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李肇祐:在香港,認同「中華民族」的人,心裏是怎樣的「中華」?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能把促成本土身分認同的解釋直接倒轉過來。

2018年7月1日,一個慶祝香港回歸的巡遊在英皇道上舉行。

2018年7月1日,一個慶祝香港回歸的巡遊在英皇道上舉行。攝:林振東/端傳媒

刊登於 2019-05-16

#李肇祐#端 x SHKS#身份認同#香港研究

【編者按】:本文為「SHKS」(Society for Hong Kong Studies)與《端傳媒》長期合作的稿件。SHKS成立於2017年,是由全球21個國家、250多位學者組成的多學科、多院校合作的獨立研究組織,協會關注香港本地、香港與中國及亞洲的關係,涉足領域包括政治、歷史、社會及文化研究等,主要目標是促成本地與國際、學者與學子之間的對話與合作,並鼓勵概念、理論及研究方法上的創新。從2019年2月起,SHKS每月在《端傳媒》上刊出新近的研究成果。

中港矛盾、本土主義崛起,相信近年大家已經對這些現象耳熟能詳。不少論者更指出,中國人,香港人兩個身分已變得難以兼容。撇開護照上的標籤及法律定義,做一個中國人在香港似乎不再是理所當然。這也帶出一個過去我們絕少會問的問題:在香港,甚麼人會承認自己是中國人?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能把促成本土身分認同的解釋直接倒轉過來,因為相對於香港人身分而言,「中華民族」之內包含更多政治與文化上獨特的族群。一個人要對「中華民族」產生認同感,往往需要接受或容忍更多族群之間的差異,而這種包容並非單單透過減少本土主義便可培養出來的。

過去的民調顯示,年輕人對中國人身分認同普遍較年長者低,因此,主流的解釋傾向以不同年齡層的集體經驗為分析重心。這些分析非常重要,但它們尚未能解釋同代人之內的差異。事實上,參考香港大學過去的民調,儘管本土身分在18歲至29歲的人口中較普及,但在這個年齡層內仍持續有超過30%的人表達一定程度的中國人身分認同。而且,如果較年長的人的經歷令他們建立並維持中國人身分認同,那麼為什麼回歸後政府不斷透過學校及媒體建構年輕一代港人的中國人身分認同,卻無法達到相同效果呢?

除了代際差異之外,其他解釋強調個人的經濟和政治考慮。例如,學者Steinhardt, Li 及 Jiang 的研究(2017)發現,愈信任中央政府的人,愈容易維持中國人身分。然而,目前尚未有證據確立兩者的因果關係。事實上,在政治學文獻中,民族或種族身分認同往往是人們對政權有不同信任程度的其中一個原因,而非結果。而且,我們也很難解釋為何不少傳統民主派支持者既反對中共又視自己為中國人。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