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傘運關鍵詞書寫筆記(二):「拆大台」——從自發群眾到多元領袖

「拆大台」精神作為傘運遺產,其影響是否能走出佔領區,關鍵在於它能否能有機地完成在地轉化。

吳靄儀為第二場「雨傘運動關鍵詞」做分享嘉賓,以「拆大台」為切入點,談談這場運動留下的遺產。

吳靄儀為第二場「雨傘運動關鍵詞」做分享嘉賓,以「拆大台」為切入點,談談這場運動留下的遺產。攝:Stanley Leung/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馬天池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9-03-28

#傘運關鍵詞書寫筆記#馬天池#傘運週年#雨傘運動#香港

【編者按】2019年是香港雨傘運動5週年,香港本地文化研究學者許寶強發起一場持續9個月的「傘運關鍵詞計劃」,希望用「關鍵詞」的方式書寫這段社會史,並將邀請關注傘運的學者、律師、社運人士與公眾人士一起讀書與討論。端傳媒紀錄每月一場的講座關鍵詞、發言人的思考及與公眾的對談內容。我們邀請諸位讀者一起,紀念和反思這場運動。本文為第2期,講座筆記將持續9個月,敬請關注。

「雨傘運動關鍵詞」第二期聚焦「拆大台」,邀請吳靄儀分享傘運留下的遺產。

若要回顧「拆大台」這個因雨傘變得耳熟能詳的詞,就要理解它在怎樣的背景下生成、促成了哪些行動,在雨傘中和傘後的實踐里,又有哪些局限。吳靄儀將自己的雨傘經歷,嵌入她對香港民主運動多年的參與和觀察中加以審視。

為什麼要拆大台?取而代之的是什麼?倘若我喜歡有明確指示,希望上街時有人指點,「拆大台」後誰來領導我呢?如果大家都想領導,豈不是很亂?倘若「大台」意味著政治領袖聚集人氣、統合立場,甚至是發號施令的場域,那麼大台拆掉以後,是否也要連同政治領袖一起摒棄?

吳靄儀認為,真正值得反思的問題,並非是否要徹底放棄領袖,而是檢視要有怎樣的領袖、領袖如何產生,以及領袖和其他參與者之間的政治倫理關係。在這個意義上,「拆大台」並非斷裂式的放棄,而是激活政治能動性和政治成熟度的嘗試。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