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法國
巴黎騷亂與馬克龍時代不斷擴大的警權|Whatsnew
「黃背心」之後,法國警察的暴力執法愈發頻繁和普遍。而馬克龍提出「共和國秩序」,更加維護警方的執法權。
評論|
林子立:雙英出訪的美中代理人之爭,與馬克龍的「第三極」強權夢
台灣當然可以疑美,應該跟美國溝通台灣觀點的價值與利益,而非將自身的命運,交給一個政體、價值、信仰完全不同的威權國家。
評論|
馬克龍訪華:一場「互打楔子」的中法歐美博弈
一位在國內改革議程中不甘放低身段的總統,在北京卻表現得身段異常柔軟。
評論|
法國退休金改革為何是死局?馬克龍犯了什麼錯?
法國所有工會更罕見地聯合舉行大罷工,部份示威者更反其道而行,要求法國降低退休金年齡至60歲。
從老佛爺百貨隔壁寄往中國的LV,巴黎奢侈品代購是一門怎樣的生意?
百貨大樓裏穿梭著行頭奢侈、現金齊備的中國代購,他們有時與店員鬥智、有時悄聲互惠,有時,他們比門店導購更知道品牌存貨。
評論|
載入史冊的法國VS摩洛哥,球賽中的殖民史與種族色彩
馬克龍說:「我覺得我們不應該把體育政治化。」這句話未免太過天真。
評論|
能源、經濟與軍備——德國與法國矛盾背後歐盟內部的撕裂和危機
德國應對這兩場危機反映出的最大共同點是:吃了歐洲其它國家的「人血饅頭」。
河瀨直美醜聞:日本導演接連出事,是 #MeToo 運動,還是政治陰謀?
《週刊文春》接連刊登日本導演的醜聞,在一片爭議聲中,討論的議題也從 #metoo 慢慢燒向其他領域。
馬克龍的五年:出爾反爾的施政,如何令政綱空洞的「富人總統」盡失人心?
「我不能想像勒龐成為總統,我不希望惡夢成真。可是,我又討厭馬克龍,他這五年做的事跟勒龐根本無異。」
「澤穆爾現象」:以博學才子形象包裝的極右翼人物,如何威脅法國核心價值?
澤穆爾的野心是對付法國文化核心中,象徵「政治正確」的普世價值,亦即「自由、平等、博愛」以及「人權」。
從巴黎人的電費單到烏克蘭戰爭制裁:西歐國家隱形的「能源貧窮」
為了讓法國人能熬過這個冬季,法國政府多花了5億歐元,還損失了80億稅收。
歐洲不是美國?歧視浪潮來襲,法國亞裔的憂慮和進擊
「模範族裔」和「臭中國佬」其實是種族歧視的一體兩面。
1
2
3
4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