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活动
评论
评论|
难治的“法国病”:政局动荡背后,是无以为继的福利财政与沉重的代际不公
法国到底染上了什么样的疑难重症?它又能对我们理解当代福利国家的困境提供怎样的启示和告诫?
评论|
2025年10大期待台剧:新一年豁出去了?危机里,什么才是台剧最强DNA
后疫情红利期早已过去,台剧因国际平台资金缩减陷入危机?这10部台剧能带来一个气象不同的2025年?
评论|
特鲁多的执政十年:在其治下的加拿大,真的像社交媒体上描述的那么不堪?
在十年前,真正的改变让特鲁多获得胜利,而在今天,如何顶住全球右转与民粹主义的压力,将会是进步派政治人物需要思考的根本问题。
评论|
《二号陪审员》影评:道德困境与不公义有多近?
如果说吕美特在67年前用一部《十二怒汉》用一场辩论让观众体会到了美国司法制度的优越先进,那么如今94岁高龄的伊...
评论|
电影热话:圣诞档期是如何在中国死亡的?
圣诞档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材料,真实情况可能不是青年观众放弃了电影,而是电影首先“放弃”了青年观众。
评论|
《离散时代的如水哲学》:在“国家”以外构想离散香港人群的主体性
当离散群体走出主权国家作为政治主体的想像,其政治意识才得以显现,成为反抗支配的主体。
评论|
《一部未完成的电影》:灾难与哭墙,娄烨留给观众的出口
我们的记忆被唤醒的同时,也被同理:你的泪水和愤怒都是正当的。
评论|
谁发明了现代圣诞:华人地区圣诞节,「少」了什么?多了什么?
我在香港过了40多次的圣诞节,从没使用过“洋节”或“耶诞节”的称呼,圣诞节是西方节日,也是“我们的节日”。
评论|
新分离主义在美国:白人民族主义的历史与现状
我们今天看到的白人民族主义还处于某种起步/发明阶段,但从美国历史长期而言,却是某种回潮。
评论|
离散中国人的耽美书写:琼瑶以书写爱情为事业,信仰爱情为志业
华国美学就是以耽美与夸饰为基调,以浓烈的感情与鲜艳的色彩,经由艺术、文学、流行文化进而建立中华民国史观。
评论|
默克尔的《自由》与她的德国时代:执政十六年,德国如今丧失了自己的方向?
德国的安全依赖美国,能源依赖俄罗斯,出口市场依赖中国。在新的地缘政治现实中,德国从曾经的左右逢源逐渐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
评论|
中山美穗过世:你好吗?我很好,“我已经无所畏惧了”
“我讨厌演戏,为什么要去演别人呢?连精神都被掏空,活著,作为自己活著,或许比什么都重要。”
1
2
3
…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