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声生不息》的“国货港乐”:停在怀旧的风里,和真实的香港越走越远

当香港面目全非,献礼回归25周年的《声生不息》捧起“港乐”怀旧。吊诡的是,中国和香港流行音乐的关系,也是前所未有的疏离。

《声生不息》的“国货港乐”:停在怀旧的风里,和真实的香港越走越远
中国音乐节目《声生不息》。

(小田,业余撰稿人,关心中国的香港和香港的中国)

首播破亿收视、Youtube播放量超260万、香港TVB收视超一百万人,献礼香港回归25周年的《声生不息》,甫播放便成为近两年来中国大陆最有回响的音乐综艺节目,在墙内外掀起一股怀旧“港乐”的热潮。

这个节目召集16组来自中港两地的歌手,包括资深一代林子祥、叶蒨文,六、七十后的杨千嬅、李克勤、李玟,八十后的周笔畅、刘惜君,以及千禧后的炎明熹等,以“旧曲新编新唱”的方式演绎不同年代的香港流行乐坛经典。在4月下旬至7月这长达三个多月内,《声生不息》每周播出,以造势“香港回归25周年”和营造“中港一家亲”的氛围。

作为回归献礼节目,《声生不息》必然不只是舞台高级华丽、歌者深情献唱的的纯音乐节目。它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中联办宣传文体部特别指导,经大陆“综艺巨头”芒果TV、湖南卫视和香港TVB联合制作,节目还未开播就收到超过6亿的广告收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