别。三者都是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来完成闲置资源与需求的精准对接。如果一个人的车后座长期处于空闲状态,那可以利用Uber来增加一定的收益。家里有空余的房间,通过AirBnB可以让这个空间转变成真金白银。
    但为什么现在P2P市场反而成为了共享经济的一个毒瘤?
    如果拿Uber来做比较,这就好比Uber在吸引提供开车服务的司机时,变成了先承包所有空余车辆,提供每小时司机行驶在路上的最低收入。然后再去寻找需要打车业务的客户,从整个平台的宏观角度下去配对供应与需求。这不就成了出租车公司么?
    如果拿AirBnB来做比较,这就好比爱彼迎把所有的空余房间都收入自己的系统,然后从纳入系统的那一刻就开始给房东担保房间的收入。这不就成了酒店么?
    如果P2P真的能做好一个牵线搭桥的角色,平台作为数据的掌控者来提供客观的风险评估,无论从投资的长度还是大小,一笔投资能对应一笔需求,那也许现在的市场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疯狂。
    只可惜,金钱本身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衡量不同资源的一个共通单位,可塑性太强。打车业务和房间业务,即使被量化过后的需求也不能被直接整合(一个下午6:10分从北京机场去中关村的打车服务就不能叠加在下午6:50从五棵松到天通苑的打车服务),所以精准服务是一个最基本的准则。可对于P2P平台资金输出口的投资来说,无论是被平台用来投资到房地产还是餐饮业,1000万就是1000万。
    这样的可塑性潜移默化的暗示了平台可以先收集资金,再用以投资。
    于是,我决定放弃这个项目。

  11. 我觉得要把真正的P2P小额贷款和打着P2P旗号的庞氏骗局分开来讲,爆雷的更多是庞氏骗局。

  12. 在如此的環境下,不論投資什麼,都要做好被割韭菜的準備,任何行業都是如此。風險意識的缺乏,也可能是有意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