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济南路,罢团联合开票现场
下午四点,台北立法院济南路一旁,由反共护台志工联盟主办的大罢免开票晚会,大罢免票匦开启,正以秒数开票中,现场舞台上大萤幕播放的是关于台湾党外运动的纪录短片《党外小史影片》。舞台下的民众,手机横放看著电视台的开票直播,一段时间内,舞台下不太有其他声音,仅有新闻记者在现场连线报导,以及舞台上纪录片的句句口白。
这部影片,讲述台湾从戒严、解严再到民主化过程中风起云涌的党外运动。台下,焦虑的罢免支持者不断切换手机上的电视台频道,将不同立场的电视台开票数一台台看过,唯一相同的,是开票后“不同意罢免”得票数一直取得领先的现况。
纪录片结束,参与纪录片制作的学者周婉窈上台发表演说,提及台湾党外运动、民主前辈。镜头切到新闻台的开票直播画面,支持者抬起头来,看著大萤幕上“同意罢免”与“不同意罢免”的票数数字跳动,每更新一次票数,支持者的焦虑仿佛更加深一个刻度。
在24个立委选区及新竹市长高虹安的票数竞逐下,同意罢免的票数偶有追上、紧咬,进而瞬间反超的时刻,人们看著大萤幕更新的数字,在人群中传出几阵惊呼,手指向萤幕向旁人提醒哪位国民党立委有机会。只是那样的“反超”只出现在几个瞬间。随后,些微的领先优势再被扭转,一切回到开票时的气势,票数差距也越拉越远。

先是不同意罢免票达到三位数。再来,是四位数。领先幅度,从个位数、十位数再到百位数。同意罢免的票数偶有突发猛进,大量的支持者票数开出,一次性地海灌而入。追赶的步伐加大了,但也追不上领先的距离。输一千票、输三千票,直到罢免的公民团体出面宣布失败,直到国民党立委现身媒体镜头,对支持者提出感谢、感谢国会同事“完封”对手。
7月26日,第一波的大罢免投票结果,24名国民党立委与高虹安保住职位。没有任何一席遭到撼动,朝大野小的国会僵局,显然将是未来三年将延续的“维持现状”。
傍晚五点半,国民党立委王鸿薇现身宣布挺过罢免。现场响起打气的声响,“台湾加油!”“台湾人加油!”的口号回荡在这个去年5月青鸟运动起点的街道,面对落后并未放弃,持续喊话8月23日的第二波罢免投票要一次夺下七席的罢免名单。“好!”原先颓靡的街道,再次振奋起热情,情绪又沸腾了起来。
六点,舞台上连番上阵多名讲者,有罢团志工、自诩“志工三号”的联电创办人曹兴诚⋯⋯等人;背后的连线直播画面中,台北市立委徐巧芯也现身受访,她哽咽提及,不论是大恶霸大失败,被罢免都不是什么光荣的事,她说,这次的完封,希望能让赖清德、柯建铭根汉民党认清,中华民国不需要纷争与斗争,“多是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台下支持者零散地起身往反方向离去。
阿水告诉我,开票结果让他感到吃惊。他认为,从2024年的总统大选中绿转蓝的选区中,预计可能会有12到14席会通过罢免。“再加上一些仇恨值特别高的立委,像徐巧芯、王鸿薇跟叶元之,”在他眼中,特别是这几位,没有道理不过。

然而从开票一开始,阿水就感觉情况不对劲。“在家中看电视时票数还只是二、三位数,但已经全面落后。”他决定去到现场,短短十几分钟的车程中,情况变得更加明朗,结果与他的预期相差甚远。
阿水试著厘清问题出在哪里。他认为,2010年开始,台湾与中国大陆的联系渐渐趋于紧密,后来包括抖音等社交平台,都是演算法主导性极高的软体,“人们越来越难接触到不同观点的资讯,也很难知道自己在平台上看到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民进党的支持度维持在现状很久了,”他也说绿营的支持板块没看到太多的成长,这可能是演算法造成的结果,但对于如何解决这个僵局,他说自己也不知道。
“中国政府一定会以这个结果宣称‘台湾人不反共了’。”他认为,罢免团体一直主打的就是“反共”议题,但如今却反超完封。他说不知道民进党会如何承担政治责任,是否需要有人下台负责。
对台湾社会如何理解这样的结果,他认为最终仍是回归每个人的政治立场,“不支持民进党的会归咎于民进党的政策问题,支持绿营的人,则会持续困惑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搞不清楚对中国的态度问题。”

42岁的楷也对这样的结果感到不解。在他的预估中,至少会有十席国民党立委被罢免,“起码也要六到十席,完全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他分析自己“误判”的原因,或许是结构性的因素。他说,很多有投票权的人不住北部,住北部的很多又没有投票权,他自己的亲姐户籍在南部,也特地北上参加罢免团体举办的护台大遶境活动,但她最终却无法投票。
楷也说,“同温层效应”也是让他对结果感到错愕的原因。他居住跟工作的地方,虽然属于国民党的大本营,但身边的同事、眼里看的社群媒体,都是与他同立场的言谈与贴文。他说自己被同温层影响了,这是很严重的偏差。
他说现在只想骂脏话。没有其他更能够表达他情绪的形容词了。对接下来的国会生态,他很难想像还能怎样发展,状况还能坏到什么程度,“体制内已无解法,蓝白一定会更加嚣张。”
他一度感觉到希望,社群媒体上满满的乐观气氛,但最后仍败给地方的选民结构,他认为对方有成功催出基本盘。
“我其实觉得罢免团体把国民党立委红统化是失焦的做法。”楷告诉我,他心里一直隐隐感觉更适合的打法,是要告诉选民这些国民党立委不适任的言行,“一旦焦点放在‘反共’,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最后就是走向政党对决。”楷不认同要将罢免与统独直接划上等号,“对政治冷漠的人这一点帮助也没有。”

17岁的高中女生Y因为家中政治立场的差异,特地来到开票现场与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她来自偏蓝的家庭,在家中无法自由表达政治立场,所以选择来到现场寻求认同和支持。
对于今天全军覆没的结果,Y感到相当难过。她在大安区参与志工活动,亲眼看到这样的结果让她很失望。虽然原本希望越多席次通过越好,但完全没想到会一席都没有成功。
Y的政治觉醒始于小学三、四年级的同婚公投时期。当时她喜欢的艺人是同性恋并公开发声支持同婚,而家中对这个议题没有特别表态,让她从小就不觉得同婚是不好的事情。这成为她开始关心政治的契机。后来反送中事件让她更意识到中共政权的问题,从那时起更积极关注政治议题,一直参与到去年的青鸟行动。
尽管身边朋友都政治冷感,Y仍会在社群媒体发布相关动态和贴文。她提到有朋友因为她的影响开始关注政治议题,虽然立场不同,但她认为让更多人愿意讨论和了解事件真相,就能让台湾民主更加成熟。这是她身为高中生能够做到的事情。
Y住在北投区,但希望大安区的罗智强能够被罢免成功,她认为前一次大选败北的苗博雅更适合担任立委。为此,她周末都会从北投搭车超过半小时到大安区帮忙举牌等志工活动,但也遇到反罢方恶言相向,“你们领民进党多少钱?”“大罢免,大失败啦!”这些冷嘲热讽,一句句朝著Y而去,但她并不在意。
她告诉我,作为高中生,她明白自己的力量很微小,但会透过持续的关注和参与,为台湾民主尽一份心力。

一名留著长发的男性向记者递上啤酒,“在工作吗?能喝点酒吗?”身为酿酒师的威尔森已37岁,11年前,这个街头是他熟悉的地方,11年后,他再度回到太阳花运动的起点。
他说,连署过程他无法前去担任志工,但透过来现场发放酒水,这是他在炎热的现场可以为这场公民运动作出贡献的方式。
威尔森的政治觉醒始于更早期的公民运动,特别是洪仲丘事件时期,比太阳花学运还要早。他回忆起马英九执政时期的绝望感,当时国民党掌握行政权和立法权,即使社会有不同声音,甚至立法院院长王金平也曾提出质疑,但像服贸协议这样的法案仍在高度争议的情况下通过。他认为那时候的绝望感比现在更深。
作为1980年出生的世代,威尔森经历了22K(编按:月薪台币2.2万元)薪资政策的冲击。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到澳大利亚打工度假一年来逃避当时台湾恶劣的就业环境。“那个年代老板都会说‘不爽不要做,后面一堆人等著做’,大学生出社会领不到三万块薪水是常态。
对于罢免结果,威尔森坦言完全出乎意料。他原本预估至少有四席以上会通过,因为看到许多海外台湾人放弃旅游计划,订了昂贵的暑假机票回台湾投票。他观察到,罢免团体从韩流开始,即使在炎热夏天也有人穿著恐龙装在街头举牌,每个红绿灯都能看到志工身影,公民运动的能量看起来非常庞大。
“是我们努力不够,没有跟中间选民做足沟通。”面对失败的结果,威尔森告诉我还是要看远一些。他说,公民运动不是一蹴可几,台湾民主前辈抗争了数十年才把国民党拉下来,这个动能和能量已经生根发芽。即使这次选举结果不如预期,但种子已经种下,需要更努力去说服身边不同意见的人。
今晚的“大败”,对他来说已经无关宏旨。在他的计划中,不管是罢免成功或失败,“我都打算大醉一场、大哭一场,只是我希望还是能够赢。”

台北,荣星花园,王鸿薇罢团开票现场
在台北市中山区行仁里的荣星花园,是中山区附近占地约6.5公顷的民营花园,许多民众平日会在此散步,运动,遛狗,这也是罢免国民党立委王鸿薇团队“山除薇害”的开票日场地。
26日午后不久,志工们便在荣星花园里一处讲台忙碌著:现场有三面大萤幕,几张长桌,志工们忙著架设器具、运送瓶装水、确认流程、检查开票软硬体,以确保集会能顺利进行。
“山除薇害”团队在过去一年多来,以强力的志工陆战扫街、文宣影片制作,备受媒体关注。近期的一则影音,便整理了王鸿薇过去多次登上中国央视的统战节目《海峡两岸》内容,也成为几位该区选民接受采访时,表态投下“同意罢免”票最关键的原因之一。
陆战队队长卡罗,过去曾多次接受不同媒体采访。走来一年多的时间,她留职停薪,从原先的纺织业员工,全力投入罢免行动。

尽管这次王鸿薇最后以同意票81131、不同意票90615挺过罢免,但卡罗说道,这次大罢免,依然有著民主意识、民主素质的深化的效果。“都是各行各业的人,爸爸妈妈,学生阿公阿嬷都有,工程生、网红、医生、护理师等等,各行各业都有。这也是跟太阳花世代已经学生与菁英为首的时代不同。”
这些志工的扫街、文宣发放、解释法案内容,也让这场罢团的行动,更像是一次由素人发起,深层的跨党派、跨世代沟通尝试。卡罗分享,所谓的翻转,不代表绿大于蓝,但越来越多人愿意向他们表态,足以印证民众是感受得到的:
“我们在北松山跑的时候,很多深蓝家庭,都是空军眷村,有人自己拿著牌子,写我是外省二代,我支持罢免,他们戴著口罩,可能还不敢露脸,但愿意出来说我反共。也有阿姨已经七十几岁了,告诉我们说,自己去年投给王鸿薇,但觉得被骗了。”
卡罗提到,在北松山的(深蓝)“本命区”,如鹏程里、自强里、龙田里扫街宣讲时,一开始也受到不少攻击,但后来加入了王鸿薇跟王沪宁握手的照片、还有两蒋反共的内容,做成文宣的一部分,开始得到一些回应。
“也有爷爷看我们的布条,问说,投同意的话,就是反共吗?这其实是个对话的机会。”卡罗说:“这些人确实在松动。但也有人远远看著我们的布条、手举牌,会看很久,但最后选择离开。当然他们平常看的媒体可能没有提供这些资讯,但他们还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她认为,这次的罢免并不是蓝绿对决,而是关乎人们面对中共时所作出的价值判断。
另一名志工,是30多岁的安安,身为科技业的PM,一边兼顾忙碌的上班族生活,一边投入街扫的陆战行动。

安安说,去年5月,当民进党立委沈伯洋在立院冲突时遭国民党立委推下台受伤,她便决定投入青鸟运动,也成为最早参与王鸿薇罢团的成员之一。
“我住在中山已经很多年了,但我家在桃园深蓝的选区。因为家里深蓝,不太方便在家真正‘出柜’。家里其实也不知道我参与罢免,我今天也没告诉家人我回家投票,就早上回去投票、不进家门,怕被邻居爸妈看到。”下午回到荣星花园支援活动。
“我自己在这附近住很久了,也开始看附近的房子,想到以后如果变成这里的居民,不想要未来继续是这个样子。”
在采访时,已经陆续开票。不同意罢免的票数一路领先,现场气氛也相对低迷。安安说:“知道票数有点崩溃,但是我们的支持者、台湾人,都不会放弃,我们可能要更努力,但我们不会放弃,也不会因此对台湾失望。对台湾失望的话,最后得利的,就是那些想要把台湾卖掉的人而已。”
“这次的结束,我当然会先休息、过自己的生活,但是在823之前,还是会去新北‘拔萝卜’(注:国民党立委罗明才罢免团体)那边,因为那也是个艰困选区,我也希望他们不要因此放弃。”
下午五点半左右,票数早已过投票门槛,不同意票九千票已拉开差距领先,王鸿薇自行宣布罢免案不通过。在正式声明中,王鸿薇率先感谢选民,同时也将本次罢免投票的责任归咎于民进党的“政治斗争”:“今天的结果,相信国人已做出选择,赖清德欠全体国人一个道歉。民进党也欠整个社会一个交代。”
5点40分,罢团志工开放媒体联访,面对罢免案不通过,不少志工现场落泪。“山除薇害”发言人阿美说:“我知道很多志工或许很失落、很失望,毕竟很多志工是辞去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投入罢免,甚至留职停薪。我非常鼓励大家,有情绪就宣泄出来,我不会告诉大家不要哭。但是呢?最重要的是,我们绝对不能够气馁,因为为台湾民主奋斗的这条路上,本来就不会只有这一年要这么努力。”“身为台湾人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可是我很喜欢当台湾人。”

六十多岁的T大哥,从事制造业,已年届退休,身为罢团志工,当日他依然穿著协助民众连署时的背心上街,他说自己过去只是个政治关心者,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参与公民运动。
“太阳花那时候,我的财务不像现在宽裕,只有晚上下班,我跟我太太会一起去看那些(在街头)睡觉的孩子。青鸟我也没有参加。但今年农历过年,刚好没有什么规划,我就去报名参加志工,过年那段休假期间,我可以跑腿,举牌,做任何事情都好。”
参与协助联署、扫街、场布,作为第一次参加公民运动的长辈,他表示自己惊讶的事情在于,尽管大家都是政治素人,但协调性与修正性都很高——发现桌子会晃不好用,就有人搬著桌子到各连署区一张张更换。发现人流动线不顺畅,就每次快速修正。
“我从十几岁开始打工,到出社会上班,现在准备退休,从来没看过这么多优秀、在不同领域的人,两三百个愿意聚在这里,还把自己放的非常非常小,只要没做好什么事情,后面的能够立刻就接上去、就改善。”
在荣星花园集会结束前,现场人数已约有四五百人。有年轻夫妻带著幼童在现场一边看开票,亦有不少长辈前往观看开票。
七十多岁的黄先生与朋友下午活动一开始,就到了荣星花园集合。他说,自己跟朋友早上七点半,投票所还没开门,就在等著投票。刚刚在附近运动,时间到了,就顺道过来看看。
“出来想投罢免的原因,是因为做民意代表要有良心。”他提到,中山区的选民结构通常蓝大于绿,但是他投票的原因,是在于看到现任立委的种种不适任行为、以及倾向中共的行动。

另一位民众林小姐也在现场看开票,她表示,自己认为王鸿薇不适任的原因在于,“才刚选上议员,说自己不会补选,结果就来补选立委。后来又看到她跟中共有关系,常常上红媒,海峡两岸。我觉得我们台湾这么好,为什么只能让他们代表民意呢?”
“我觉得志工们也很辛苦,行天宫、捷运站附近都常常看到,大家明明可以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却非常愿意把时间拿来这里贡献,我是非常感动的。”
她也认为,近年许多观察都指红色势力越发渗透台湾,尽管自己对执政党的策略并不是全盘接受,但是却迟迟没有一个好的在野党能够让台湾的民主在竞争中增强。
“这次罢免,不只是‘我讨厌这个人’而已,而是,这几年很多人提到红色势力进来(台湾)大家都可以清楚看到。可是,国民党也不是以前的国民党了,死亡连署也不道歉、我会觉得说,全台湾只有你们搞成这样,结果还说成司法迫害?”
“我们当然也希望有健全的在野党。可是我担心这会是个很失衡的状态,只要是有常识的国民,都应该知道,现在我们面对价值上的选择。如果很多人继续看不清这种(中共渗透)意识形态,那就是走上香港温水煮青蛙的后路,到时候就算一千两百万人上街,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了。”她补充道。
新北市,板桥某咖啡厅,罢团联合开票现场
下午3点起,挺罢的支持者陆续步入位于新北市板桥的一处咖啡厅,参与新北五罢团联合举行的开票转播。现场有青年独自前来,也有父母抱著孩子现身。罢团志工穿梭于来回穿梭其间,持续引导众人入座。接近4点,小小的咖啡厅已坐满数十名来自不同选区的观众,没有鼓噪、没有喧哗,只有音响持续传出台湾乐团董事长乐团《众神护台湾》的乐音。
4点投票时间一结束,大银幕准时投影出国民党新北市立委洪孟楷、叶元之、张智伦、林德福、廖先翔五名立委的得票统计;主持人提醒,画面上以各监票所回报票数为基准。
过了五分钟,只见零星的票数陆续开出,同意票与不同意票仍有拉扯,廖先翔的同意票数更一度微幅领先。台下民众看著银幕上票数缓慢跳动,同时不断来回确认手机各大新闻画面,然而小萤幕上不同意的票数持续跳动,已与同意拉开差距。

4点30分左右,回报至开票现场的不同意票数,逐渐领先同意票数。位于门口处的座位,开始出现零星的空缺。
门口处,三十多岁的黄小姐与伴侣正默默转身,准备前往其他开票现场。两人自太阳花运动后开始关心政治,虽非选区居民,秉著对国会乱象的担忧,这一年来也多次参与聚会,声援罢团行动。
他们原先抱著替罢团加油打气的心情,来到现场却发现气氛相对严肃,大罢免大成功的旗帜只能藏在怀中。“有点意外目前的结果,但相信同意的票数只是藏在最底下!”离开前,他们仍不忘与周遭的伙伴互相鼓励。
同样手持罢免旗帜,从其他选区前来支援的,还有26岁的黄先生。身为板桥子民,黄先生与选区只隔著一条街,虽然无法投票,但他自认无法置身事外。“虽然一开始不完全认同大罢免的行动,但可以理解为什么得做出这样的选择。”他表示,看著宪法法庭遭到没收,他能理解现况不容许解散国会,选择将焦虑转化为和不同意见的人沟通的力量。虽然情况不甚乐观,他仍持续鼓励著周遭“明天会更好”。
然而,一旁不愿具名的志工则对记者坦言自己无法过于乐观。
这一年来,这名志工持续参与罢团的陆战行动,过程中观察到,行动中“抵抗中国”的国族论述虽然大方向上正确,但细部论述后期较难打破同温层,与更中间的选民对话,是较为可惜之处。但他也表示,“无论如何,这次的选举都反映了选民的想法。”
他认为,后续的策略调整,将会是接下来选战的关键。

开票后一小时,各区情势大致底定,原先选情最为拉锯的叶元之,同意票数也逐渐落后。现场气氛持续低迷,开始出现些微的啜泣声。
“为什么要让党意凌驾于民意之上?”看著选情逐渐不利,刘小姐忍不住激动落泪。66岁的刘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妇,先生与两名女儿长期待在国外,只有她一个人在台湾生活。尽管在选举前几天不小心扭伤了脚,无法参与选前集会,今天她仍然坚持一跛一跛前去投票,再来到开票现场,就是为了守护自己从小生长的国家。
刘小姐说,许多修恶的法案与她的生活或许没有直接相关,影响的却是年轻人的未来,令她十分心疼。“宪法法庭也被没收了,如果连罢免都无法成功,我们到底还能怎么办呢?”呼吸逐渐平复,她捏紧面纸的手仍微微颤抖。
时间来到六点,现场仍有二、三十名民众留在现场。叶元之罢免团队发言人Molly与领衔人史书华来到台前接受联访,也正式宣告此次罢免案不通过。Molly表示,这次选举,是台湾人透过民主的过程展现公民力量,也再次反映小虾米要对抗大党,是十分困难的任务。
尽管结果不如预期,Molly仍强调,此次同意罢免叶元之的票数已达到四分之一的门槛,虽然最后没有超过不同意票,但这些数字绝对是有意义的,也希望国民党能看到民意的呈现。她也鼓励所有公民团体:“难过不要难过太久,因为我们还是要持续关心台湾这一块土地,不能因为这样子的结果大家就算了。”面对8月23日的第二波罢免投票,她希望支持者不要就此放弃,“我们伤心今天就好,还有第二场战役在后面等著我们。”
领衔人史书华也提及对所有志工团队的感谢,他说:“台湾人真的需要非常非常多时间,在一次次公民运动中,去推动这个社会慢慢进行。”他请所有人不要气馁,“难过一天就好,我们还是勇敢的台湾人。”
史书华不忘恭喜国民党的委员通过这次的考验,但他也强调,希望委员能谨记此次罢免活动,“这么多人站出来,投下希望他们可以被罢免掉的这些票,都是在告诉他们过去一年来做的这些事,是需要被检讨的关心。”
在现场民众的掌声中,史书华深深一鞠躬,仍不忘拜托所有民众:“不要对民主感到失望,也不要对台湾感到失望。选举结果完我们还是台湾人,还是用我们的方式去爱这片土地,去推动我们台湾的民主。”
两位主事者先行离场,团队的志工仍留在原地。19岁的海豹是叶元之罢免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板桥出生、成长的他尽管还没有投票权,这一年来却已跟著团队的前辈们参与无数场陆上战役。目前仍是学生的海豹分享,自己最初只是看不惯叶元之的作为而投入行动,对现况的看法则是在不停的讨论中逐渐形塑。
海豹坦言,这次的结果让他感受到Thread上同温层的厚度,也开始思考该如何在平台上和不同世代的人沟通。第一次的公民参与,面对不尽理想的结果当然会难过,但他仍充满感激地表示,更多的心情是感谢所有一路上为自己加油打气的民众。“就像刚刚领衔人说的,今天就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之后再继续加油。”
咖啡馆外天色已暗,步出门外的志工们慢慢收拾好眼泪与行李,互相约定好好吃饭、好好休息,继续相信会有更好的明天。

台中,大墩国小廖伟翔投开票现场
下午四时许,台中市南屯区大墩国小的教室没有学生,一年一班现在是国民党立委廖伟翔罢免案第0198开票所。黑板前,选务人员将票匦的封条撕下,抽出第一张选票,唱票,不同意一票。
八位民众在现场监票,一名头戴灰色素帽的女子坐在最前排,眼神专注,将手机镜头对准前方;她左手边是一位身材挺拔的中年男人,头上顶著写有“黄埔”和“陆军官校”的鸭舌帽。大墩国小内共有五间开票所,一些民众在这些开票所之间来回走动,注意总体情形。大部分人则静静坐在位置上,直视选务人员的亮票、唱票、计票。整座学校的监票民众不超过五十人。
唱票的节奏很稳定。二十分钟后,不同意已稳定领先同意票数。
今天,网路上延烧著台中市选务混乱的消息,如“印泥过湿”、“投票所被牵制偏僻地点”、“里长在投票所外徘徊监看选民动态”,或选民反映在投票单已印有“不同意罢免”等情形。台中市政府针对某些个别事件表示查无此事;大墩国小内则十分平静,开出的无效票也极少。
其中一间开票所突然爆出争吵声。有民众认为,某张沾上明显指印的不同意票应为无效票。选务人员一边提高音量回应,一边拿出工作手册核对确认,最后确认为无效票。
在这些原本为教室的暂时开票所内,有父母带孩子来运动、顺便看看开票现场。小朋友对眼前的景象感到很稀奇。也有穿便服的小学生经过走廊,看到认识的老师在担任选务人员,兴奋地跳起来挥手。随著时间流逝,大人们的眼神越来越黯淡,另一些大人的眼神则越来越放松。
五点出头,大墩国小内所有开票所开票完毕,开始统计票数。仅有一间开票所的同意票数大于不同意票,其中一间落后十张,其余都落后一百多张。
头戴黄埔鸭舌帽的詹先生今年62岁,是陆军官校毕业、上尉连长退伍。他原本认为,选务人员可能会出现作弊情形,但没想到刚刚的整个流程都满公正的。
他并不同意罢免廖伟翔。虽然已经关注这次的大罢免潮几个月时间,却对这次的选情没什么特别预期,因为就他观察,投票前的民调似乎颇有拉锯。他的声音沉稳,“我希望之后到此为止就好,好好地为国家、人民著想,不要再有这种政治上的对立或算计。”
只剩下最后一间开票所正在将统计好的票数封入牛皮纸袋里。四十出头岁的小恩双眼湿润,拿出手机画面给同行的朋友看,上面显示全台的罢免案如今全数落后。
监票的民众已几乎散去。小恩直到所有的选票被稳妥地装入纸袋后,才愿意离开教室。
“怎么这么多人想要成为中国人呢?”她原本预期同意票数会一路领先,但没想到开票的结果落差这么大,“可能我的同温层太厚了。”她说,自己过去几个月虽不算正式的罢团志工,但也尽了许多心力,买了很多罢免小物分送给朋友,或在社群媒体上写下许多倡议与喊话。
“他们(反罢方)的仇恨动机满强的。”小恩分享她认为的成败原因,“志工在路上其实一直都在被骂,所以让我觉得这种仇恨动机可能会逼他们出来投票。”另外她也担心,经过这次大罢免失败,国民党很可能会对民进党立委发动报复,加强执行不利于执政党的法案或议程。
“他们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小恩说。
“没关系,就这样吧。”她的朋友在一旁说。
小恩要赶车,和朋友说了再见。
好奇小恩的朋友有没有什么特别想法?但她说自己现在不想讲话。
五点半,监票的民众已全数离开。剩下选务人员安静地收拾东西,将教室回复成下周一可以上课的模样。还有詹先生,他的背影在走廊移动,拿起手机,将教室外的投开票报告表都拍下来。他白色上衣的背后写“诚爱热 装甲雄风”,印有一辆伸长砲管的战车。
五点四十分,廖伟翔自行宣布罢免案不通过。廖伟翔说,谢谢选民投下不同意罢免的支持票,历经罢免案后,希望大家更加团结为国家未来而努力。
学校全然地安静了。篮球场上出现球弹跳的声音。
有位小学生俐落地做了一个上篮动作。

花莲,微光花莲总部,罢免傅崐萁开票现场
距离截止投票剩下半小时,先前曾在脸书发文表示,若罢傅案未通过将不再营业的肉桂卷店Sabi Sabi,老板忙著招待在场客人。身为发起罢傅行动的公民团体“微光花莲”志工,她说待会结束营业后,会马上赶往开票现场。
街道上,多数是“不同意罢免”的横幅,几乎不见“同意罢免”的宣传。开票二十分钟后,邻近“微光花莲”总部附近的吉安乡立图书馆和吉安乡公所长寿俱乐部投票所,不同意罢免票数微幅领先同意票数。
“微光花莲”现场,人群奚落、安静无声。戴著黑色口罩的48岁陈大哥,坐在棚子后方的机车上,紧盯手机银幕上的数字差距不断拉大。
早上陈大哥和过去支持国民党的母亲,一同投下同意罢免票。长期与自己持对立意见的母亲有感于国会乱象,这次与陈大哥立场一致;远在美国、菲律宾等地工作的友人也纷纷返台,只为支持这次由公民团体发起的罢免。
昨晚从台北下班后回到花莲,陈大哥被“微光花莲”的长长人龙挡下。回家的路线刚好与游行重叠,陈大哥跟著同意罢免的人潮在市区走了一小段路。当时他有信心,花莲将有天翻地覆的改变。
开票现场气氛持续低迷,母亲捎来电话问候,陈大哥也打算回家了。“每次总统大选,我一定回来投票,就是为了抵销我妈的票。没想到这次她会投同意,我真的以为很有希望。”
陈大哥没有特别喜欢民进党,但却坚定讨厌国民党。太阳花运动是他最关心公共议题的时候,尔后历经相对安稳的社会运动沉潜期,陈大哥再次紧跟议题,是2024年5月,因国会扩权争议而引发的“青鸟”集结。

一两个星期前,陈大哥与朋友们聊到,万一“罢傅”失败,接下来该如何行动?“我们从青鸟行动一路到现在,一连串上街头、做宣讲,很显然是没有用的。”陈大哥不觉得接下来还能有如此强大的动员能量。他与身边在国外接触军事相关领域的朋友们讨论著,应该是真的要备战了。
会将这次的罢免结果与战争相连,陈大哥说,是因为以傅崐萁为首的国民党党团所推行的诸多法案,并未真正顾及台湾的利益。“如果这是民意的结果,很显然会让中共认为台湾的抵抗的意愿和能力没有他们预期的高。”陈大哥认为,中共接下来一定会采取更进一步的侵犯。“我们的海底缆线都已经被切断了!”原先平静的他在谈论中国的威胁时,好几次情绪波动。
不同意票与同意票数渐渐拉大,“微光花莲”开票现场人潮来来去去。部分支持者待不到一个小时,便默默离去。
没有欢呼、泪水还未夺框而出,不同意票数遥遥领先,在场民众仍紧盯不断跳动的数字。近五成的投票率中,同意票数来到3万,不同意票数则突破4万。
傍晚五点左右,26岁的BLANKA从中华国小投票所抵达“微光花莲”开票现场。
前来的路上,她刚哭过一场。在台北工作的BLANKA过去几周曾参与罢团发起的声援活动。原先她对罢免结果持乐观态度,却发现是身边朋友们形成了太厚的同温层。
新任国会上任以来,BLANKA一直关注立法院的动态。“我也算艺文工作者,我觉得艺文预算被大幅删减、各种民生预算也被大幅砍删非常不合理。”BLANKA补充:“傅崐萁做为国民党总召,他的一言一行都牵动其他委员的投票意向。”BLANKA认为,花莲被傅崐萁和妻子徐榛蔚把持太久,她都感受到不同意的声音被长期打压:“所以很感谢这些罢团志工们愿意发起行动,让大家得以连署、有机会投下罢傅同意票。”

晚间六点左右,不同意票数来到6万5千张,傅崐萁召开记者会,宣布罢免案不通过。
罢傅连署领衔人李美玲向现场的支持者鞠躬道谢。尽管对罢傅案未能通过感到遗憾,但李美玲认为,这场行动和诉求,已让改变的声音传递到花莲各个角落:“从连署到投票、从冷漠到响应,一群没有资源的公民,用双手交出了三万多份罢免连署书,这是属于花莲的觉醒。”现场支持者喊著“花莲加油”、“台湾加油”,李美玲则表示,团队会继续在地方生根、监督公共政策与地方建设。
散场前,BLANKA说她同意李美玲所提,希望傅崐萁能和投下同意罢免的4万8千多名选民,进一步交流、对话。“接下来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再多做一点,监督立法院的动向。”
在BLANKA眼中,台湾社会或许还没能在议题的各个层面,进行完整的讨论与对话。出身深蓝家庭,先前与家人因立场相左而争吵的经验,也让BLANKA看见部分花莲人的困境,是年轻一辈没有办法跟上一辈有好的沟通,一直流于党派对决。这次,她也未与家人提到自己返乡同票一事。
最后BLANKA补充,她并不认为此次罢免是反对阵营所说的“恶罢”,也并非由民进党操控、把持:“这场行动的集体性在于,每一个个体集结,大家一起提高声量和关注度。”尽管BLANKA还没有明确的行动方向,但她希望“蓝绿恶斗”能逐渐从台湾消失。
晚间七点,傅崐萁在罢免答辩书中纳入政绩的“夏恋嘉年华”现场,粉色与蓝色的灯光打亮满溢人潮,人们听著音乐与歌声,沉浸在周六夜晚。而肉桂卷店SabiSabi的脸书宣布:明天不再对外营业。但老板表示,她的户籍会留在花莲:“投到花莲天光的那一天,我们不要放弃。”

日本,东京某餐厅,在日台人直播开票现场
7月26日晚上是一年一度的东京隅田川烟火大会,开往东边的电车路线自傍晚开始变得拥挤,相较于城市东侧的夏季庆典气氛,四、五十名台湾人则选择留在西区的一间餐厅,一同观看台湾罢免投票的开票结果。
举办这场开票聚会的,是这次罢免行动中积极搜集连署书的“罢卡ゴミ丼(音同笨蛋国民党,下称罢卡)”。今年2月中才成立的罢卡,在全日本设立20个收件点,协助在日本求学、读书而无法返乡的台湾人填写连署书,最后搜集超过1200份连署书寄回台湾。为了延续罢免话题热度,连署结束后也继续举办讲座和纪录片放映活动。志工Kenichi来日本18年,今年是第一次和一群台湾人包下一间餐厅看台湾选举开票,“有些人要回去投票,没有票投的人,就决定在日本一起看直播,到时候不管结果如何,至少都不会一个人伤心。”
距离台湾开票时间还有一小时,餐厅里原本用餐的日本人渐渐离开,餐桌上的对话声被中文取代。早早入座的Allen,虽然是新北第12选区的选民,却因为工作无法回台投票,于是参加开票派对。他三年前从美国搬到日本,从事天文物理相关的研究,过往碰到选举虽然都会返台投票,但因为这次有连署书搜集等过程,觉得比往年更有参与感。
投票结束,开始开票,国民党立委廖先翔的不同意罢免票数持续领先,问Allen会不会因没回去投票感到愧疚?“好像也不差我这一票了,”他苦笑。
Allen研究所赴美念书,出国前没有特别关注政治,直到海外生活频繁与不同国家的人接触碰撞,“台湾的身分和意识开始变得越来越强烈,”太阳花学运时也曾与其他台湾留学生在校园里举布条,抗议台湾立法院不公。他在美国住了八年,观察美国的政治僵局经常透过大法官释宪处理,然而去年蓝白联手修改《宪法诉讼法》提高大法官决议门槛,又陆续否决大法官人选,对他来说形同瘫痪最高法院,因此支持罢免行动。
34岁的H,同样因《宪诉法》修法开始关注罢免。她出身深蓝家庭,因太阳花运动开始关注中国对台湾的影响,去年来日本的台湾公司上班,平日仍透过Threads关注台湾政治。对她来说,去年国会职权修法明明被宪法法庭裁定违宪,蓝白却修改大法官同意门槛,是故意不让这项制度继续运作,“人民没办法制衡,让我觉得很无力,所以想要透过罢免改变立委席次。”许多网友曾质疑海外台湾人既然不住在台湾、为何要参与罢免,H则说,自己不一定会一直留在日本生活,家人也还在台湾,“我希望台湾可以走向更好的方向。”
东京时间入夜,各区立委的不同意罢免票数稳定超前,原本胶著的国民党立委叶元之,同意票数也开始落后。再来,花莲罢团“微光花莲”领衔人李美玲出面宣布立委傅崐萁罢免失败,原本吵闹的餐厅逐渐变得安静,仿佛试图消化来自萤幕另一端的现实。
志工Kenichi为了化解现场逐渐低靡的气氛,拿起麦克风试图安慰大家:“罢免这段期间,每个志工每个月都投入超过100小时,等于同时在做两份工作,大家都不是超人,很难一直以这样的强度继续下去⋯⋯今晚我们一定不会苛责任何人,我们需要更多时间沉淀,大家可以伤心,但是做台湾人本来就不容易。”

台湾时间六点后,许多立委自行宣布罢免失败,餐厅里仍有不少人不愿散去,许多人语气开始变得激动。人群之中,Kenichi反而显得平静,他说自己从太阳花运动开始参与过社会运动,也曾投入罢韩行动,理解政治难以预料,罢免“全灭”的结果,反而让他反思多数台湾人为何如此选择,“我觉得不用特别去区分他们或我们,台湾就是一个共同体,任何决定都是我们大家一起承受。”
在Kenichi的介绍下,我们认识在场唯一一位中国人CC。今年27岁的CC,去年来东京学日文,他自述之所以离开家乡,除了是因从小个性特别在意不公不义,更是在中国目赌种种不合理却无从发声。从2019年香港国安法修法,到2020年疫情,他因住处附近里有人病倒、就被隔离15天,每天只能透过窗户领取食物和补给品,“那像畜牲,不像是人。”2022年江苏铁链女事件爆发,许多人前往现场拍摄,却直接被带走;又白纸运动自南京蔓延至21省,却在政府强力言论控制下快速消失,种种事件,让CC十分感慨:“大家没有一个很强的集体意愿说要达成什么样的事情。”
他开始翻墙,从YouTube上的新闻频道认识台湾,中天、三立、民视都看,2024年1月台湾总统大选,他透过萤幕观看选前各家政治人物的造势晚会,“我心情特别激动⋯⋯原来有个地方可以这么大声喊自己的政治诉求。”今年6月东京举办“东京骄傲节”(Tokyo Pride),CC生平第一次上街摇旗,和路边群众击掌,他形容是自己的政治初体验,“我活了26年,从来没有体验这样的感受⋯⋯这可能才是一个人要过的生活。”
CC今晚特地报名这次开票派对,除了是第一时间掌握罢免结果,更是想了解台湾的公民团体如何运作。“这次的罢免,与其说是民进党操控,更多是公民团体,也就是政治素人在运作,我想看他们是怎么推进的⋯⋯我觉得中国不好,但也想知道如何才能变好,中国现在很缺乏社会跟民主经验,所以白纸运动才会很快就散了,我想知道像罢卡这样的团体如何组织,怎么透过空战、陆战动员更多的人。”
相较于餐厅里台湾人的愤怒和失落,CC或许是少数正面看待这场罢免投票的人。“对我来说,一个好的民主社会,不是只有选票,而是有多少人愿意主动参与。虽然现在票数不是特别乐观,但这样的参与度,就是很了不起的事了。”
@weber 至於討論品質這種東西,跟你這種功能性文盲沒什麼好講的。「諸如 @weber 這種民進黨極端粉在不斷訴諸仇恨卻一直在推卸責任時,卻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結果:如果對手是這樣的不堪,那麼輸給這麼不堪對手的自己是不是也是同樣不堪?」 實際上是在表達民進黨說服反罷的策略在邏輯上有問題,即立委最重要的是個人品格,然而這並不是花蓮選民最關心的事。
@weber連最基本的閱讀理解能力都沒有,把他理解作我認為反罷免支持者道德上並沒有比傅崐萁要高,然後洋洋灑灑一大段傅崐萁的劣跡😂 難怪這樣「高質量」的討論最後會得出罷免大敗以後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的結果😅
對於@weber 的質疑和這次八面的選舉結果只能得出兩個可能的結論:
1. 台灣人很多都是非不分,一定要選傅崐萁這樣一個前科累犯當立委
2. 民進黨又或是不滿傅崐萁的勢力比傅崐萁更爛,選民兩相其害取其輕,選擇了傅崐萁這個爛人😂
@weber 對啊 花蓮王就是爛,但是民進黨還是罷免失敗了。人家就是選這個爛人也不選你民進黨,so?😂
反正我不會再多做回應,請繼續
拿「黨團總召」對比,其實也反映了@EricChan在罷免「區域立委」上的混淆或被混淆。
@EricChan 討論品質一下就變得很差了呢。總召柯建銘和傅崐萁做對比? 我好歹舉案例洋洋灑灑寫了一堆,你要對比黨團總召,不能自己從WIKI貼來證明嗎?
花蓮王——
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有期徒刑6月,得易科罰金
違反《證券交易法》(合機案),有期徒刑1年4月,減為8月;沒收不法所得6300餘萬元(合機案)
違反《證券交易法》(華隆案),有期徒刑2年10月(華隆案)
.
這還只是「判刑確定」的部分,找人頭、調查中都不算。
.
對比,請問@EricChan你要對比什麼? 能不能請你說明清楚?
@weber 而且為什麼是反罷團體的其中一名成員跟被罷免的立委做對比,而不是在立院中兩黨的總召柯建銘和傅崐萁做對比?😳
@weber 不要偷換概念,大眾都是將這次罷免視作去年大選的延續,就是回歸藍綠對決。
@EricChan 你這麼說我就不理解了。像花蓮選區,訴求的不是藍綠對決,而是扳倒連續執政二十幾年的「傅家王朝」,在當地合作的對象也是同樣為藍營背景的地方人士。
花蓮王不只幾十年來前科累累,不只過去一年不只是在國會毀憲亂政,在罷免過程中又爆發「敲詐幸福水泥貪污案」、「戰天下公司競選小物疑似不法」,甚至涉案管家還在專屬律師協助下逃亡多日。
其他罷免時所發生的荒謬之事,就更不用多提了。
.
「如果對手是這樣的不堪,那麼輸給這麼不堪對手的自己是不是也是同樣不堪?」
但實際上站出來與花蓮王對抗的,風雨無阻、不畏傷痛的,是現年八十幾歲、在當地育才無數的退休老師「葉霸」葉春蓮女士。
因為花蓮一人一張票,所以因為得過師鐸獎的葉霸老師,就被認證為比搞假離婚的前科犯、詐欺犯還不堪?
諸如 @weber 這種民進黨極端粉在不斷訴諸仇恨卻一直在推卸責任時,卻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結果:如果對手是這樣的不堪,那麼輸給這麼不堪對手的自己是不是也是同樣不堪?不斷地強調外在因素外部勢力與移民等他者的存在導致自己的落敗與「正道的淪喪」,是不是反過來證明自己面對外部挑戰時的無能。
@weber 不斷渲染對方怎麼不堪,掀起選民仇恨沒有用啦。選民已經用選票告訴民進黨,他們就是選他們這群爛人也不選你民進黨😅。自己回去同溫層討拍拍啦,也不用扯什麼香港和元朗721。19年區議會選舉泛民可是大獲全勝,打得中共直接掀桌。至於採訪小草,支持藍白的各色人物本來就是應有之義啊,rthk的721誰主真相就從車牌入手分析了元朗白衣人的身分與背景,我也不知道有什麼好酸的。
對「記者」這份工作、這份職業來說,最諷刺的對象,大概是這次最危險但也低空過關的中國國民黨、新北市立委,葉元之。
既然花錢的讀者都開金口了,就算葉姓立委對於有著記者工作背景的資深國會助理,重病過世前「疑似態度不佳」,以至於被遺孀說是「汪喵都歡迎、葉元之莫進、離塵遠遊去、慣老闆俱燼」;
但選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一張張選票,肯定了葉姓大立委的為人、品格。
我相信常常上節目、跑通告,為全國觀眾所熟悉的葉姓大立委,對其熱衷擁戴的反罷免支持者,一定能夠讓端傳媒的記者知道自己工作、自身存在的價值吧。
其實我最希望的端傳媒能夠採訪的,還是花蓮王支持者、中國國民黨余姓黨工(涉及強制罪,一萬元交保)。
不知道他又拉又推、把八十幾歲女退休教師擠出場時,是保持著什麼樣的心情呢? 這樣對待老人家不容易啊、是細工活啊!
他是不是想把骨頭折斷呢? 有沒有想要把對方推倒呢? 如果老人家年紀一大把摔倒出事了,是不是身為反罷免的一方就心滿意足了呢?
想想就好好奇呢!
尤其旁邊花蓮王的隨扈更是參與攻擊,讓我懷念起當年的元朗721,……都六年了呢。
不然找越南人聊聊也可以啊。這次426大遊行,有不少越南人參加,追查後發現有中國國民黨、新竹市立委鄭正鈐的支持者,經營「養生館」越南籍老闆娘主揪。
雖然這位何姓老闆娘涉嫌對同鄉新住民暴力討債、放高利貸,所以在五月的時候已經被收押了。
但是還是有很多當時參與反罷免的新竹越南人可以採訪吧?
或者端傳媒記者找天道盟這些黑幫份子也可以啊。
罷免活動期間,以辣椒水偷襲攻擊政論節目主持人李正浩的,疑似是天道盟人士;而天道盟前盟主就是鼎鼎大名曾經把立委關狗籠、後來逃亡大陸的前立委羅福助,
羅福助的二兒子就是這次被罷免未過關的中國國民黨、新北市立委羅明才。
.
記者就是要黑白兩道都吃得開,找黑道聊聊他們是怎麼參與這次反罷免的吧。
我建議端傳媒還是去找幾位小草聊聊,滿足讀者的需求吧。
……之前「反罷免」方很多人都涉及偽造文書等犯罪行為,就算交保也不見得能接受採訪。
建議有意見的讀者也推薦一下希望的採訪對象;我推薦館長。
作为付费会员,也希望看到端传媒采访另一方面不支持罢免的新闻。不乐意看到端传媒在选择报道信息方面有非常鲜明的立场,而是传递多方面的事实。
得民心者不一定得天下,赢选票才行,这是大罢免得以推动的动力基础。大罢免从一开始就不得民心,而投机的赌徒却押注自己有火中取栗的本事,试图能靠高强度的动员来TKO对手,结果被民意KO刚好而已。这次大罢免结果展现给世界的是一个有韧性的,一个坚定的对反民主的行径say NO的公民社会。台湾人,好嘢!
个体扭转不了时代的力量,世界趋势就是实力说话,绿营太过于政治化了,民生才是根本,台湾如今陷入身份焦虑,独不可能不统又有外部巨大的压力,维持现状如今是最好的选择,不要鼓吹不怎么样就变成如今的乌克兰,战争不应该被讨论,不应该是选项,台湾没有实力抗衡中国大陆,只有和其谈判妥协找到其生存之路,台湾要保持自己的优势产业需要加倍努力,如果空心化了就没有未来。
确实是立场鲜明,但又浮于表面,缺乏批判性思考的报道。很失望,端传媒的台湾记者喜欢记录绿营支持者的失望,但却没有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个人觉得thereporter的几篇采访很棒。
看到报道里的人们都在说,不知道结果为什么会这样,感觉自己处在了同温层里。
端作为媒体,应该成为打破同温层的媒介,而非加固这种信息茧房的一环。
哪怕端有自己的立场,对于同温层内的人来说,只有同温层视角的新闻和社会报道,也会使得大家发生误判,只能说,这次的失败,和不负责任,圈地自萌的媒体肯定有关
为何端从不去蓝白两营进行采访,明明超过半数的选票给了不支持罢免,但从十几天前的报道一直到现在,几乎就没有看到“不支持罢免”的声音,这倾向实在是过于强烈了,有失公允。作为付费会员,很难认为端在报道这件事情上阐述了全部信息。
Interesting, why you only went to 罷免 team locations? More comprehensive views will help the story more convincing...
都是演算法主導性極高的軟體,「人們越來越難接觸到不同觀點的資訊,也很難知道自己在平台上看到的內容到底是什麼。」
即使是付費的端傳媒也是這樣啊😅 是在高貴什麼,憑什麼看不起人家社交平台演算法?
@ 阮廑昱 你也不要在這裏混淆視聽😅 現在的選罷法藍綠兩黨攜手通過的。罷免要成功還要支持表大於反對票,我也不懂藍營為什麼總是在這裏斷章取義。
一場鬧劇民主,用當選25%選票罷免現任立委,你告訴這是民主自由,現在端傳媒報道水平有失客觀中立,後續我無法給我据續付費訂閱理由
阿水試著釐清問題出在哪裡。他認為,2010年開始,台灣與中國大陸的聯繫漸漸趨於緊密,後來包括抖音等社交平台,都是演算法主導性極高的軟體,「人們越來越難接觸到不同觀點的資訊,也很難知道自己在平台上看到的內容到底是什麼。」
這個說法就挺諷刺的,被困在同溫層的到底是誰呢?😅
如果沒有召喚出中間選民,而僅被認為是選戰重現和高度對抗的,那麼對立委的約束和警醒恐怕效果很成問題吧
针对在野党国会议员的这种全面进攻,背后没有执政党的意志,真的是很难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