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藝術
扮裝不老,妝不退:台灣反串藝人、變裝皇后與時間共舞
「因為它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反抗。」
香港編劇莊梅岩稱遭演藝學院審查及霸凌,抽走訪問影片、阻止上台謝幕|Whatsnew
莊梅岩表示:國安固然重要,但也要慎防有人以此為藉口去借權謀私、剷除異己,「犧牲了一衆藝術家。」
香港劇場人在日本:我會說在香港,燒賣和白飯其實不會一起吃
雙城往返,無論哪一個出發方向,Indi發現,同樣是返程,喚作「回去」。
評論|
彷彿無事發生:台灣藝術家袁廣鳴 「日常戰爭」巡展至美國後
來到舊金山,展品「日常戰爭」的語境脫離了台灣,被普遍化為一種關於人類的、與世界上曾經和正在發生的戰爭相共情的、浩瀚歷史中的一隅。
評論|
Pixar三十年與《外星奇遇記》的失落,論創造力的消失
Pixar失去了什麼,它的魔法不再屬於我們了?
因關注污染問題,中國行為藝術家堅果兄弟和策展人鄭宏彬被行政拘留|Whatsnew
堅果兄弟因關注公共議題多次被警方帶走;鄭宏彬堅持認為此次行動是獨立的藝術表達。
陳可樂:香港街頭,你見過這個外星人嗎?你知道他的身世嗎?
他在香港鬧市一身外星人打扮,派傳單、坐地鐵,去聚會,聽講座,一切從何時開始,因為什麼?為何身邊共鳴的外星流民也越來越多?
評論|
大阪世博觀察:自然系建築、手機程式到廁所,設計強國多疏漏?
這些或稱不上重大瑕疵,但細節往往決定整體體驗,日本作為設計強國,在世博卻出現多項實用層面的設計問題,不禁令人失望。
端傳媒奪得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前線·焦點2024》六獎
廢置的辦公樓像歷史的里程碑,記錄新聞行業在歷史中的變遷。
異鄉人:專訪 Viola Kam 奔走於音樂與新聞的攝影複數
專訪藝術家羅雪寶:「跨」越邊緣,異色眾生皆可被理解
造物弄人,是誰才能去決定正常?
專訪攝影師 Austin Bell :尋訪所有「彩虹邨」,記錄香港2549個籃球場
我最大的優勢是不在這裏成長,未習慣這裏的籃球場,不把這些景觀視作理所當然。
1
2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