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傘運關鍵詞書寫筆記(三):再訪「本土」,勞苦大眾能否「譜」出文化自信?

對左翼本土論述來說,若期冀泛民能擁抱本土,除了認同勞苦大眾為「受壓迫的祖先」,亦需要積極反思,在新的地緣政治條件下,是否需要重寫,甚至放棄「香港助中國走向世界」這樣一個已經陳舊的神話。

許多香港特有的事物,既不是祖上傳下來的,也不全然引進自他國,而是在勞苦大眾掙扎求生存的狀態中發明出來的。馬國明以「被壓逼的祖先」形容這樣一種本土認同。

許多香港特有的事物,既不是祖上傳下來的,也不全然引進自他國,而是在勞苦大眾掙扎求生存的狀態中發明出來的。馬國明以「被壓逼的祖先」形容這樣一種本土認同。攝:Stanley Leung/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馬天池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9-04-26

#傘運關鍵詞書寫筆記#傘運週年#雨傘運動#香港

【編者按】2019年是香港雨傘運動5週年,香港本地文化研究學者許寶強發起一場持續9個月的「傘運關鍵詞計劃」,希望用「關鍵詞」的方式書寫這段社會史,並將邀請關注傘運的學者、律師、社運人士與公眾人士一起讀書與討論。端傳媒紀錄每月一場的講座關鍵詞、發言人的思考及與公眾的對談內容。我們邀請諸位讀者一起,紀念和反思。本文為第3期,講座筆記共持續9個月,敬請關注。

倘若為八零年代以來的香港政治文化編一個字典,恐怕很難再找到像「本土」這樣的一個詞——它如此高頻地出現,其意涵卻總在流變,然而又從未被某一種解釋所完整收編。雨傘運動過後,「本土」逐漸和「本土派」畫上等號,成為政治立場的代言詞。因傘運壯大的「本土(派)」與較為傳統的「泛民」之間的對立,也愈發清晰、尖銳地呈現在公共政治領域。無論是在政治論述、形象,還是各自吸引的群體上,它們都有明顯的不同。傘運後雖不乏聲音呼籲非建制派「團結一致」,但在「泛民」本身都存在世代及意見分裂的背景下,與「本土(派)」的融合更缺乏現實基礎。

「傘運關鍵詞」計劃的第三次活動,講者馬國明卻以「當泛民擁抱本土」為題。除卻字面上的戲劇張力,這場討論更具啟發性的內涵,在於馬國明從極具香港生活質感的例子中挖掘靈感,分享他對「本土」二字在當下慣常用法之外的可能性。

曾有人批評馬國明的論述過於沈溺懷舊,這或與他欣賞香港的「草根文化」有關,但這種對「本土」到底是什麼的梳理,對當下香港來說不失為是一場具有現實意義的討論。馬國明所認為的「本土」,削弱了「身份政治」那令人身心俱疲的鬥爭性,而擴展以一種具有「階級」特性的視野:與其將「本土」用作堅守「身份政治」的武器,不如借它來理解、認同香港「勞苦大眾」用靈活、智慧,以及不卑不亢的態度,所創造出來的文化主體性。這種「本土」,在他看來,值得「泛民」擁抱。

在政治鴻溝中反思「本土誘惑」

雨傘以後,關於(傳統)泛民和本土派之間的張力和距離,成為香港民主運動前景討論中的重點話題,但較少得到反思的是,「本土」這個詞在政治話語中的存在狀態不無分裂。一方面,當今任何一個政治團體,已經沒有空間敢說自己不本土——「本土」因此顯得無處不在,是為「廣」;另一方面,在反建制勢力內部鴻溝逐漸擴大的同時,「本土」被認為只是和「本土派」等價的形容詞——「本土」的意涵因此急劇縮縮減,是為「窄」。這種矛盾也折射出一種疲勞的智識狀態:重新思考「本土」,像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沒有人願意做。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