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评论
系列
栏目
播客
活动
中港关系
被逼迁的纸浆厂喵坊︰拿着新加坡请柬,创办人叶文琪选择留下来
“撇开政治,我做废物处理,喂,香港的根底仍然很厚的嘛,香港还有那么多人!”
在旅客清零的日子,他们在水货区、旅游区开店,重新耕作“香港特色”
“过往10年,你觉得代表香港的是甚么?”
评论|
香港国安法案解除87A报导限制:报导价值几何,核心战场何处?
此次判决的真正价值,在于争取全面报道将来的保释聆讯,以至抗衡“秘密审讯”的压力。
当鱼蛋和奶茶拥抱树熊:“香港制造”是一种扎根他乡的方式
有些口味吃惯了,就难以改。“他们看到我们的产品,会和我们聊几句,说不用担心在澳大利亚买不到这些东西,或者要自己带过来。”
评论|
张学友是敌是友? ——民粹爱国者与中国宣传机器的分野时刻
没有敌人之后的斗争,对敌人的“辨认”只会更加残酷。
新香港新校园︰学生、家长、老师,他们竭力撑开爱国围墙的夹缝
公民科老师余子游的两个孩子,每天都自动自觉在电视旁唱中国国歌。“你可以守护到你的学生,那你守护到自己的小朋友吗?”
小端网络观察︰七一当天开微博的香港特首李家超,和普天同庆的中港媒体
虽然现实世界再无抗议示威,但在中港两地不同的社交媒体上,依然有着不一样的网民回响。
评论|
主权移交25年:一场此地无银的“去殖”,从未真正解殖的香港
只有把殖民问题回归到所谓所在地政治(politics of location),才能面对真正的政治问题。
MIRROR粉丝成为社群之路:情感、连结与矛盾
“有些留言会引来一堆人抨击……我觉得这些群组普遍来说都是夸夸群,那就尽量讲正面的话。”
评论|
《声生不息》的“国货港乐”:停在怀旧的风里,和真实的香港越走越远
当香港面目全非,献礼回归25周年的《声生不息》捧起“港乐”怀旧。吊诡的是,中国和香港流行音乐的关系,也是前所未有的疏离。
评论|
阿果:盛世或虚火——香港流行文化如何重新成为大众焦点?
由去年叱咤到今年 Chill Club,已蔓延一整年的香港流行文化浪潮,如何掀起,又有何特征?
偶像坍塌后怎么办?与大湾区哥哥姐姐价值观渐远的昔日粉丝们
长大之后,乡愁是一条价值观的鸿沟,我在这头,偶像在那头⋯⋯
1
…
7
8
9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