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香港
以獨立在地報導,從宏觀議題到具體生活,記述香港本土社會變遷。
讓光照進黑盒,伊藤詩織笑著回來了|端聞 Podcast
「我不是政治家,不能改變世界,但我希望,能鼓勵別人,展示一名倖存者生活的現實。」
當法律被權力關進了籠子,中國律師如何博弈?
「以刑化債」進一步破壞了政府公信力,但是跟政府講法律,並不是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
藝發局撤資助後,香港劇協自辦「第32屆香港舞台劇獎」|Whatsnew
「戰爭和瘟疫時期都需要藝術。」「不要看低自己的能力,一起笑到盡頭。」
關注「剴剴」案與兒虐問題,家長帶孩童凱道集會提四項訴求|Whatsnew
「政府,希望你們聽到我們這些心碎父母的聲音。」
《但願人長久》祝紫嫣專訪:從湖南到香港,永遠要離開卻總是回不來
她記得童年來港之前的所有快樂,從文學到電影,她寫下了遷徙的所有感受。
一人遊行、留守或離場:公民社會變幻後的大坑西邨拒遷抗議
大坑西邨正在倒數,邨民想法縱有不同,仍共同面對居民抗議的重重困難。
香港塗鴉新世代:「他們問我,是不是畫過自由?」
「其實我不在乎香港,也不愛地球,只是當時香港有些我好愛的人,你迫不得已要保護這個地方。」
評論|
解殖批判如何從法治出發:讀《在夾縫中抵抗》
今天還應該如何理解法庭和法治的價值和角色呢?
你而家喺邊?離開香港後,我想說的是……
「一切都是取捨,不會有任何一個 KOL 可以給你標準答案。」
不只是拍遺照——生態攝影團隊 Frigatefilms 這樣說香港瘰螈故事
在發展飛快的香港推廣生態保育,心態要「像傳福音一樣,你信,就會。」
尋找香港失去的消費力:趁北上熱潮,我們走一趟深圳東莞「山姆兩天團」
一籃子因素正吸引港人北上,是深圳珠海的引力太強,還是香港留不住人?
「說薪資時是學生,談工作時是醫生」,規培生的「學徒」困境
學醫的理由很簡單,「覺得穩定、前景好。」但現實令他失望,甚至屈辱。規培不到兩年,鄭旭對醫生這一職業的幻想全然破滅。
1
...
21
22
23
...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