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论:“如何让制度不要吃人”

“读者十论”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组精彩读者留言刊出。

【编者按】“读者评论精选”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会因应长度及语意清晰作节录或编辑。

1. Joechuang,回应《毛的遗产·我的国》

因为这篇文章,回顾了四人帮受审的那段历史。

看著1980四人帮的审判,证人席上的证人声泪俱下,控诉著四人帮如何迫害党内同志们;江青则不以为然的大声反斥:“你不必作假啦!”语未毕,只听另一人愤恨的恶骂著“退下!不许妳讲话!”。在法庭陈列受迫害者的被害照片后,江青在审判中为自己辩护道:“...你们说的,我太知道的...通过丑化我、丑化毛泽东主席,丑化亿万人民参加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当法庭宣读判决后,江青大声喊道:“革命无罪!”两旁的法警在宣判后强硬的为其上铐,江青不再发一语,随法警离开;列席的观众,则响起一段掌声。

审判是针对个人的,来受审的却是一段所有人都曾参与过的历史。当年的审判如今看来更像是一场仪式性的切割,将毛泽东与四人帮的过错切割,将中国共产党与文化大革命的遗害切割,将中国人民与自身曾参与的集体罪恶切割。切割的目的是为了迎向新的年代,将过往的负累留在这场审判中;但被保留下来的部分,那些刻意未解的遗绪,终也潜伏在了接下来的时代基底里。

2. Zhizihua,回应《《小丑》暗黑版灵魂自由之路:当制度暴力激发个体暴力》

要了解每个人的现在,需要了解他的历史。如果只用对错来判断每个人,那是太简单了。暗黑骑士的精彩,在于他要揭示人性的复杂性,Joker一直想要挑战人性中的善良,他有准确的看到人性中丑恶自私愤怒阴暗的一面,也有看错的时候(比如两艘船并没有炸掉对方)。Joker的形成,也有他的历史,他的精神病,他的遭遇,要了解他,才知道哪里出错了。

但是讲回来,了解Joker的遭遇和经历,并不能成为时候这样的乱世下暴力和杀戮的justification。没有人,可以凌驾于别人的生命之上。需要考虑,如何让这个制度不要吃人。

3. 痂铭,回应《抵制与反转:与NBA“割席”的一周,改变了谁的利益?》

中国社会的所谓抵制与正常社会的抵制完全不是一回事。商业切割的速度之快,仿佛为了爱国就可以完全不在意巨额损失,但实际则是在当前的环境下可以称之为 理性 的抉择。体制内为表忠心,体制外求一个生存,即使费时费力损失惨重,也毅然选择政治性的避难,一切皆为防止因站在模凌两可的红线之外而被清除出分蛋糕的游戏。而蛋糕的意见,能利用是最好,不能利用的时候,切下去就是了。

4. Hanabixu,回应《政治危机之下,大湾区何去何从?五问粤港澳大湾区计划》

大湾区计划为香港青年的工作及生活前景开放了其它可能性,这点应当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香港与内地人民之间在文化、观念等鸿沟要填平并非那么容易,冲突肯定在所难免,且也会损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在这之中,如何平衡各方权力,让大湾区计划能够真正成为惠及人民的项目,应当是最大难题。可以展望的是,如果大湾区计划能够顺利执行,对于我们普通民众来说,不仅香港青年可以入内地,内地人民也可以走出去,总而言之只要结果是让有才有能的人能够站在合适的为社会服务的位置发光发热,就是好的。这之中对香港青年来说挑战较大的是某些权利的放弃,对内地青年来说挑战较大的是与过去这么多年来所接触的迥然不同的意识形态,作为内地青年来看,这个项目更像是一种开放的尝试,同时也在为五十年后做准备。

一些好的想法执行总是有难度,至于难在哪里,如何解决,相信有些人也很头痛。

5. 小刀,回应《虎扑直男与饭圈女孩,谁才是更先进的爱国力量?》

这篇把我前几天想说的内容说的很清晰。

这段时间的事,我们一齐见证了一场中国网络社群中的大型复仇,从前饭圈女孩一心粉韩星韩团,当她们的不关心沦为不爱国的罪名,各种【圣战】、【爆吧】频发,那就是最早的【帝吧出征】,当年追杀这群饭圈女孩的,为首的就是这些虎扑直男们,帝吧屌丝们,他们所追杀的是一群根本不知道政治是何物只想关心娱乐圈自家欧巴的人,就这样近十年,整个饭圈被大肆清洗;如今曾经的被迫害者变身加害者,粉圈上位成为了全民主流,当年被虎扑直男骂脑残的人甚至主导了国家的策略,如今全民粉圈,全民粉红,他们对于爱国比谁都执著,一言一行盯紧自己的偶像,盯紧身边人,盯紧整个舆论圈,打击黑粉的手段,一言不合就开撕,一言不合就举报,这种粉圈式消灭黑粉的做法结合这几年中国网络形式,终于变成了最恶质的洪水猛兽,而当年追杀他们的人也被迫付出了代价,现在大家NBA也不能看,游戏也不能玩。

作为一个中国网民,这也是中国网络这么多年,最奇妙也最令人难过的一件事。
为何难过?因为没有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能得以保全,一言不合,那我们统统见鬼去吧。

6. bboylonelines、Spher、EricChan,回应《钟剑华:反修例运动中的施政报告,有处理到“深层次矛盾”吗?》

bboylonelines:表达几点自己的看法吧,抛砖引玉。第一点,“香港的经济发展显然已经去到一个樽颈位,很多人都感觉不到经济增长的利益。” 作者将其归结为政治权利不公平的这个问题。我觉得并不是如此的。韩国明面上已经实现了民选的总统,依然无法在政治上与财阀对抗。香港前十大富豪资产大概是香港GDP的30%。除非使用强制力手段,否则单纯的政治力量对抗,平民阶层根本不可能胜出。一人一票的双普选,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民意是善变的。一个连发布施政报告都无人尊重的政府,不可能有序地推进普选。 第二点,放火烧地铁站,围殴警察,他们就是暴徒。从媒体到民众,谴责警察过分使用武力的声音比比皆是。谴责示威者的呢?警察就有原罪,应该被暴力对待? 还是说示威者被起诉了所以就不应该追求他们的社会责任了?一场持续4个月的暴乱,示威者的武力不断升级,却看不到一点对于示威者武力的反思,用对体制的反抗合理化暴力,真是双标。第三点,“97之前,完全没有听说过总督会说,准备施政报告是政府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很简单,97之前是殖民地政府,你听说过殖民者需要向被殖民者报告的吗?毫不重视香港民众,也不在意自己的施政结果,自然也无需报告什么。

端的很多文章都是这样,看似客观公正,却往往很多支持论据的细节经不起推敲。大家要仔细分辨。

Spher:@bboylonelines :泛民媒体和舆论双标是事实,但是为何不思考一下在示威暴力已经如此明显,并对社会基本秩序造成如此问题的当下,香港社会对示威暴力的谴责为何如此不足?问题不在于谴责不足本身,而在是什么造成了谴责不足。其实就是一杆秤,一边是运动本身制造的暴力和失序,一边是制度的问题,两者孰轻孰重的问题。制度问题的严重已经导致大批民众宁愿漠视运动的暴力也不愿放弃对制度的不满。香港是一个言论自由和集会自由的社会,社会矛盾、贫富差距严重到政府无力解决,却厚着脸皮不允许民众有充分的政治代表,只能搞个半民主制度,这才是问题的症结。如果香港是一个完全民主的制度,政府只要稍微做一点让步,示威也不可能这么久保持这么大的动能,暴力也不至于受到舆论如此纵容。

EricChan:@bboyloneline:这更凸显了改革政治制度的重要性。广泛民主还能选出制衡财阀的领袖。香港这样的小圈子选举,选出的特首必然是城中财阀的选择 进一步说,韩国与香港的政治环境截然不同,香港的特首选举,中央的取态举足轻重,比本地财阀的取态更具决定性

7. Spher,回应《“我们反对一切”:即将周年的法国黄背心,何去何从?》

相比黄背心,香港的目标更为清晰和容易达成,就是实现真普选,这个早就已经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政治标准的制度。不同意评论区另一位提出的质疑,因为新制度下可能无力解决社会问题而怀疑这个运动的目标意义。这个运动本身只是推动香港政治制度民主化,这个目标以外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就是超出了运动的考虑范畴了。虽然人们期盼民主化能救香港,但民主绝不是灵丹妙药,这个也是肯定的。那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推动民主化了,既然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民主化是事关个体尊严的议题,它的道德意义本身就足够价值,毋需物质利益去做补充。另一个角度,其实从资本主义社会控制的角度看,民主制度还有利于将社会的动能和政府融合,提高矛盾阀值,有力社会稳定,这在香港的社会问题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尤其必要。越是政府无力解决矛盾,政府就越是需要和社会妥协,对民权作出让步以收买社会人心,否则就是永无止境的无序,现在香港的样子。

8. ChenMoEURO,回应《内地生笔记:中大校长对话场内外,与那篇让内地生激愤的人民日报评论》

作为从五月份以来一直关注反修例运动的旁观者,我理解香港市民饱含愤怒与绝望的诉求。因此当有内地生以”暴徒”称呼港生时所激起的强烈反应也是意料之中。

几个月间,由于新闻管制和网络审查,许多大陆人对香港市民运动产生了很多误解甚至敌意,陆港矛盾已经愈发接近危险的边缘。我想说这些敌对情绪其实并不像某些港生认为的”无所谓”。明眼人都清楚,当局妖魔化反修例运动以及香港市民的民主诉求是为了防止这些思想向内地的传播。这才是当局的要害所在。

在港陆生作为潜在的陆港桥梁,不应该遭到港生的仇视和攻击。试想如果你们也从小生活在一个从教育到媒体,从电视到网络全部都被宣传机器所精巧调控的社会环境下,你们也能保证自己不会把街头运动人士视作”暴徒”吗?

陆港学生的对话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来增进互相理解来消融当局试图标签化污名化香港市民运动的企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倘使能得到多数陆生的理解乃至支持,以此为基础尽可能争取更多大陆人民的理解才能有利于香港市民最终诉求的实现。港生要做的是尽可能增加盟友而非制造敌人。

当局能看到它最怕的事,港人自然也应该清楚这一点。只是靠香港市民并不一定能左右香港的命运。

9. liwords,回应《内地生笔记:中大校长对话场内外,与那篇让内地生激愤的人民日报评论》

很真诚的文章,谢谢你的分享。这些类似的情景,当初台湾318也经历过,尤其后来冲突越来越大,一些言论、涂鸦,即使我的立场是支持运动的,也难以认同,气到离开现场。情绪和分别可以隔阂,可以催动很多事,即使有效或充满力量,我认为,长久是无益于自由社会的实现。

前阵子,看完傅榆导演的纪录片后,导演邀请观众到旁边聊聊,现场台生与陆生都有,一位被说服来看片的台生分享,当初318时,仅仅只是因为他人陆生的身分,便对其抗拒、不支持,现在觉得十分羞愧。说完他便大步离开,留下现场的我们原地静默。

后续的事会越来越多,在纷扰中,希望“我们”都不要轻易放弃,对“他们”的温柔好奇。即使我们期待的结果未必呈现,但这个过程累积的理解,是足以影响整个人生,甚至是一世代的人。虽然很辛苦,却也值得。

10. KMnese,回应圆桌话题《民调指近七成受访者支持大规模重组香港警队,你认同吗?》

从可行性来看,不支持。

当然我不在香港,或许香港各方势力能有借由“重组”重新分配权力进行改革的可能。但最近看来,港警事实就是戒严状态中的鹰犬,究竟是否由林郑指挥都令人怀疑了,那么当前没有大规模重组警队的条件(独立调查委员会仍是更好的诉求)。

在实施戒严时,营造民众恐惧气氛、监控和引发事端的团队往往有严密的防止究责的程序,当年台湾的警备总队、韩国的思想检查警队都是同一类机构,而在两地即使政党轮替至今仍未公开任何真相并加以究责。他们是统治者手上的枪,这把枪绝对是统治者最后才会舍弃的工具。

相对可行的作法仍是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若要升级,应要求“国际公正人士”必须参与其中,在成立委员会的过程相对于“解散警队”这样的刚性命令,港警仍然能发挥些许影响力,如此一来,目前这个警队的反弹便不至于失控。

目前的香港警队就是体制的武器,独立委员会这类“清洁保养”的作法相对之下较能被接受,反之,若下令“追究”、“问罪”于武器,他们只会更凶猛直接的伤害在外部的示威者甚至转向政府这一方。

当然,还有一种微弱的期待是港警里出现吹哨者,我常常看到许多香港大婶大叔和很多中产阶级自叹上不了前线,那么策反港警,出钱出力让几个出国去公布真相,那应该是最直接了当的借由国际压力迫使港警“自愿”接受监察措施了。

要调查武器,唯一的办法就是他自愿接受调查。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2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想问一下端的读者十论有没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