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论:无法发声的人

“读者十论”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组精彩读者留言刊出。

【编者按】“读者评论精选”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会因应长度及语意清晰作节录或编辑。

1. Gloria,回应《朱令的二十五年:(一)她得了什么病?因特网或许知道》

2013年春天的那次由复旦投毒案引起的朱令事件讨论令我第一次听说了这桩震撼人心的案件。当时我还是在准备中考的初三学生,怀著不成熟的愤怒和同情去问妈妈:我们可不可以给朱令的父母汇去一点钱?妈妈说她当年也是听说过这桩案子。我们一起去银行汇了微薄的几百元。我最难忘记的是那个网上流传的视频:朱令当年的同学去看她,一起唱了罗大佑那首《闪亮的日子》—— 是否你还记得过去的梦想,那充满希望灿烂的岁月⋯⋯

2. 余诺,回应《朱令的二十五年:(四)看似获得“庶民的胜利”,却是惨胜,甚至没有赢》

从这个系列一发出来我就在关注,今天看到最后一句话实在是忍不住,朱令父母去世之后她会怎么样呢,她的人生还有40年要走,可她已经没有未来了。而让她变成这样的真凶还逍遥法外,间接造成她这样的帮凶还是国内第一的医院,虽然很悲观,但在现在的环境下,正义永远不会到来。

自古民告官就很艰难,在中国连司法独立都做不到的情况下,胜诉只能期待官老爷的心情,就连“人民的名义”,惩治恶人也是拿比恶人更好背景和更大权力的主角来。陕西矿权案被爆出来才开始有好的进展,魏强案时隔一年才有庭审,谭秦东案,疫苗等等都是有了大量关注后迫于舆论压力才解决的。而709之后再难找到维权律师,metoo运动不了了之,工会维权中失踪的人到现在都还没回家。现在的中国,在面对社会中强者的欺压时,只能期待对方的良心发现或是上层的同情心要不就是舆论倒逼,而在思想渐渐收紧,舆论管控加大,舆论倒逼这种方法也渐渐无效了。

在封建时代,民告官只能靠上访向青天大老爷伸冤,漫漫上访路,和现在多么相似。这个社会表面上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经济强大设施现代,但内在还停留几百年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直没变。

3. Nikiakiki,回应《陈子丰:“流浪地球”变“对木反击战”?超越人类自恋仍需提供加速度》

我没有读过流浪地球的原著,观影一次,从个人感受而言虽然该片无法摆脱国别意识和一定的民族主义,但还是看的出原著淡化其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的意图。其实我觉得问题在于,不但是制作方没有办法摆脱国别意识和“自恋”,作为观影的人和解读者有时自己也会困囿于自己所处的时代。说到人类中心和二元对立,我并没有很强烈的感觉,我自己并不是一个科幻片的爱好者,近年来也在渐渐接触,可能是我自己的悲观使然,即便是影片最后的成功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徒劳和绝望,毕竟做个比喻的这条流亡之路可能连家门都还没出,至少还有2000多年要走。

4. xzzyhtg,回应《<流浪地球>评分攻防战:“弥赛亚情结”与另类民主实践?》

说一下我的体会,关于《流浪地球》的争论已经持续了整个春节长假。社交媒体上我所见到的观众都有这几类:

1、拒绝看该片,把这部电影视为今天中国政权意识形态输出的标志;2、去看了电影,但认为这部电影背后存在着种种他们不能接受的价值,这些价值构成了这部电影的大部分主旨;3、喜欢这部电影,并认为这是中国的科幻,讲出了一个中国式的故事。这几个类型只是一种理想的分类方式,现实中的观众处于这些分类当中,也存在于这些类别之间。

我认为一部电影有争论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验和文化体验,这决定了大家看完这部电影会有不同的感受。问题是我所列举的这几个类型的群体,他们无不把这部电影定义为中国式的,和中国的历史、文化高度相关的,他们的区别只是评价的不同。这也就是说,无论是哪一类观众,《流浪地球》对于他们来说意义是相同的,即一个和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的故事。这就凸显了一个问题:何以至此?

研究符号的学者,可能最能看出这个现象的怪异之处(远超那些把《流浪地球》视为官宣利器的观众)。在他们看来,《流浪地球》只是一个文本,如何解读取决读者,文本的意义则产生于读者的协商和互动。但是很明显,无论是“一星”还是“五星”都在意义的解读上认为这部电影是“中国的”。那么在这种“文本—读者(复数)”的结构中,我们要去审视文本和读者们都出了什么问题。

5. jackhui,回应《读者来函:<流浪地球>随想——刘慈欣的电车难题》

集体主义和功利主义之间的差异,并非在解决方法(牺牲部分或拯救所有)上,而是在对事件的解读上。

现今社会科技发达,给予人一种“人无所不能”的假象,很多人都认为只有人不愿意做而没有人不能做的东西。在这种假设下就容易出现一种看法:如果现有解决方案并不足够完善,必然是当权者的错误/私心/独裁。这也是很多人对人工智能的幻想的依据,认为人工智能在排除人思考的限制后,必然能达到近乎全知全能。

但刘却不如此认为,在他眼里,人是极度有限的。他在对人技术大发展(地球推进器)进行幻想后,依然将最终解决方案设定为只能救35亿人,及无法提供足够动力(需要冒险进行木星加速)。这并非对人命的漠视,而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并不认为人具有不牺牲即征服自然的能力。

这也是本片相较好莱坞更中国人世界观的地方,并没有盲目假设人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片中没有反派,全人类齐心协力,也就是在为一个成功率0%的计划在奋斗,并最终失败。(我认为最终救援方案失败才是刘对结果的幻想,之后的爆炸救回地球被认为是本片最大科学bug,而且片中对这部分科学原理处理也有种故意很粗糙的感觉。像是科幻结束后回归小说,用一个看着就很扯的方式强行happy ending留一个拍续集的机会...)

我们用尽全力也只能救一半人,尽全力也才能发展到现在地步,仅仅因为提出体制不理想,是否有资格否定这一切?无法作出这种抉择的体制,是否导致人类只能随着太阳氦闪被灭绝?现实也许不那么极端,但环境的不如意是因为有什么错了,还是因为人力有时而穷?

6. 9_9OOps,回应《墙外百科墙里人:中国大陆的维基编辑们》

这篇文章和评论揭示正是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各种鸿沟和敌视。

防火墙的存在从事实上确立了中国大陆在接触信息方面就是要比没有防火墙的地方少,不管涉及不涉及政治议题,只要这个事实存在,大陆的中文维基编辑必然会遭到各种基于文章编辑质量的怀疑,尽管信息充足并不代表编辑水平必然高,但信息缺乏却必然会限制文章的质量。这让墙外的编辑对墙内编辑的能力产生怀疑也不奇怪,其中有没有可能存在偏见?当然有,正如墙内编辑会认为墙外的编辑会“塞垃圾私货”一样,这是双方都必须得接受的,如果想要改变对彼此的误解和敌视,那就得两头一起努力。

认为一切都是“舆论阵地”需要“占领”,在大陆是司空见惯的表述其实也正暗示了敌我心态,有占领就有抵抗,就有反占领,就有想占领反而被别人打了一头灰,对抗心态一旦起来,就没人会好好讲话。以语言做屏障限制双方骂街不失为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下的一个出路,但这其实是以语言水平来凌驾“争论”当中应该存在的讲道理,也就是说英语越好的一方就占优势,结果会如何?还是互相觉得对方是夹带私货,仗势欺人,误解更深。

看这篇觉得最讨厌的一点,其实是拿着自己能爬墙看到更多信息的优势拿到一点优越感,觉得“天下什么都让人知道就会大乱”,护航稳定压倒一切,认为“秘密就该成为秘密”。简单来说,单纯占据这种信息不对等带来的哪怕是虚幻的好处,召集年会?那是拉帮结派占山头玩吧?

有一点是值得所有人考虑,不能因为大陆接触到的信息较少,并且是经过筛选的,就将这批哪怕是在意识形态怪异,火药味太浓,甚至带有过多个人色彩(偏见)的编辑言论直接压扁,将这批声音消失,制造出一组无法发声的人(unspeakable)。

7. sukie_fu,回应《台北国际书展2019:“独立”精神给书展大卖场带来了什么?》

在这个时代,纸质出版物对我们来说还有一定的价值,那再下一个时代呢,报业和出报社的颓势和互联网的热潮说明了一切。教育的普及和信息的浪潮带来的只是人们对碎片化信息的需要,不是对文化的追求。

8. 时代病人,回应《中共元老李锐逝世:唯一忧心天下事,何时宪政大开张》

第一次听到李锐先生这个名字的时候模模糊糊的知道他曾经是毛的秘书,是少有的党内的开明派。后来高中大学读《炎黄春秋》,李锐先生位列编委,也时常可以看到他写的文章,作为掌握一手史料的人,他正直敢言,也持续不断地呼吁政治体制改革和宪政。到后来《炎黄春秋》被封,只能从零星的采访中看到李锐先生,还是那么直言不讳,尤其是这两年,更是对有些在位者言辞毫不留情面。李锐先生的去世,一定让有些人松了一口气。从某种程度来说,李锐先生这批党内开明派是一片黑暗的文革结束后的盗火者。愿历史给出一个公正的评价,愿几代人的愿望终有一天能实现,即使我们这一代也看不见光。

9. 咸鱼姬,回应圆桌话题《提升幸福感但未促进就业,你怎么看芬兰“无条件基本收入”的初步实验结果?》

如果有“无条件基本收入”,那么就不需要在去当“社畜”,为了生存而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为了生活保障而不敢从事艺术性或创造性工作。之所以希望不劳而获,其实更多是希望不从事不合自己心意的工作也能获取报酬、获取生活保障。所谓“懒惰”的人,到底有多少是没有一星半点的理想或者兴趣?当中这些纯粹想不劳而获的人是天生“懒惰”吗?2000人样本太少,而且不知道芬兰对于“实验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成长背景有没有进行研究,这个实验结果到底有多少说服力值得商榷。

为了生存而工作,其实是反文明的。在这种反文明中生活的人被称呼为“社畜”,可能是近年最为生动贴切的新词——为了生存而工作的人其实已经不算是人。随著社会发展,人理应从这个层面上解脱出来,只有真正的自由选择才能实现生命价值。芬兰其实也算是走在人类社会前列了。

10. JoeHK、chacha、yan120606,回应《烟民失去选择还是祸害禁于未兴?你怎么看港府拟全面禁止电子烟?》

JoeHK:禁电子烟是明智的,因电子烟只是一个吸食工具/载体,重要的是它内里的物质可以很多样性,危害性就自然不比烟草低。大家能想像到可以有什么物质吗?而且电子烟一直标榜比传统烟草更没危害,这肯定是得益者的刻意误导。

传统烟草其实一早应该禁。不过可能碍于烟草已有很长的历史因素,早已在市场上成为既定事实。烟草财团的利益和政府的税收及其它种种因素对社会有较大的影响,所以一直未能禁止。
衬现在电子烟还没太普遍 (禁于未兴),既得利益者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还不算大。现在不禁,难到要等到像烟草般成为既定事实,才只作呼吁及纳重税吗?

只是,我不知道:(一) 禁电子烟的法理依据 (始终香港仍是法治的社会);(二) 只禁售不禁吸的逻辑。

chacha:禁烟政策充分反映政府官僚思想懒惰和执行政策的粗疏。现时市场上出现新轻烟草或烟产品以危害市民健康为由一刀切全面禁止,忽略了加热烟较传统烟对吸烟者身体伤害和对他人吸二手烟损害较少的“好处”,在全面禁止买卖和制造之余又容许市民管有及吸食,这样的结果不是禁止加热烟和电子烟,而是制造了一个加热烟和电子烟的另类市场(黑市),一个不受规管的市场。政府政策是否好心不得而知,但做了坏事是必然结果。

yan120606:看完下面的评论,大致上争论点如下。

  • 禁电子烟成效小,要禁就禁传统烟:

禁电子烟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减少现有的电子烟民,毕竟现时的电子烟民数量真的很少。其目的乃是防止年轻人成为烟民,以免政府的控烟政策毁于一旦。现时电子烟外形新潮,还主打对健康影响小,容易误导市民。再且电子烟声称危害小,这也给了传统烟民不戒烟的籍口。

  • 不禁传统烟的原因:

现时大部份烟民都是传统烟烟民,所以禁传统烟阻力大。再且,传统烟民都是较为年长,所以只要教育做得好,并且禁了所谓危害较小的电子烟,年轻人成为烟民的机率就大大降低,当年老烟民一代代去世,本港的烟民数目就能减至更小的数目

  • 回应一下禁售不禁吸的问题:

禁售没有损害市民的权利,最多是电子烟销售商的权利。不禁吸的道例就像政府禁止市民拥有毒品,但没有禁止市民吸食的权利。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