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22周年。漫長而炎熱多雨的六月剛剛過去,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的香港人,日程劃滿了各式各樣的抗爭活動,從遊行集會,到佔領包圍,前線的有不合作運動,後援的有文案宣傳。人們一次又一次創造歷史,一個月內兩次逾百萬人的遊行,一星期內兩次包圍警察總部,一日內眾籌達670萬元,成為震驚全球的社會運動。你記得他們如何一路走來嗎?






《逃犯條例》修訂爭議在香港歷時數月,五月下旬,民間反對之聲大爆發,先是院校聯署、素人街站遍地開花,邁入六月,民間力量更顯壯大。6月9日迎來首次的103萬人大遊行,政府似乎無動於衷,當晚即以書面聲明回應,《條例草案》將如期於6月12日在立法會恢復二讀。
6月12日是整場運動的重要節點。大批市民佔領金鐘立法會和政府總部附近道路,意圖阻擋二讀,警方發射連番發射催淚彈、布袋彈、橡膠子彈,被質疑是過份且不恰當,衝突中至少造成81人受傷。與此同時,有參與當日示威活動的傷者在公立醫院被捕、前線醫護表示被警員索取病人資料,引起外界質疑醫管局向警方洩露病人資料。
衝突過後,沉重和哀傷氣氛瀰漫香港,香港警方將612衝突定義為「暴動」。6月15日,行政長官在民陣發起遊行的前一日宣佈暫緩修例,但並非撤回法案,亦沒有回應記者就會否下台的提問。
就在這天,一名身穿黃色雨衣的男子爬上金鐘廣場掛上反對修例和要求林鄭月娥下台的橫額,其後他攀出棚架危站,最後墜落,不幸身亡。這名男子被稱為「黃衣人」。翌日的大遊行,不少市民獻上白花,哀悼死者。主辦單位形容,遊行人數是「200萬加一人」。
之後連日來,政府仍沒有正面回應示威者訴求,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及律政司長鄭若驊皆以先書面後現身方式,就政府工作不足向市民致歉。「暴動」定性一變再變,警務處長盧偉聰澄清,暴動是指當日有一小部人的行為涉暴動罪,「沒說整個公眾活動是暴動」,暫拘捕32人,其中5人與暴動有關。
運動一度膠著,輿論轉向斟酌「暫緩」與「撤回」的定義,傳統領袖退居,示威者進退失據,但很快透過網絡進化為如水般流動的抗爭,他們常常在討論行動策略附註一句口號:「Be Water」。抗爭者先後包圍警察總部,發起不合作運動,堵塞灣仔的稅務大樓、入境事務大樓。期間,示威者發現民意一度有倒退之勢,隨即發起道歉行動,希望挽回支持。
警民關係持續緊張,「黑警」之聲不絕於耳。建制派開始動員反撲,先後在6月22日及6月30日舉辦撐警集會,支持警方執法。昨日的集會由建制派議員何君堯發起,與會者滋擾記者,向示威者扔泥、吐口水,在一片喧鬧聲中完場。
是日為香港回歸中國22周年,灣仔金紫荊廣場按慣例有升旗儀式,特首及主要官員皆會出席。有網民號召「塞爆金紫荊廣場」,務求令升旗儀式無法舉行,又稱會以多國語言為國歌和音。政府如臨大敵,警方在兩日前已經在附近一帶封路,民政事務總署亦不會安排學生及制服團體出席。
昨晚開始,一批又一批示威者前來立法會,示威有之,悼念有之。29日下午約4時,一名21歲盧姓女大學生,在粉嶺嘉福邨由高處墮下身亡,墮樓前她曾在樓梯間的牆壁上留下「致香港人」的字句,表達反對《逃犯條例》修訂並籲大家「堅持下去」,香港多地湧現示威活動。
7月1日凌晨一時,金鐘立法會示威區,大量身著黑衣的年輕人席地而坐,他們或躺著休息,或圍聚開會,眾人通宵集會,沒有人睡覺。約七個小時之後,金紫荊廣場的升旗儀式就要開始,而到今日下午,民陣將發起七一遊行。在焦慮和彷徨中邁入回歸第23年,香港前路將指向何方?一同前行的人們,又會迸發怎樣不可知的力量?




















【逃犯條例專題報道】
・聯署風暴、素人街站、組隊遊行,他們為何在沉默中爆發?
・這些香港老闆響應罷市,休息一天
・香港醞釀前所未有的政治性罷工,老闆和打工仔會連成一線嗎?
・影像現場:反送中示威佔領要道,雨傘再聚金鐘
・盾牌、警棍、催淚彈,19歲少年在612現場
・添華夏慤現場重組:第一枚催淚彈發射前後,他們經歷了什麼?
・橡膠子彈、催淚彈和胡椒球,他們在612經歷的警察武器
・警民對峙之間,拿著麥克風喊話的香港社工
・從警署被捕到612佔領,一個「傘後一代」抗爭者的四個夜晚
・專訪香港警政學者何家騏:當殖民警政遇上公民抗爭
・連登仔大爆發:「9up」中議政,他們「講得出做得到」
【端傳媒不鼓勵以自殺方式應對任何問題。如你或身邊親友有需要,可致電24小時求助熱線】
香港: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熱線︰2389 2222
撒瑪利亞會熱線(多種語言)︰2896 0000
生命熱線︰2382 0000
東華三院芷若園熱線︰18281
明愛向晴熱線:18288
台灣:
自殺防治守護者-安心專線:0800-788-99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澳門:
明愛生命熱線:28525222(中文)/2852 5777(外語)

2017年7月,端傳媒啟動了對深度內容付費的會員機制。但本文因關乎重大公共利益,我們特別設置限時全文免費閱讀,歡迎你轉發、參與討論,也期待你付費支持我們,瀏覽更多深度內容。
有互相倾听啊 赞同修例的游行和撑警集会端都报了
对不起,在舆论社会就是叫的越大声越有道理
為什麼只能看到反對修例的人呢?並非全部香港人都反對修例運動啊?且不反對者佔社會主流,我覺得在報道的過程中應該將兩方的聲音都納進來,很多事情,並不是你叫得越大聲就越有理。大家應該互相傾聽,沒有哪一方天然就是完美無瑕的。
非常全的总结
很难打开
心疼
可以啊,android可以打开
本文无法在android app上打开,点击条目app直接崩溃
The event description is precise and conc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