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Whatsnew

中美電動汽車夾攻下,德國擔憂「去工業化」|Whatsnew

未來值得注意的趨勢是,德國和歐洲是否會對湧入的外國電動車品牌予以限制,保護本土產業?

2020年2月25日,德國茲威考的汽車工廠。攝:Sean Gallup/Getty Images

2020年2月25日,德國茲威考的汽車工廠。攝:Sean Gallup/Getty Images

端傳媒國際組 發自新加坡

刊登於 2023-07-16

#去風險化#能源轉型#去工業化#德國汽車工業#德國#電動汽車

上週,新聞網站《Politico》刊登了其駐柏林記者的一篇長報導,題目叫做「萊茵河鐵鏽帶:德國的去工業化」,文章稱,在中國的工業產品和企業,尤其是電動汽車面前,作為德國經濟基礎的工業出口已經面臨嚴重的危機。

這不是《Politico》第一次刊登「唱衰德國」的報導了,2022年9月,他們就結合一份新刊出的報告,指德國汽車工業正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尤其是在新能源轉型的過程中,高度依賴汽油機和柴油機專利的德國車企正在失去全球市場。當時的報導還指出,以福士汽車(VW)為首的德國車企錯誤地將柴油車作為未來減排的重點,甚至還在2015年曝出了柴油車排放指標造假的大丑聞。而在電動車技術上,德國車企無論是電池還是引擎都不再佔優。

上週的長報導認為德國工業面臨的問題是全方位的,不僅僅是因為外來競爭和貿易不對等,也因為德國工業依賴於先前成熟的技術、缺乏創新能力、年輕人渴望穩定工作,而勞動力市場亦面臨嬰兒潮一代即將退休的危機。

文章作者是駐柏林的美國記者Matthew Karnitschnig。他提到,德國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汽車工業,也包括了電子產業、生物科技產業等多個方面。比如,BioNtech本是一家德國公司,但其疫苗技術卻最終成就了輝瑞公司的全球擴張。文章指出,德國的工業開始失去競爭力的後果是嚴重的,一是因為製造業佔到德國經濟總量的27%,幾乎是美國這一指標的兩倍;二是因為德國製造業,尤其是汽車產業,關聯着整個歐洲的大量中小企業和產業鏈。(延伸閱讀:《德國大衆汽車的中國「依賴」:加速容易減速難》

與此同時,文章指出德國的大企業並沒有那麼執着於在德國生產和創造就業,比如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BASF)集團就在俄烏戰爭之後因天然氣價格一度高漲而將許多產能轉向海外,包括中國。從而導致德國的工業重鎮路德維希港(Ludwigshafen)失去了上千個工作崗位。

但德國本地的經濟分析並不像美國記者那樣悲觀。德國經濟研究所(DIW)的最新德國經濟報告指出,德國經濟正在走出之前幾個季度的小幅衰退,預計2023年底實際工資將上漲,並且帶來消費的復甦,從而拉動經濟回到增長。報告還指出當前全球需求不穩定,出口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變得很差。德國的經濟增量將更多依賴內需。

2023年2月4日,行人穿過德國柏林的一個路口。攝:Jacobia Dahm/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2月4日,行人穿過德國柏林的一個路口。攝:Jacobia Dahm/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關於德國工業是否「去工業化」的討論時值德國剛剛公布了對中國的未來戰略,其中提到儘管德國不願意和中國脫鉤,但是「去風險化」將成為被貫徹的模式。(延伸閱讀:《後疫情時期的歐洲對華策略:不會聯美抑中,但更不會聯中抗美》

「去風險化」的細則仍然有待觀察。但政府中作用關鍵的綠黨一直主張供應鏈上減少對中國的依賴。2022年底的路透社報導顯示,「紅綠燈」政府中主管工業和環境的綠黨領袖哈貝克(Robert Habeck)較強硬希望減少對中國的依賴,甚至和一些企業產生了衝突。

不過,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不意味着德國本地企業就能夠重新回到製造業的優勢上。以汽車業為例,德國車企正在面臨中國和美國企業的雙重壓力。

位於柏林的特斯拉超級工廠在2021年落成。本年度即將出產特斯拉的整車。該工廠未來年產量計劃將達到50萬台,對德國車企構成很大的競爭壓力。延伸閱讀:《中國與特斯拉究竟是否相愛?》

同樣,中國電動汽車已經在德國開售。上週,在德國《明鏡週刊》上,中國電動車測評登上了本地閱讀量的前三名。這些「中國電動車」未必意味着中國獨資或者中國生產。比如,國有企業上汽集團就在英國持有電動汽車公司「MG」,並在德國發售其生產的款式MG4。而吉利汽車則入股了梅賽德斯-平治旗下的子品牌並借之在歐洲銷售電動車產品。中國最大的電動車電池生產寧德時代(CATL)也在德國安施坦特(Arnstadt)建設了工廠,今年年初已投入運營。而中國電動車品牌比亞迪也計劃在德國或法國增設一家工廠。

2020年,《端傳媒》曾經制作專題分析德國汽車行業和中國的產業鏈關聯。但短短三年間,「德國汽車依賴中國市場」的新聞就開始轉向「中國和美國電動車在進攻德國市場」。未來值得注意的趨勢是,德國和歐洲是否會對湧入的外國電動車品牌予以限制,保護本土產業?又或者,中國企業是否會在歐洲經營下去,甚至開始本地設廠,產業鏈移入歐洲的「本土化」進程?

分析顯示,德國車企面臨兩難——是否應該遊說德國政府在德國乃至歐盟範圍內對中國或其他外國電動汽車徵收更高額關稅或是用其他辦法減少其競爭力以保護自身品牌?但不同於其他電子產品和互聯網應用,要在汽車領域設限,波及面更廣,需要的理由也不同。與此同時,這樣的遊說又顯然會影響到對德國車企來說仍然很重要的海外市場。

2022年10月13日,電動汽車停泊在安徽省蕪湖市一家汽車工廠内。攝:Wang Yushi/VCG via Getty Images
2022年10月13日,電動汽車停泊在安徽省蕪湖市一家汽車工廠内。攝:Wang Yushi/VCG via Getty Images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