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會改革爭議台灣深度

521包圍立法院:太陽花十年後,運動的新時代、聲音與面貌

「一場一場運動都是不斷犧牲、堆疊起來的,我們現在也是踩著太陽花,不斷往前進。」

2024年5月21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大雨下場外上萬民衆聚集抗議。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5月21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大雨下場外上萬民衆聚集抗議。攝:陳焯煇/端傳媒

端傳媒實習記者 林宣佑 江亮儒 鍾依靜 記者 許伯崧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4-05-23

#太陽花十週年#太陽花運動#立法院#公民社會#社會運動#台灣政治

21日上午9點,立法院準時開議,雖然在進場前,國民黨與民進黨的立法委員已先在議場門口發生口角衝突,但並不影響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通過國會改革法案的決心。

況且,這日的衝突程度遠比17日第一次進行法條表決時來得低,更多的只是口號的叫陣與民進黨立委三分鐘獨白式的發言——內容是對藍白的嚴厲批判。在人數不比藍白下,民進黨也僅能寄託於拖延戰術,通過不斷提案清點人數、記名表決以及重付表決的方式,試圖延緩法案三讀通過的時間。

在議場內一次次的叫陣,與民進黨一次次的遭到人數優勢全面碾壓後,在立法院旁的青島東路上,公民團體已經架起舞台、搭設起遮雨棚。雖然是上班日的白天,但現場座位已經滿座,沒有座位的人潮則站在道路兩旁,手持著「我藐視國會」、「沒有討論,不是民主」的標語,抗議藍白兩黨「強行」通過法案。在反對者眼裡,這般行徑近似「黑箱」,讓人聯想起十年前的太陽花運動,也是因著「程序正義」的問題掀起滔天巨浪。

白天,除了公民團體以外,前來參與聲援的民眾多是請假前來。雖然天氣悶熱、氣象預告即將下起大雨,但隨著中午、下午、傍晚的過去,滿地的聲援者已坐滿整條青島東路。直到晚間,下班下課的人潮如海水般地湧入,幾乎將青島東路淹沒,溢出的人潮只好流向中山南路、濟南路,以及忠孝西路。

這晚,端傳媒採訪多位年輕的聲援者,他們有的身著學校制服前來,有的剛補習下課。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對他們來說太過遙遠,遙遠得只是課本上的一則歷史事件。

十年之後,在同樣的街頭上,新時代的青年在更新穎的社群媒體上集結號召,這可能不會是另外一場太陽花運動,但也是十年後另一次的運動集結。這些青年是誰,他們為什麼來到現場?

2024年5月21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場外上萬民衆聚集抗議。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5月21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場外上萬民衆聚集抗議。攝:陳焯煇/端傳媒

集會中穿著制服的高中生

傍晚,從學校下課的高中生前往立法院附近的集會,綠色、白色、黃色的制服擠進人潮,周圍的大人紛紛讓座、遞上雨衣。Tsu 就讀北一女末代人社班,她說雖然家人以今年7月的分科考試為由阻止她前往,但 Tsu 仍在雨中與同行的同學一起分發抗議貼紙,高三的她們同聲強調:「我們已經成年了。」

Tsu 認為,這次集會的起因是藍白兩黨仗著人數優勢未落實程序正義。雙手捧著放學路上買的熱呼呼雞蛋糕的她進一步說明,修正動議應限於對已公布提案的字句修改,不應夾帶新的條文內容或對內容有大幅修訂,否則這會為往後的黑箱作業開啟先例,透過修正動議偷渡法案將成為常態。

剛滿18歲不到一個月的 Tsu,對十年前的太陽花運動(318運動)沒有印象,2019年香港反修例運動時也僅國中年紀,這(今日)是她第一次參與大型抗爭集會。

Tsu 自陳家中母親不關心政治,父親雖然支持民進黨但不支持學生上街,對台灣本土歷史的認識來自高二讀的一本課外書。書中關於二二八、白色恐怖歷史的知識讓 Tsu 認知到台灣民主制度建立之不易,她認為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方式,並站出來反對任何威脅民主制度的政黨與法案。

不過, Tsu 也認為自己是因為有身為北一女人社班成員的資源和探索空間,才比較有機會碰觸到社會議題,擁有更多討論政治的夥伴和識讀資訊能力。事實上,她覺得無論是台灣本土歷史,還是探索社會議題的空間,在課本上或是校園內都是遠遠不夠的。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