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论:“因噎废食”

“读者十论”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组精彩读者留言刊出。

【编者按】“读者评论精选”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会因应长度及语意清晰作节录或编辑。

1. 苏芃之,回应圆桌话题《中国游戏新规:被杀挥手、火花替代血液......你怎么看这样的变动?》

中国对待网路世界的态度是与现实毫无不同,同样将这个世界扭曲成为经过严密控制的反乌托邦。让人觉得荒谬可笑的缘由,是因为他们过度认真看待虚构,又将真实掩埋在他们的谎言之下。

2. frank_chiang,回应圆桌话题《中国游戏新规:被杀挥手、火花替代血液......你怎么看这样的变动?》

之前看到过一个观点,是说像绿色血液、从高处跳下不会摔死这种,只会误导少年儿童,让他们做出一些后果严重的事情而不自知(毕竟基于动画片、游戏认知到的世界大概就是被平底锅/铁锤砸了只会头上长一个包下集完好归来而不会颅骨开裂),但同时红海行动这种电影居然毫无分级(说真的那电影有些场面血腥到我作为成年人都有点接受不了),所以分级制度、安全教育这些该普及的没普及,反而是把成年人当小朋友一样管起来。

3. 苏苏图,回应圆桌话题《中国游戏新规:被杀挥手、火花替代血液......你怎么看这样的变动?》

游戏改版的第二天我就将它卸载了,事实上,现在大陆有相当一部分玩家已经转战至PUBG。广电局近年来一直饱受诟病,游戏改版只是国家相关政策体现的一方面。政府企图以文化输出和文化控制的方式来尽可能地使更多的人与“主旋律”“社会主义文化”产生共鸣和价值认同——这或许是每一个威权政府所必需。然而,这种做法,尤其是在游戏中的种种限制条款,是无聊无义无趣的而且十分轻易地会引起反面情绪和反抗态度。

中国社会当今在文化上和教育上依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像是美育内容、思想教育的僵化、应试教育、狂热的民族主义和不当的爱国行为,这些对于一个已成立70年的政权来说,确实是实在的失败。然而,当局并未致力于健全国民思想,改善社会意识,反而把精力放在游戏与影视的严酷管制中,不能不被当做舍本逐末,而且有思想专制的嫌疑。

另一方面,非暴力化对于竞技游戏究竟是好是坏还有待商榷。窃以为,暴力内容在对抗类游戏中是必要的——它不仅仅有使个别人产生暴力冲动的可能,而且作为一种暴力体现形式,更多的是提供一种合理的负面情绪的宣泄渠道,并且使更多人认识到暴力,这一方面,和犯罪教育应是等同的。

4. puppy,回应《六四系列报导预告:打捞记忆,延续思考,三十年后的六四现场》

昨天去看了《罗马》,阿方索卡隆用女佣买婴儿床偶遇学生运动,拍了1968年墨西哥政府武装镇压学运。枪响以后,年轻学生四处奔逃,帮助学生的店员被打破头坐在地上哭。在漆黑的影院里几乎要掉下眼泪来。

娄烨在《颐和园》也拍过相似的东西。娄烨的镜头让我模模糊糊觉得,其实那些去参加学运的学生并没有非常强烈的政治诉求,更接近一种自由的、年轻的发声方式。笑著跳上车和大家去广场参加运动的余红,和广场上惊恐的脸,一种让人心碎的互文。

三十年后,这段记忆被人为地抹除了。我的后辈不知道,我的长辈们也即将遗忘,记录下这一段历史的书影音在大陆逐渐消失,像枪响后的一片死寂。在严密的话语监控下,闭口不提就等于没有发生过,就可以让这段历史过去。或许很久以后,这段记忆也会像那些强压下被篡改的史记,终于在阳光下被揭开,谢谢你们愿意记录下这一笔。

5. rickdom,回应《杨路:中美贸易谈判的已知、不可知、以及变数》

人民日报虽提及三项关切外,但个人认为,对中国而言最无法让步的或许还是经济改革及智财权保护,前者会削弱中国政府掌控国内金融市场的力量;而后者则会减缓中国在科技上的进步速度。这对于中国而言,将直接影响到其政权的维稳,与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

6. 苏苏图,回应圆桌话题《台湾同婚专法亲子关系问题暂未达成共识,LGBT抚养问题为何频起争端?》

在同性婚姻立法之前,有很多人提出了关於伦理上的种种问题,其中就包括了同性家庭的收养问题。我很开心地看到,台湾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不前。问题固然存在,但我们不能够因噎废食。当同性的婚姻成为合法之后,这些问题也渐已提上日程。

在我个人上,我是支持同性婚姻的,这不只是因为对他们的境遇的同情,同时也是发自于内心的、对他们勇敢的赞美。同性恋从来都不需要被区别看待,他们与我们普罗大众一样普通而且享有着同等的权利,他们与我们毫无不同之处。扶养孩子和收养教育在法律上也不应有所偏移。倘若他们愿意,那么法律就应当有满足他们愿望的合理途径,这是公平公正的法律精神所在,也是法律立法方向的根本遵循。

现在关于同性家庭领养孩子的种种疑虑,在我看来都是不当的:同性家庭和异性婚姻组成的家庭的区别,除了性别构成的差异,我看不到其他任何可能的存在;同性婚姻与异性婚姻在社会上也应是平等的,受到平等的对待。现在社会上对于同性和第三性向抱有偏见,这是问题的根源所在,也是很多人不赞成于同性家庭领养孩子的原因。然而,我们不能够因噎废食,同性合法之后,下一步应是同性合情,逐渐在社会上得到伦理上的认同和肯定。我们要去改变这种偏见,而不是在偏见面前止步不前。

7. YesJV,回应《李肇祐:在香港,认同“中华民族”的人,心里是怎样的“中华”?》

一定程度来讲,“中华民族”的概念已经被中国政府所挟持了。在此挟持之下,基于其自身经济实力及影响力不断提升为前提,按其自我价值观对“中华民族”的形塑权也越来越大,当然这里所说的形塑在某种意义上可理解为对过往的编造想像与对当下的绝对定义。香港本土意识的产生说到底就是对这种编造定义价值观的不认同,因为民族的产生本身就是若干群体间自愿的相互主观身份认同,倘若在其中一方产生某种不认同,并且非常在意,而另外一方不但对其漠视,还要单向强制达成的这种认同,那只会激发更适得其反的抵触与对抗。

8. sorryshin,回应《杨路:经济增速的迷思——贸易战,中美各自有多少底牌?》

贸易战最可怕的是引起连锁反应。中央财政依赖于沿海,沿海依赖于对外贸易。缺少沿海的经济增长,财政盈余下降,中央财政可能会出问题,然后连锁到转移支付出现问题,最后就是全国出问题。说到底,没有江浙沪,福建广东的财政转移支付,中西部的快速增长是没有根基的。而江浙沪福建广东依赖于对外贸易。现在这么打下去核心地区财政承压,其他地方可能要自求多福了。还有外汇储备,汇率等等,问题的复杂性实在是非人力可以厘清

9. FrankLiuPhD,回应《教学游戏真的有助教学吗?——来自香港的一线观察》

以前比较过Socrative和Kahoot!,最后选择了Socrative的主要原因是界面的简洁。

我觉得高等教育教学中最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是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及时对学生理解进度的反馈。教学游戏是否可行,关键在于使用工具的老师。在讨论如何利用这类教学工具来达到互动教学之前,首先得考虑老师本身是否知道该如何把知识融汇贯通,然后能从不同学生的视角推测出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疑点和难点。如果难以通过传统的讲述及PPT展示来解决这类难点,那这时可以考虑通过教学游戏来帮助学生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理解。

举个例子,在讲述行为金融学的时候,经常会涉及到引用前人行为试验的结果,比如endowment effect里的咖啡杯或者现金。如果仅仅是老师告诉学生之前的结果,那学生可能无法确信为什么得到咖啡杯的参与者会对咖啡杯的定价会更高。

这时利用Socrative就能在短时间内发起survey,达到在课堂内重复前人的实验,然后从现场结果的角度出发进行下一步探讨。

10. 六楼,回应圆桌话题《北京地铁将不文明乘车行为记入“个人信用不良”,你怎么看?》

2009年,江苏公民朱玉妹因为在北京坐公交车不投币,被劳教一年。而今劳教被废除,统治者却并没有放弃用强制手段规训道德问题。

在地铁中进食、喧哗、躺卧、大小便是同等严重的行为吗?值得用同样严厉的信用制度规训吗?我在澳大利亚,地铁上经常有青少年放肆地把脚搭在椅子上,街上地铁站里也常有人随地坐卧,他们国家的道德因此比中国更败坏吗?为什么别国没有处罚这些行为?

与对道德的过高要求相比,信用制度造成的权力滥用更使人担忧。不止一名记者、律师、访民发现自己莫名其妙成为失信人,无法坐飞机高铁,出行也被严格审查。何谓动辄得咎?再没有比坐姿不对都失信更为生动的诠释了。政府编制密不透风的牢笼,只要想处置的人随时可以挑出任何错误。每个人都明白政府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处罚每个吃东西的人,但也都明白异见者一定会被选择性执法,总会有纰漏被抓住。

所以我们为何要支持这种罚不当罪的恶法呢?用超高标准的处罚真的能规训出品行高尚的公民吗?我看不过是打造更加战战兢兢的奴隶而已。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3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我看到有留言者說反對個人徵信的人是站着說話不腰疼,但是,為了自己的長遠健康計,還是不要給自己太多彎腰的理由了吧。

  2. 與其讓不可控的強力打着輝煌的理由介入你的生活,不如努力讓你成為不必要人管的人。

  3. 今天香港雅虎有則新聞,一個男人在東鐵橫臥四人位,另一名乘客用力拍醒他,問他是不是需要幫忙。事後這名乘客稱,大家都不作聲,只會助長歪風。這就是健康的社群監察。但同時,他感歎,在香港,這樣的人越來越少了。是的,尤其近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