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三體》的兩個版本之爭:中國影視文革敘事的變遷

中國讀者引以為傲的小說變成劇集,文革該拍還是不該拍?

《三體》的兩個版本之爭:中國影視文革敘事的變遷
《3體》劇照。

【作者按】科幻小說《三體》2008年在中國大陸出版、2015年斬獲世界科幻文學大獎「雨果獎最佳小說」。騰訊集團在2023年率先推出了劇版,大陸書迷們認為這一版本從劇情到台詞都「高度貼合原作」,給予一致的讚譽。今年三月,Netflix版《三體》終於上線,令書迷劇迷都充滿好奇。

Netflix版將人物關係與場景設置做出了大量改編,特效和外星世界的呈現也有所不同。而騰訊版觸碰得很保守的部分,Netflix版恰恰盡其所能地展示了出來——這個部分,就是文革。

截止成稿時,騰訊版《三體》在豆瓣上有超過45萬人評分,總評為8.7(滿分10分),逾半數給出滿分,觀眾們肯定國產劇的魅力,頌揚它「尊重原著」,Netflix版有九萬人評分,總評為6.8,評語不少對改編失望,有的指改編不能領會原作精髓,也有人說,「一邊大花筆墨在我們的文革上,一邊連打倒美帝資本主義的標語都不敢寫」。有觀眾不斷搜尋國際名人點評,如知名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就對騰訊版忠於原著讚不絕口。

相對於Netflix版的文革段落,騰訊版對文革敘事的回避和刪節非常明顯,這一來自中國人自著的得獎文學作品,在本土進行影視化之時也無法避免審查(或自我審查),在送至更廣闊的受眾之前,要將能引發討論的敏感話題盡可能壓縮到最小。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