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传媒十岁了,谢谢你一路相伴,让我们有力量迎向下一个十年。现在订阅享十周年限定优惠:畅读会员首年75折、尊享会员首年75折,一起守护独立报导。
据报美国当局在出口芯片货物安装追踪器,调查对中国走私活动
路透社独家引述两名消息人士,指美国当局在他们认为极有可能被非法转运至中国的先进芯片货件中,秘密安装定位追踪装置。消息人士称,这种手法目前仅用于与特定调查相关的货品,而安装追踪器有助日后对违反出口管制的个人或公司提出诉讼。
其中一名消息人士称,追踪装置是美国执法部门沿用了数十年的调查工具,通常用于追踪出口管制货品,例如飞机零件,近年则常用于打击走私半导体。
另外5名活跃于人工智能伺服器供应链的人士对路透社称,他们留意到戴尔、美超微电脑(Super Micro)等制造商的服务器货件有被装上追踪装置,这些服务器分别使用 Nvidia 和 AMD 晶片。他们称,追踪器通常隐藏在服务器的包装内,但不知道由哪些单位在哪个环节上安装。
路透社曾于今年1月刊登报道,指美国当局追踪到人工智能晶片经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阿联酋偷运到中国,但未知当局是否凭追踪器查出晶片货品的下落。
路透社另报导,据报中国当局近期通过约谈和会议等方式,要求腾讯、字节跳动、百度等科网企业解释采购 Nvidia H20 晶片的原因。
报导称,中国官员询问这些企业,既然可以采购国产晶片,为何要选购 Nvidia 晶片。一名消息人士称,中国当局担心 Nvidia 要求中国企业提交给美国政府审查的材料,可能包括客户数据等敏感信息。
彭博社日前报道,中国当局近期鼓励本土企业避免使用 Nvidia 的 H20 晶片,特别是在任何跟政府或国家安全相关的设备和项目上。不过,消息人士指当局暂时没有勒令企业停止采购 H20 晶片。
乌克兰、欧洲与美国领袖视像会议,就美俄峰会达成五项共识
美俄元首峰会即将在阿拉斯加州举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8月13日到柏林会见德国总理默茨,随后与欧洲国家领袖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视像会议。
泽连斯基于会后表示,与会领袖就“阿拉斯加谈判”达成五项共识:
- 必须筹备三边会谈模式,而且跟乌克兰有关的一切问题,必须后续与乌克兰单独讨论;
- 和平谈判必须以停火为大前提;
- 乌克兰必须被允许获得真正可靠的安全保障;
- 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的前景,必不能让俄罗斯有权否决;
- 和平谈判必须结合对俄适度施压。
政治媒体 Politico 引述三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会上向泽连斯基和欧洲领袖表明,美方愿意参与对乌提供安全保障,前提是该项保障并非基于《北约》第五条而作出的协防承诺。
Politico 还引述与会的法国总统马克龙称,会上提出,牵涉乌克兰主权的领土问题,只能由乌克兰总统领导谈判,而特朗普表明同意。
黎智英子再指黎囚禁条件差,健康恶劣
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被控“串谋勾结外国势力”等罪名,案件原定于8月14日在西九龙裁判法院(暂代高等法院)展开控辩双方结案陈词,但司法机构因应黑色暴雨警告信号生效,宣布当日聆讯延期。《香港经济日报》报导,不少公众人士为进入原定聆讯旁听而冒雨排队。
《日经亚洲》13日引述黎智英儿子黎崇恩形容,黎智英目前被囚禁在一个没有自然光的牢房内,气温有时高达摄氏40度,其健康状况恶劣,患有糖尿病,瘦得与其外号“肥佬黎”不符,甚至已经“时日无多”。
港府13日晚发稿,就“外部势力,包括反华传媒机构”就黎智英案及其羁押情况发表抹黑言论,表达强烈不满和反对。港府发言人重申,黎被单独囚禁,一直是惩教署根据黎本人意愿而作出的安排。
美军驱逐舰在南海敏感海域巡航
据《卫报》报道,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公布,美军驱逐舰希金斯号(USS Higgins DDG-76)于8月13日在南海斯卡伯勒礁(Scarborough Shoal,中称“黄岩岛”,菲称“班拿独浅滩”,台称“民主礁”)一带巡航,以彰显美国对维护航行自由和合法使用海洋的承诺。
中国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指,希金斯号13日在未经中国政府批准下非法闯入中国黄岩岛领海,解放军依法依规追踪监视和警告驱离。声明批评美军行径严重侵害中国主权和安全,严重破坏南海和平稳定,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美军第七舰队发言人则称,舰船未遭到驱离,解放军的声明不实。
菲律宾海岸防卫队则召开记者会,公布美军希金斯号及濒海战斗舰辛辛那提号在班拿独浅滩30海里外部署,中方一艘舰艇尾随,菲方派出战机巡逻,但遭中方战机拦截。
就在11日,中国一艘海警船在黄岩岛附近追截菲方巡逻船失败,反而与一艘解放军军舰相撞。中国海警局事后发稿,批评菲方侵闯黄岩岛,中方采取必要措施驱离,但没有提及驱离失败和中方船舰相撞的事故。
南昌一男子景区杀害女性,据称受害者拒绝搭讪,警方指凶手有精神病史
中国一名19岁女生于8月10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八大山人景区遭一名男子杀害。据澎湃新闻12日报道,遇害女生为北京外交学院的大一女生,她当日穿着汉服游玩拍照,遭对方用剪刀捅十多刀死亡。《南风窗》引述受害者家属称,凶手当时向受害者搭讪,索取联系方式,未获接受后行凶。
南昌市公安局青云谱分局12日发出通报,指犯罪嫌疑人席某某23岁,是江西高安人,有精神疾病诊疗史。席某某目前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英、法、德去信联合国,称准备好恢复伊核问题制裁
法新社8月13日报道,英国、法国及德国向联合国发出联合声明信,表明已准备好启动“快速恢复制裁程序”,一旦8月底前伊朗未有就其核计划落实外交解决方案,就会重启针对伊朗的联合国决议制裁措施。
三国在信中还表明,他们将运用一切可行的外交手段,确保伊朗不会发展出核武器。
三国7月中向伊朗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伊朗8月底前重新冻结核计划,否则就会启动2015年“伊核协议”的“快速恢复制裁程序”条款。该条款将于今年10月到期,程序启动后需时30天落实。有报道指,三国希望赶在俄罗斯10月出任联合国安理会轮任主席国之前完成恢复制裁的程序。
法国就新喀里多尼亚建国的提案触礁
在新喀里多尼亚“独立派”政党联盟 FLNKS 悔约之下,法国有关该南太平洋属地前途问题的提案宣告触礁。
新喀里多尼亚“亲法派”、“独立派”等各方代表上月与法国签署历史性的《布日瓦勒协议》,订明新喀里多尼亚将在不完全脱离法国之下建国。根据协议,新喀里多尼亚仍将受法国宪法管辖,但可自主外交事务,其人口也将同时持有新喀里多尼亚和法国双重公民身份,而非现行的只有法国国籍。
参与谈判和签署协议的,包括 FLNKS 的谈判代表。不过,FLNKS 于8月12日宣布撕毁协议,理由是协议没有订明让新喀里多尼亚举行新一轮独立公投,有违 FLNKS 多年斗争的原则和成果。
新喀里多尼亚于1853年成为法国殖民地,至1946年成为法国海外领地,1976年成立政府委员会,就一些内部事务享有自治权,但1979年又被法国重置于直接统治之下。2018年、2020年及2021年,新喀里多尼亚三次举行独立公投,但多数选民选择保留法国海外领地的地位。
2024年5月,法国在新喀里多尼亚推动选举改革,拟允许短期居留当地人士享有投票权,被认为是为了削弱最大原住民族群卡纳克族的影响力,最终触发示威和骚乱。
评论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