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傘運週年

雨傘運動五周年:回顧之必要,連結之必要

歷史不單是客觀的紀錄,歷史也是有論點和方法的。書寫傘運歷史,也是對反修例運動論述的反思,更是整理多年來香港社會抗爭運動的思想更迭。

2014年9月28日,防暴警察向金鐘示威者發射催淚彈。

2014年9月28日,防暴警察向金鐘示威者發射催淚彈。攝:Aaron tam/AFP/Getty Images

端傳媒 評論組

刊登於 2019-09-28

#傘運關鍵詞書寫筆記#逃犯條例#雨傘運動#香港

九月底,夏末了,香港似乎要帶著三個月來的熾熱繼續走入秋天。

這一幕在五年前有過,但人們往往指出雨傘運動和反修例運動有著許多的不同。最顯而易見的是,五年後的這場全民匿名運動,沒有大台、沒有指揮者,運動形態打破時空限制,策略每每超出想像,沒有deadline;但與此同時,社會對立及撕裂不遑往日,政見、價值觀上的分歧,讓許多人苦不堪言。市民與警察之間的衝突或許更要用狂暴來形容,而香港政治制度中的多數弊病,則一次性全部爆發出來。

要說雨傘運動與反修例運動,誰比誰更厲害,或許並不是公平的比較,因為歷史總是有自己的進程及限制。然意識形態及抗爭策略、方法、道德上的思考不少一脈相承。

傘運前後及其間出現的一些重要概念和論述,包括「我要真普選」、「商議式民主」、「罷課不罷學」、「公民抗命」、「命運自主」、「和理非非」、「現實政治」、「勇武」、「升級」、「落區」、「大台」、「佔領」、「離地」、「左膠」、「本土」、「自決」、「獨立」等,也成為反修例運動的思想養分。這些語詞往往相互指涉,亦共享相同的社會發展脈絡。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