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活动
文学
“待在你的棺材里”——当一位中国明星被封杀之后,他的外国粉丝经历了什么?
张哲瀚事件发生后,欧洲人吕蓓卡陷入了愤怒之中,她无法接受一个在无数场合表达自己爱国的人会被叫做汉奸。
“斯卡罗”之后不会结束的:给一块拼图,可以拼出世界史中的“台湾”?
“没有自己的认同,像提著行李每天睡在不同地方,没有归属感。面对强势的文化压境,除非自我觉醒,否则式微就是最后的结果。”
同作家潘国灵的鲗鱼涌漫步:可能跳完吗?香港这场(不)离别舞
香港是一个地方,抑或一种特质?万千世界压缩至鲗鱼涌,再压缩至海山楼,City Worlds,包罗万象,充满混杂⋯⋯
2021诺奖作家古纳:身为流亡者与难民,怎样知道“我是谁”?
如果如他所写,一位海关关员对你说:“先生,你们不属于这里,我们的价值观念一点都不一样。我们不希望你们在这里⋯⋯”
远在东亚,诺贝尔文学奖对我们的意义在哪里?
在1981年,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他来说“绝对会是一场灾...
诗人昆南:大半个世纪后,他携带粤语来到台湾,放下香港
“不是以前的香港即是不是香港。香港根本是无根之地,没有殖民就不存在⋯⋯有什么所谓呢?香港都是共孽来的。”
影评:电影《沙丘瀚战》的时差与小说《沙丘》的超时代
对粉丝来说,能看到这部经典忠于原著地登上宽银幕,已感动落泪,但仍有两点是这次改编电影无法回避的难题⋯⋯
邓小桦:记住五夜讲场的美好,公共广播的精神
生于光明的人亦需要学习在黑暗中摸索,将之变成另一种滋养,即使并不舒适。
台湾,你拼凑出自己的样子了吗?《斯卡罗》在碎片化历史之间
即便编剧确实安排她偶而挺起身子,但是大多时候,蝶妹仍小心翼翼隐藏真我,忧心又无能为力,这样的蝶妹能够代表台湾吗?
悼念蔡炎培:情诗人代写情信,你念过多少次香港的小名?
蔡爷的诗掺杂了民间的声气,加以即兴的转韵、生猛的混音,掷入虚无。孤独本来就是晦涩的,你想让我们听⋯⋯
诗歌证史、治学如棋与“侨居鹦鹉”:余英时纪念论坛“敬思想史的传薪者”侧记
2021年9月4、5日,台湾联经出版主办了余英时线上纪念论坛。
阿富汗的诗与塔利班的推崇:这民族经历过一切考验,但22个音节已可处死她们
阿富汗的女性写诗被认为是死罪,22个音节已可定其死罪,而塔利班推崇的女诗人又偏偏是其中之一⋯⋯
1
…
7
8
9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