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風物
深度解析影視、文藝、生活現象,讓文化流動打破地域與領域的阻隔。
評論|
第36屆金曲獎:溝通機制與事在人為,誰忘記了音樂的美好?
金曲獎對外的溝通向來有制度面跟人治的問題,脈絡難以完整。它可否成為一個更有威信與影響力的獎?
因關注污染問題,中國行為藝術家堅果兄弟和策展人鄭宏彬被行政拘留|Whatsnew
堅果兄弟因關注公共議題多次被警方帶走;鄭宏彬堅持認為此次行動是獨立的藝術表達。
鋼琴老師的修行記:我們內心都住着一個想被認同和被理解的小孩
與國際學校的小孩相處,就好像與一種自己不可能擁有的童年相處。
評論|
蔡瀾逝世與最後港式風流:「香港四大才子」稱號曾是大陸輸入?
遊離於各種力量價值之間,他可以一邊發展大陸餐飲業務和社交平台,又和香港一度風光的廣義民主派、前自由媒體及政界人士打成一片
評論|
罪人們 Sinners:大分裂時代,如何用一部歌舞恐怖片「講好黑人故事」
藍調音樂對抗遺忘與同化,Sinners如何成為叫好叫座的議題電影?
如何面對我心中的納粹
許多德國人的身體裏仍然居住著納粹的鬼魂。我試圖用一款遊戲來驅散他。
評論|
歐陽萬成是誰的「自己人」?世界仔真諦與全球華人市場
在美國,他是亞裔美國人成功模範;在大陸,他是有親切感的外國人;而今次返回香港,人們當他是自己人,一個香港仔。
《造山者》蕭菊貞專訪:首部台灣半導體產業紀錄片,從科技回歸到「人」
在台北圓山飯店,當年那個房間的陽台上,「我站在那裡一直想,潘先生50年前到底看到了什麼?他怎麼敢對這次賭注這麼篤定?」
已經不存在的「灰色地帶」上的頓巴斯人:專訪烏克蘭俄語作家庫爾科夫
「本質上說,他們是在兩種恐懼之間做選擇,而他們往往覺得自己住了四十、六十年的家會保護他們。」
戲癡.蘇玉華:演戲不是只看一滴淚
「創作應是自由的,我們應該什麼都可以做,可以講,可以拍的。演戲就是,你永遠不會知道效果怎樣,但仍然奮不顧身去挑戰和試。」
印尼音樂故事在台灣:為愛情與寂寞購買一首歌;為光明與鼓舞組一支樂團
「有一次我被罵,我就去洗衣服,我在哭,我大哭,但哭的時候,靈感就這樣跑進來。」
台灣 Rave 銳舞三十年:從禁忌到復興 |端聞 Podcast
電子音樂本身就會對聽眾「下藥」,你會發覺自己很快掉進一個音樂的flow,腦袋一片空白,然後忍不住想探索,成為它的一部分。
1
2
...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