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法國
從老佛爺百貨隔壁寄往中國的LV,巴黎奢侈品代購是一門怎樣的生意?
百貨大樓裏穿梭著行頭奢侈、現金齊備的中國代購,他們有時與店員鬥智、有時悄聲互惠,有時,他們比門店導購更知道品牌存貨。
評論|
載入史冊的法國VS摩洛哥,球賽中的殖民史與種族色彩
馬克龍說:「我覺得我們不應該把體育政治化。」這句話未免太過天真。
評論|
能源、經濟與軍備——德國與法國矛盾背後歐盟內部的撕裂和危機
德國應對這兩場危機反映出的最大共同點是:吃了歐洲其它國家的「人血饅頭」。
河瀨直美醜聞:日本導演接連出事,是 #MeToo 運動,還是政治陰謀?
《週刊文春》接連刊登日本導演的醜聞,在一片爭議聲中,討論的議題也從 #metoo 慢慢燒向其他領域。
馬克龍的五年:出爾反爾的施政,如何令政綱空洞的「富人總統」盡失人心?
「我不能想像勒龐成為總統,我不希望惡夢成真。可是,我又討厭馬克龍,他這五年做的事跟勒龐根本無異。」
「澤穆爾現象」:以博學才子形象包裝的極右翼人物,如何威脅法國核心價值?
澤穆爾的野心是對付法國文化核心中,象徵「政治正確」的普世價值,亦即「自由、平等、博愛」以及「人權」。
從巴黎人的電費單到烏克蘭戰爭制裁:西歐國家隱形的「能源貧窮」
為了讓法國人能熬過這個冬季,法國政府多花了5億歐元,還損失了80億稅收。
歐洲不是美國?歧視浪潮來襲,法國亞裔的憂慮和進擊
「模範族裔」和「臭中國佬」其實是種族歧視的一體兩面。
評論|
法國十月:流血,與面目不清的伊斯蘭聖戰主義
馬克龍對「分裂主義」開火,是否對症下藥?
《艾蜜莉在巴黎》:這是浪漫之都,還是主題樂園?
無論是童話般的表徵方式,還是對「美好時代」的懷舊,真實的當代巴黎在美國流行文化中被全然遮蔽了。
《孤城淚》:警暴與法國市郊青年的怒吼
這不是紀錄片,卻都用了虛構的故事和人物呈現法國社會內部的深層次矛盾,即是所謂的市郊青年問題。
戲院停業之後,我在家溫習了去年的法國電影和凱撒獎
不能去到電影院朝聖,家中安坐也可以與錯過的好片再相遇。因為凱撒獎風波,我仔細看了看這些入圍影片。
1
2
3
4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