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方选举进入倒数阶段,唯一一场台北市长选举电视辩论会于5日下午登场,国民党候选人立委蒋万安、民进党候选人前卫福部部长兼中央流行疫情指挥官陈时中,以及无党籍但受民众党支持的台北市副市长黄珊珊同台辩论,主题围绕在大巨蛋、少子化、台北市人口外移、交通以及疫苗采购等议题上,三人互有攻防,由于今年台北市长选举呈现“三强鼎立”格局,因此电视辩论会格外引起关注。
这场电视辩论会由三立电视台与TVBS共同举办,辩论分四大阶段,包含每人八分钟的申论,接著每人交叉诘问可提问一分钟,由另外两位回答各两分钟,共计两轮。媒体提问阶段,由共同举办的三立电视台与TVBS各提问一题,每人回答三分钟,最后以每人六分钟进行结论。学者认为,辩论会上,陈时中展现“高度”、黄珊珊“接地气”,蒋万安则呈现出“广度”,各有擅场,辩论主轴聚焦在市政面向,避免被中间选民讨厌。
负面竞选与三脚督,候选人诉求“不被讨厌”
在辩论会上,三名候选人大多聚焦在市政的讨论上,也是为了避免在负面竞选的风气中,又增加自己的被讨厌度而掉到第三名,成为被操作弃保的那个人。
观看整场电视辩论会的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张峻豪向端传媒表示,这场辩论会突显出三名候选人原先的定位,陈时中借由他担任防疫指挥官的经验,展现出他的“高度”;黄珊珊则透过她过去担任台北市议员与副市长的经验,呈现出自身“接地气”的一面。而蒋万安一方面批评陈时中的防疫政策,另外则以自己担任立委的经验展现“广度”,三人在高度、接地气与广度上各有擅场,也再次强化三人原先竞选优势。
在今年底登场的台湾地方选举中,整体选战呈现负面竞选的风气,无论是自前新竹市市长林智坚而起的论文抄袭风波、乃至退选,从此而起的各式论文检视与学历检验,为这场地方选战奠下负面选战的基调。张峻豪观察,在这样负面竞选风气下,选战回归基本盘,中间选民减少,如何吸引中间选民的支持,成为竞选团队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电视辩论会中,陈时中不断遭受来自蒋万安与黄珊珊对其防疫政策的抨击,张峻豪认为,即便陈时中在选战步调或是竞选策略上都有失误之处,但在辩论会中,陈时中很明确把自己拉回防疫指挥官的角色,强调他在中央的经验,显示他与中央相互协调的能力。张峻豪说,陈时中团队此前在免治马桶宣传影片,或是在社群媒体上引发的争议,都不断增加自身的负面性,因此在电视辩论会中,陈时中必须降低“被讨厌”的程度,才有机会在未来提高自己的被喜欢度。
尽管今年选情普遍偏冷,首都台北市的选战依旧是重中之重,各政党都有输不得的压力,执政的民进党在目前选情不佳的状况下,必然会强攻台北市拉抬声势。然而,今年台北市选战以“三脚督”格局为主,选战尾声是否会操作“弃保”效应,这也是蒋万安、陈时中与黄珊珊考量如何不增加自己的负面性,以避免支持度掉到最后一名、成为被操作弃保的对象。张峻豪分析,在辩论会上,三名候选人大多聚焦在市政的讨论上,也是为了避免在负面竞选的风气中,又增加自己的被讨厌度而掉到第三名,成为被操作弃保的那个人。
从上一届2018年台北市长选举来看,民进党推出的姚文智选情不佳仅获17.29%的得票率,张峻豪解释,在基本盘不变下,中间选民便对三位候选人十分重要,候选人也要避免增加自己的“被讨厌度”而失去中间选民的支持;他分析,这场台北市长选战,竞选策略聚焦在怎样才能“不被讨厌”。
中间选民的投票意愿,在过去愈是负面竞选的风气下,中间选民的投票意愿愈低,张峻豪观察,三位候选人在辩论会上不断强调自己的特色,以及过去无论在中央政府、或是担任地方民意代表的角色,都在强化中间选民对其好感度上。选民是否会因为辩论会上所提政见而投票给特定候选人,张峻豪认为,“政见”较难直接连结到投票意向,但是作为候选人,依旧要强调自己正面的部分,能否有效吸引中间选民的青睐,有待后续选举结果观察。
“抗中保台”在地方选举不见得奏效
在目前两岸情势下,“抗中保台”成为政党竞选的策略,然而此与选民是否买单是“不同的事”。
在台湾地方选举中,候选人形象、政党认同以及地方建设会是左右选情的关键因素,两岸关系从过去几次的地方选举观察左右战局的影响不大。在电视辩论的媒体提问阶段,三立电视台代表提问,中共二十大后对台转趋强硬,重申不放弃使用武力,美国务卿警告,中方将动用包含武力手段加速统一,对三位候选人提问是否“支持统一”?
对此,陈时中明确回应“当然否定”,他指出“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名字叫中华民国,这是我们的DNA。”蒋万安则说,他将“恪遵中华民国宪法坚守中华民国主权,捍卫台湾民主自由法治价值,这是我的DNA,无庸置疑是每个台湾人的信念。”最后一位回答的黄珊珊则说,“民主自由与独裁专政不可能并存,这是我的立场”,黄珊珊表示,她会尽一切能力争取和平,但面对恐吓打压,坚定信念更要有决心捍卫家园,“民主自由生活方式是无可退让的底线,身为一位母亲渴望和平,因为战争没有赢家。”
张峻豪认为,中国因素或是抗中保台能否化为选民支持,其中连结并不强,但在目前两岸情势下,“抗中保台”成为政党竞选的策略,然而此与选民是否买单是“不同的事”。
同时,在地方首长的职权上,并未直接上看外交或两岸事务权限,张峻豪说明,“抗中保台”出现在台湾负面竞选的路径中,一来除了选民爱看,另外当一个政党将其作为竞选策略之际,候选人也必须有所表态,这样的策略会否影响到选举结果,张峻豪认为,必须观察会不会再有其他突发因素的发生。
电视辩论会即是一场“秀”
在“秀过头”的状况下,选民可能会更喜欢你,但也有可能因此更讨厌你。
辩论会上,黄珊珊以一身全白套装与戴上眼镜为造型,蒋万安则在开场以一席台语自我介绍,他说:“逐家好,我是万安,我是台北出世、大汉的囝仔,过去的台北,是全台湾上好额的城市,今嘛的台北,绁变成上旧的所在。(我是台北出生、长大的台北囝仔,过去的台北,是全台湾最有钱的城市,现在的台北,却变成最旧的地方。)”
候选人在电视辩论的形象呈现上,张峻豪表示,辩论会的本质即是一场“秀”,例如黄珊珊的造型给人一种成熟、稳重甚至是略带保守的形象,蒋万安的“台语”自我介绍,则希望可以降低过去自己身上强烈的“外省”标签。他说,如以2020年韩国瑜的电视辩论会来看,在韩国瑜“秀过头”的状况下,反而使韩国瑜如同走钢索,在强烈的个人风格与人设中,选民可能会更喜欢你,但也有可能因此更讨厌你。既然电视辩论会是一场秀,如何在这场秀中不至于让自己被选民讨厌,以中道的方式、或是保守的形象,都是增加选民对自己喜好度的策略。
电视辩论会既是一场秀,便得提及2011年陈致中与邱毅的“世纪辩论会”,该场辩论会被视为台湾电视辩论史上高潮之一。陈致中为前总统陈水扁的之子,当年投入高雄市第九选区的立委参选,却与第七选区的候选人邱毅“跨区”进行电视辩论,双方互相攻讦,包含妮可(陈致中涉性交易对象)、邱毅的假发、甚至是邱毅与学生发生性关系等都成为辩论会双方舌枪唇战的议题,另外各式辱骂以及负面攻击措辞,也成为台湾选民对该场辩论会的主要印象。张峻豪说,该场辩论可能是台湾举办电视辩论会以来收视率最高的一场,因此在收视率的商业逻辑下,辩论会总带有特定目的。
电视辩论会对选情影响不大
这场辩论会至多使“蓝的更蓝、绿的更绿、中间的更中间”,除非像过去韩国瑜一般激起强烈的讨论,否则电视辩论会对战局的影响与改变不大。
从电视辩论会与选举结果来看,张峻豪认为,在今年地方选举普遍缺乏议题下,投票率可能比原先预估的还要低,选民观看电视辩论会,对投票意向的转变可能性不高,尤其在今年负面选举的风气下,选民已厌倦蓝绿对决的局势,投票意愿低落,是否会因为看了一场辩论会而出门投票,他对此仍有所保留。
至于原本就不具党性的中间选民,看完辩论会是否会因而决定支持谁?张峻豪指出,这场辩论会至多使“蓝的更蓝、绿的更绿、中间的更中间”,除非像过去韩国瑜一般激起强烈的讨论,否则电视辩论会对战局的影响与改变不大。
实际上,今年台北市长选举总共有12名候选人,但共同举办电视辩论会的三立电视台与TVBS只邀请蒋万安、陈时中与黄珊珊三位候选人,引起台湾维新党参选人苏焕智强烈不满,批评主办方不邀请其他九位候选人参与电视辩论,刻意打压他人曝光机会,误以为台北市长选举只有三名候选人,进而对选举产生不正确之结果,先于辩论会前一天前往台北地检署按铃控告电视台违反选罢法,今日辩论会前更前往场外抗议。
此前,苏焕智亦向NCC陈情,NCC回应,电视台节目制播是自主营运范畴,不会介入。苏焕智批评,NCC撇清作为通讯传播主管机关的责任,有怠忽职守之嫌。
台湾《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规定,公职人员选举,选举委员会应于竞选活动期间举办公办“政见发表会”,此外,依据选罢法以及相关办法规定,只要多数候选人同意,亦可举办公办电视辩论会,但播出频道则以公用频道为主,收视关注度与一般电视频道有别。
有錯別字,請小心!
為何只訪問一位學者專家啊?這樣觀點根本不全面;至少也訪問一般民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