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香港
以獨立在地報導,從宏觀議題到具體生活,記述香港本土社會變遷。
第4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評論:候選作品豐富,但梁朝偉不應該再得獎了嗎?
過去一年,香港電影不乏出色佳作,而且比疫情那幾年多樣化一些,今年的金像獎賽果令觀眾們滿意嗎?
23條後首個香港國安教育日,孩童在嘉年華氣氛中高喊國安口號
夏寶龍指,香港由治及興是全社會的共同事業。參與市民說,每個公民都有責任維護香港的安全,但「安全的內容,我未參透」。
《年少日記》盧鎮業專訪:獨立少年的遠去, 五分之一個影帝的誕生
「慶幸我自己剛剛離開新手村而已。」
九龍城泰國潑水節:水槍射警事件後,城南道上沒有了潑水派對
「政府作主。我們沒有意見,搬就搬吧,不能反對,唯有繼續賣東西。」
香港市民,感受到經濟「由治及興」了嗎?|端聞 Podcast
香港好像在面對一種角色上的轉移,從中西交匯點、「亞洲金融中心」,變「中國的金融中心」。
盧文端發文引爭議,宣稱香港垃圾徵費由「激進反對派」提出 | Whatsnew
關於垃圾徵費前後矛盾的立場,反映後23條立法時代建制派的新風向。
吳慷仁:深水埗街頭的台灣演員——癮君子、跑步者、回家的人,都是香港人
相隔多年,他又再次走在香港深水埗街頭,默默觀看著深水埗那些靜止不動、不被注意的癮士。
《人海同遊》導演蔡杰專訪:廣東人視角中親密而疏離的香港
由廣東從化到油麻地果欄,這是一個跨越粵港的家庭故事。
港熱議「杜拜王子」身份背後,港府力圖發展「家族辦公室」經濟圈|Whatsnew
全球各地家族辦公室顧問對港府招商的反應依然冷淡,香港已落後於競爭對手新加坡。
廣告總是精準出現在眼前——網絡營銷員的操縱術自白
撲面而來、量身訂造、隱惡揚善,出現在你面前的資訊哪有這麼多巧合?
庇護被拒、創傷後遺,誰來織起移英港人的情緒互助「安全網」?
大量香港移民帶著政治社會變動與連根拔起的創傷和不安湧入英國,誰在努力接住他們?
澳門賽馬最後一天:由盛而衰至完場,賽馬史裡迷途的人和馬
家鄉隆江沒有馬跑,失業的馬伕現在只想贏多兩注,往後最多「返鄉下耕田」。
1
...
22
23
24
...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