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9月15日清晨, 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nited Auto Workers, 以下简称“美汽工联”)的近1.3万名成员分别步出“汽车三巨头”——福特汽车、通用汽车和斯特兰迪斯汽车(Stellantis,克莱斯勒/佳士拿汽车的母公司)的三间工厂,喊起口号,拉起横幅,同时发动罢工。
这三家工厂体量巨大,其中参与罢工的工人总数,已经接近美汽工联内汽车制造业工人的十分之一。若未来合同谈判不利,罢工范围或将持续扩大,届时美汽工联在三巨头内高达14.6万人的成员可能会大量加入罢工阵线,届时这次罢工将成为2000年以来美国参与规模最大的劳工行动。
这场大罢工原因为何?
15日子夜,美汽工联和三巨头(福特、通用、斯特兰迪斯)的合同悉数过期失效,而早在今年三月就开始的新合同谈判,在工会和资方的巨大分歧下并未取得实际进展。于是9月14日晚间,今年3月新当选的美汽工联主席肖恩·费恩(Shawn Fain)就宣布三间分属于福特、通用和斯特兰迪斯的总装工厂于次日开始罢工。
此次合同谈判的要点有如下几点:工资方面,工会要求消除美国汽车行业中存在的长雇工人和短雇工人的“双轨制”(two-tier system),在未来4年间实现46%的薪资涨幅,并引入通胀补偿机制使工资与工人生活成本挂钩;福利方面,工会要求保证退休职工医保,且实行每周四天工作日,保证在职员工正常休息;此外工会还要求保障临时工权利,制度化临时工转正流程。
对这些要求,资方表示不可接受:通用汽车的CEO芭拉(Mary Barra)在罢工开始当天接受CNBC电视访问时称,目前资方给出的合同让步已经史无前例;福特汽车则在声明中宣称工会目前的行为是舆论造势。
工会没有显示出任何结束罢工的意愿或迹象。
在最近的一次Facebook直播中,肖恩·费恩反复强调资方应和基层工人分享他们过去十年间最高的营利涨幅。2023年上半年,三巨头总盈利达到210亿美元——虽然在其管理层看来,特斯拉的盈利远远超过了传统车企巨头。(延伸阅读:《Google员工的“少数派”工会,能否成为科技界打工者未来的联合方式?》)
美汽工联的强硬态度并不寻常,同时在三巨头工厂发生的罢工也是首次。过去数十年间,美汽工联的合同谈判和罢工一般只限于三巨头其中之一,而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其更是常常在合同谈判时降低要求。在2007年的谈判中,美汽工联还舍弃了自1940年代起就成为合同基石的通胀工资挂钩机制。
此外,美汽工联过去数十年来不乏腐败丑闻和与资方联盟的名声。过去三年中,就有一位前主席Gary Jones因挪用工会资金入狱,另一位前副主席Joe Ashton亦因收受资方贿赂影响合同谈判而被判刑。
这一腐败问题有历史原因,1940年代后期以来,美汽工联内部一直由一个叫作Administration Caucus的单一派系控制。其领导短期内确实提升了工会能力,使1947年到1960年间工会成员平均收入翻了三番。但分析认为,这也导致了工会的官僚转向和内部腐败。
在2019年,工会内的改革派得到了反击机会。一个全新的改革派系——United All Workers for Democracy(美汽工联D)——正式成立。与先前的领导团体相对,其口号是“无腐败、无退让、无双轨制”(No Corruption,No Concessions,No Tiers)。
美汽工联D成立后开始推动工会内的民主化改革,最终在2021年实现了工会领导层的直选。此后其更在2022-2023的工会领导层补选中收获颇丰。其主席候选人肖恩·费恩在2023年初的主席选举中以500余票的微弱优势获胜,同时也在执行委员会中获得了多数席位。(延伸阅读:《特朗普之后的美国劳工运动有哪些新变化?》)
因此,美汽工联在此次与美国汽车三巨头的罢工谈判及当前罢工中表现出美汽工联D坚持的强硬态度。肖恩·费恩自今年三月履新以来,便放话三巨头宣示工会成员们已“受够了现状”,并且强调三巨头在今年的谈判中“会看到更加激进的美汽工联”。
举例来说,9月17日,在斯特兰迪斯试图以21%涨薪议和之际,肖恩·费恩团队仍坚决拒绝让步,称此合同“没门”(“No-go”)。罢工也由此拖入第四天。
此次罢工中工会还使用了称为“Stand Up Strike”的灵活罢工机制,给资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区别于所有工厂全部同时罢工,罢工领导团队会无预警宣布核心工厂加入罢工(“stand up and join the strike”),从而令资方不知如何提防。来自福特基层员工的消息称,工会在周四晚间放话该员工所在的工厂周五将会罢工,导致福特调用大量资源转移半成品去其他工厂,结果周五早上,该员工所在的工厂未有罢工,接受半成品的工厂反而罢工。工会的“游击战式”罢工杀了福特管理层一个措手不及。
汽车业未来的劳工运动如今面临大量挑战。事实上,此次罢工中,美汽工联的一个额外关注点是如何“公平地步入电动车世代”(“Just transition to EVs”)。(延伸阅读:《“机器换人”阴影下的平衡之道:德国28小时工作周的启示》)
具体而言,在发展电动汽车的大潮中,尤其是拜登计划大力和中国竞争,推动美国电动车产业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工会化汽车工人的职业和待遇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挑战。(延伸阅读:《中国老板,美国工厂,还有全球产业链》)
其一,电动汽车生产所需要的人工相对传统汽车生产大为减少,汽车厂商也借此机会可以大规模关停厂房、减少雇员。
其二,电动车厂商(比如特斯拉)及其相关产业链(如电池生产)雇员大多未组建工会,这也将大幅降低既有汽车业工会的影响力。在此次罢工中,美汽工联希望在合同中写明工会成员可以因为关停工厂而罢工,也正是为了应对这些新的局面。
美国媒体Politico的一篇分析指出,特斯拉的拥有者马斯克(Elon Musk)是出名的反工会人士。而拜登政府处于两难——一方面要亲近劳工和发展工业,另一方面其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中的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又高度和特斯拉绑定。
罢工发生后,马斯克拥有的社交平台“X”(之前的Twitter)甚至取消了美汽工联账号的蓝标认证。
三巨头的口径之一是:其工人的福利待遇已经比特斯拉工人好得多,再增加工资和福利会导致其丧失竞争力,使底特律(传统汽车业)相对加州(特斯拉)进一步衰落。(延伸阅读:《中美电动汽车夹攻下,德国担忧“去工业化”》)
但美汽工联认为不能只强调竞争,必须施压特斯拉,使其放弃通过压低工人福利降低成本的模式。在最新的采访中,肖恩·费恩表示称:“工人们不应该接受更低的薪酬,那样的话马斯克这样贪婪的人就可以造更多宇宙飞船了!”
發現what’s new的題目,有時比專題寫的更好,不過太多延伸閱讀,會有些阻礙行文閱讀經驗。
好文。
作者是去年参与组织加州大学学术工作者罢工的那位博士生吗?
感谢作者!非常详细的介绍。真的就像楼下说的,看上去好震撼
@JustC 其实UAW(美汽工联)正在做特斯拉工人的组织工作。当前的状态还是为建立工会打基础。近几年和马斯克打了不少嘴炮~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sla_and_unions
传统上UAW的核心区域在美国中西部(底特律),但近些年工会也不断向主要在西海岸的第六区(Region 6)投注资源,以便在做好特斯拉等电动车厂商的工人组织工作。Region 6亦是高教集中的区域,去年闹得沸沸扬扬(但结果颇令人失望)的加州大学研究生/博后大罢工也是在Region 6进行的。
西方的制度还是太落后了,连 低人权优势 这么点基本的能力都不具备,未来怎么跟拆呐竞争?
赢!
作为一位来自中国大陆北方的网友,我感觉像看科幻小说一样。
製造業四天工作也真是開天殺價了。另一方面不知道工聯有沒有計劃,又或者法律上能不能到特斯拉工廠吸納會員?
“但美汽工聯認為不能只強調競爭,必須施壓特斯拉,使其放棄通過壓低工人福利降低成本的模式。”
為什麼不施壓中國?😂要知道特斯拉壓榨工人福利的模式到了中國就變成了令中國產業工人豔羨的福利待遇了。只施壓特斯拉只會讓特斯拉等車企加速轉移產能到中國以實現ev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