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编读手记

三张图带你看看,深度报导的背后(下)

为你翻开深度报导背后的珠帘,让你们知道我们多一点。

端传媒

刊登于 2017-05-21

#编读手记

过去一个月的危机,让我们开始回顾自己之前产品的投入,同时也参考了些同业制作的优秀报导所需成本。

我们发现,好的深度报导作品、多媒体作品常为人传颂,但读者在看一篇深度文章、玩一个有趣网页、看一段影片时,通常难以意识到它背后的投入。

报导方式越来越多样的今天,你可以用尽花样,处理素材:你可以做花哨的网页、放一部拍照的无人机,甚至可以写一首歌。这些尝试汇成了越来越多彩的网络世界,但成本就那么多,读者的注意力总共就那么多。这是端面临的现状,更是整个行业面临的现状。

我们觉得这个改变和其他新闻一样值得被讲述。今天,我们希望通过陈述以下的新闻背后的故事,提出这个直接的问题,绝非怪责读者或者市场,而是和以前的所有报导一样,指出些可能在你眼角外,被你忽略的东西。

我们也希望在端呈现新面貌之前,了解你们的看法,你们最想看哪种报导?你们对哪一种呈现方式最感兴趣?或是有其他建议和问题,都请你留言给我们,亦可以写信到editor@theinitium.com,谢谢一直支持端传媒的你。

独家:“红色通缉令”下,中国外逃嫌犯的日与夜

【我们是这样访问到国际通缉犯的。】

打开页面,一张红色的通缉令徐徐展开,三个通缉嫌犯的头像在你面前,你的鼠标这时变成一个靶子,对准那个人,我的记者就代你与他对话…

记者先在前线,走访北美各地,联络三位主角,取得他们信任,还原捉捕过程;后方,编辑与设计师商议,设计出视觉。

每当我们采访到了重要的人物、进入些难进的区域、挖到些难以挖到的消息,精心设计、发布后,总会收到“端传媒果然是红底能通天”一类回应,乃至从“端传媒发了这篇报导”来猜测“中央风向”,但网友通常没有看到的是,那是由编辑部的一千次碰壁组成的。

文化大革命,五十年后的记忆战场

【沉甸甸的文革历史,如何变轻而又不失份量?】

现在的新闻就是未来的历史,也书写过去的历史。面对不同力量,对故事书写的不同角度时,你我的记忆便成了意识形态战场的一部分。我们的90后同事,从加入公司那一刻起,就满心希望能够完成这个专题,为可能被遗忘、被改写的历史,增加一个记忆坐标。

正值文革专题之一的“文革八问”入围今届亚洲出版业协会“卓越新闻奖”,小端请了总编张洁平,讲讲文革50年专题背后的故事。

//专题制作成本,不算人工,花了约45000港币。所有参加者都知道,这个成本远无法涵盖实际的功夫。

2016年3月,端的“文革专题”组和香港大学新闻系钱钢老师、四位研究助理决定合作,希望将这段影响当代中国最重要的、至今都未敢说结束的历史,在新媒体上,以有趣、有料、有种的方式呈现。

我们希望尽可能让对历史毫不知情的人(年轻世代,或中国以外人群)看懂其基本面貌,同时直面和反思这段历史中最复杂的政治面向,不以贴标签简化它,也不以“这都是过去的事了”的口吻“奇观化”,最终回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必须回看文革?它与今天的关系是什么?

有趣、有料、有种这三个字,基本搞死整个团队。

10-15人的工作组,立项到完成,约两个月。设定目标、计划与分工后,分头推进: 记者在北京、上海、香港采写;摄影师在北京、重庆、汕头拍微纪录片。

图编找了拍摄文革最丰富最优秀的作品;网站工程师消化了几万字素材,构想网站并开发。

设计师用漫画、信息图,把生硬的资料尽力视觉化。

读书编辑找了几十本文革口述史,作为资料库,最后挑出十几段文字,朗读,做成短片,港大团队承担了历史素材的整理、校对。

编辑统筹不同的重磅约稿,并给已经迷失在海量采访中的记者做心理支援……

每周五下班后,“文革工作小队”都要开会update进展,磨合调整,最终要把所有东西装进一个网页。开会时长时短,有时叫pizza,有时饿肚子。窗外是城市灯火与沉郁的山,会议室明晃晃的灯光下,是一群90后年轻的脸。

最后,同事进入了没有人形的阶段。海量细节,文字、影像、页面效果,反复出错,反复修改,共享文件夹里的版本管理已经没有了上限。最后,办公室出现了牙刷和毛毯。//

请再看一次,让记忆不消失。

铜锣湾书店系列

【和香港一齐见证:我们的 #铜锣湾书店 系列如何完成?】

你应该记得林荣基。但可能好少人记得,端是最早调查铜锣湾事件的媒体之一。彼时李波还没失踪,还能和我们的记者谈话,我们记下了他失踪前的惊恐。

小端请我们记者回忆了这一年多的调查:

//2015年11月,书店四人失踪消息突然流出。我们即访李波,在他指点下通过层层知情人,查到张志平是在东莞被带走。

隔日我们上东莞。我们知道张住哪条村,但无地址,只有逐间排查,见人就问。说不定路人转头就报给“相关部门”,所以一定要快,在可能的危险前完成。

几经周折我们锁定了张家,但家人不受访。但我们找了好些目击者,证明周六早上,十几名便衣携枪者包围大院,冲进屋把他带走。

回港后,系列第一篇《香港禁书书店老板“被消失”奇案》诞生了。我们成了香港首家亲身调查此案的媒体。之前已有四人于大陆和泰国失踪的信息,我们这篇答了两个问题:一、失踪的具体位置?二、如何失踪?

不久后,唯一安全的李波也失踪了。这次在香港。这引起全城关注。我们马上专访李太,很荣幸,她说,她先生对我们有好印象,觉得写得不错。

然后帷幔层层掀开,从家属、员工、同业、上下游公司开始,牵扯到警察、黑社会、军方、甚至北京…小道消息漫天,最终给读者的,是我们反复求证为真的,估计只占手头资料不到三成。

后来大家都知道。荒谬剧本一再上演,直到林荣基冒险道出真相。

我们还有疑惑:“禁书”书商到底卖什么书?“禁书产业”是什么产业?

为这个问题,我们几乎访遍全港禁书业人士。数十位受访者的历史呈现出盘根错节的网络,一个长存却隐秘的江湖。去年底,重磅调查《铜锣湾书店一年后,禁书读者、作者与岀版商之死》刊出,是系列暂时的终章。

本文入围今年亚洲出版业协会“卓越新闻奖”。

一年多来,我们为这专题不断努力,共发出28篇报导和评论。我们和香港一起见证、记录这一切。所有的不安与愤怒不会随风消逝,这是记忆与遗忘的斗争。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