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小粉红学编读手记

他们翻墙因为爱国,我翻墙后却发现不再爱国......

没想到“墙外”所见种种,将我过去对这个国家的印象、认知、国族想象一一打翻再重构。

段度哲

刊登于 2016-02-25

#编读手记#小粉红#中国大陆

【编者按】《我翻墙,因为我爱国──“小粉红”自述“远征”Facebook行动》一文发布后,引发激烈讨论。有人说,这篇文章没有解释清“小粉红”的源流,造成误解;有人说,网路时代的标签意涵流转,原本就难以追溯;有人说,“小粉红”根本无关政治,“远征”Facebook只是好玩;有人说,就算她们背后没有人指使,也是脑残......关心这篇报道的人,真正有兴趣的也许是,这一代中国年轻人怎么看待中国与世界?他们生长在有“墙”的互联网,这对他们的成长有影响吗?来信读者是一位大陆的“95后”,看到“小粉红”翻墙,让他想起了自己翻墙之后,爱国梦醒的经历。

当今中国一整代年轻人,真的每个人都认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愿意以在Facebook中疯狂洗版作为自己的世代宣言吗?

至少,我不认同。或许是因为我是一个不愿“被世代”的个体,而这篇回信意味着罅隙里的另一种声音。

生活平静如昔,但有哪里开始不太对劲

在中国这样的环境下,即便生活一直平静如昔,有幸不做社会事件中的大小角色,可能也会迎来意识到有哪里不太对劲的一天。

而我第一次意识到这种不对劲,是在一位我很喜爱的词作人的微博下,发现很多评论在指责他是支持占中的港独分子,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大量的侮辱骂街字眼。

这位在中国大陆的网络舆论中因香港占中而不断被抹黑的词作人,就是林夕。三十年来他写下三千多首享誉两岸三地的词作,而2014年他为香港雨伞运动写下《撑起雨伞》,并亲自前往香港金钟为占领人士讲话。

那时因香港占中和争取真普选的事情,新浪微博已经注销了三个为此事表过态的香港公众人士的账号,黄耀明、何韵诗、黄伟文。而关于前两位,更是从政治立场到个人性取向,都在中国大陆的网络舆论中被攻击了个遍。

同时《人民日报》头版三天连续提出三个“坚决”,痛批香港“占中”。在这样强有力的国家宣传和一面倒的民间舆论面前,一切似乎都已经在大众脑中定性,那就是“占中”是扰乱香港法制与秩序的暴民政治,是非法活动,同时也在暗示大家要和一切跟占中有关的人和事划清界线。

于是林夕的微博下出现了不少“国家面前无偶像”,“没想到林夕你不爱国还是这样的人”,“你竟然是支持占中的港独分子,瞎了眼才喜欢你”之类的评论。

但我却处在一种哪里不太对劲的状态中,原因在于我微博上很信赖的某位博友,在微博上以一种悄悄的方式为“占中”的香港表示痛心,并暗示他们未必是错;另一个原因是,我怎么都没办法相信林夕是舆论里指责的那种人,一种发自内心的不能相信。

但官方已经为香港“占中”定性为非法暴行,负面舆论铺天盖地而来,那时对我而言,要么选择相信国家宣传和主流舆论,要么选择寻找另一种能解释我心中质疑的不同真相。

我选择了后者,并且觉得这件事是不能在国内的网络上搜索的。

那怎么办?翻墙。

这不是我第一次翻墙,但这是我第一次带着疑问出去翻墙。我没有想到的是,之后在墙外看到的各种人和事,和翻回墙内再目睹的,日后会将我过去多少年内关于这个国家的印象,认知,看待社会的角度,国族想象……一一打翻再重构。

那时带着对占中的疑问,翻墙之后我看到的,是一个风雨中抱紧自由,不屈不挠的抗争香港。

从维基百科到境外的新闻报道,从时评文章到视频现场,带着在墙内产生的无数疑问,墙外那些平时搜索不到的网页做出了另一番回答。即便没有身在香港,我却仍然通过墙外的网络看到了相当详尽的资料。而这一切,足以颠覆一个生活在墙内的大陆人对雨伞运动的认知。

那晚在电脑前,一个人无声地看连侬墙上万人寄语心声、烟雾弹中“雨伞人”不弃不退、警察面前占领人士高举双手说明自己是和平抗议;雨天中为维持秩序的警员打伞的学生;

马路的标语牌上“对不起,马路今天的瘫痪是为了未来民主的畅通”,“路有很多条,但家只有一个”、香港金钟上横幅飘摇,“风雨中抱紧自由,我要真普选”……直到热泪盈眶,泪水不止,而林夕在金钟的讲话回荡耳畔——

“如果在这个关头我会恐惧的话,将来我们可能要面对更大的恐惧。为了以免我们将来活于惶恐之中,这个关头,我们没有人有害怕的条件……”

养成了翻墙的习惯,为看到阻隔之外的世界

迷雾吹破,在那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几乎每晚都会抽出时间翻墙,继续阅读和雨伞以及香港真普选有关的各种信息,甚至是重新认识香港。

也从这时起,一个想法在脑中诞生,那就是,既然雨伞运动和香港是能够由头来过,重新认识,那么其他的人和事也应该存在着重新认识的可能。

我有一个信奉的原则,那就是:人不应该惧怕推翻自己的想法。人的想法可以不断推翻再重构,人可以不断深化自己对事物的认知。

我开始在互联网上往返于墙内墙外,关注那些被掩埋的过去,被消失的声音,被牺牲的弱势群体,被打压的维权人士,被敏感的社会事件……

我变得比过去更加关注社会和时事,不仅会看中国大陆的新闻时事,也会关注中国大陆之外的媒体所报道的各种新闻,关注着境外的FB上到底表达着什么样的声音。

通过在脸书和微博上关注一些香港人和港媒,我逐渐能够从香港人的角度上理解他们究竟在担忧什么,开始意识到抗争的勇敢,自由的可贵,以及自己究竟失去了什么,被不知道了什么。

对香港的好奇

某种程度上,香港对于我而言是个奇特的地方,这个“奇特”是好的意思。我发现这是一个和大陆完全不一样,非常独特的地方。香港在我眼中展示了,这个世界上,有些人,还可以有另一种活法,另一种态度,另一种坚守,小眉小目,小得也很精彩,小得有情怀。

而且从香港人做事讲话,又或者香港的词作人写歌词,香港的文人们写文章,从中表露出的态度令我欣赏。可以说我之所以想法会发生转变,是被香港的人和事,深深震撼、影响的。

我翻墙看雨伞运动,一个人在房间里无声痛哭不止。长这么大从来没见过这些,头一次见到,非常震惊。那个时候我是非常伤心也非常恨的,点解没人告诉我香港是这样的香港,不是“占中”的暴民?!

等我自己去发现那一切的时候,我就非常伤心也非常愤怒了。那种巨大的欺骗感笼罩身心,之前在大陆的舆论中有多误会,之后就有多恨。

以至于有段时间觉得自己活在国家的欺骗之下,连吃饭睡觉都感觉好像失去了什么,有点浑浑噩噩的,别人欺骗你也算了,祖国母亲欺骗你啊。

但好像又不能跟人家满世界去说,我觉得国家欺骗我,所以只好自己担着。现在想想那段时间也有点好笑了。

不过那时候想的最多是,这个国家怎么可以这样对待香港?问过无数个为什么,不过只有自己听到。

我没有所谓中国梦

既然雨伞都能在大陆被污名化,那么其他人和事呢。毫无疑问,这肯定是冰山一角,而我拉开那个掩盖许久的黑色幕布了。而之后看到的各种事情,各种人……在此不多赘述,都是令人心碎心寒的事。

过去多少年,我是那样确信接受到的教育,是那样相信着所谓的两岸三地一家亲,香港、台湾是热切盼望回归祖国的同胞。

直到某一天之后,一个裂缝的开始,变成了之后将无数方面的观念认知打碎再重构,直到现在,重构仍然在继续。

我没有所谓中国梦,大国梦,强国梦,半点都没。

也不喜欢所谓的爱国主义,民族情绪,集体主义。不论怎样,天佑香港,如果上天不佑,那么留在香港的人,也希望能保住香港吧。

其实说一些毫不政治正确的话,如果看到这里的人不喜欢我政治立场,请别介意。其实我根本不介意台湾是不是中国的台湾,也不介意香港是不是中国的香港。

只要当地的百姓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安心生活,安居乐业,它是中国的台湾还是台湾的台湾,是中国的香港还是香港的香港,我真的不介意。

只要那种自由能继续存在于这里,每个人都守护好自己的一方天地,无畏无惧的好好活着,是中国的,又或者不是中国的,有那么重要吗?

写在最后的话

我终于把它写完了,写了六天。其实当时端端在脸书上说愿不愿意写读者回信的时候我还是挺意外的,我本来发了信息没指望端传媒会回复我的,说不定有人还在想,这人哪里来的,搞什么啊说了这一堆,你想干嘛?

结果居然得到了回复,还是肯定的回复,而且表示愿意让我写一些东西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我是很意外的,很荣幸。不过没有很狂喜,嗯。 那晚答应之后,我原本打算写个三千五左右就可以了,结果我开始打开word之后,脑子一直一片空白,因为我不知道该写点什么好。

就好像有人一直以来在你耳边若有似无的吹嘘,嘘,莫谈国事哦,别说话,再说话送你快递请你喝茶。这时候突然有人肯定了你的态度,跟你讲可以说话了来说点什么吧。然后呢?该说点什么好?

反而在可以说话的时候一开始不知道要说什么。所以说禁锢和枷锁是很糟糕的玩意,应该被砸烂一百遍。

到第三天的时候我终于差不多把脑子里那些意识流和碎片整理了一下,然后决定好要在文里说什么了,于是我写了个大纲,把要写的列一下点,然后这个大纲写了五千字……

写着写着就难免有情绪了。我没有介绍自己,其实是有点担心的,会不会写了之后,万一要是发了,有人找上门来:“嘿嘿,你就是那个在端传媒发文的小反动分子吧。”

直到现在,我自认仍未完全看懂过这世界,也许我有些想法,仍然幼稚可笑,带有自己的一厢情愿,也许此刻我已经抓住了某些重要的信念,也不一定。我今天怀着如此的想法,将来也许会改变我的看法。

人还是在不断见识更多中才能成长起来。而我非常明白一件事就是,我看见了解的东西,依然很少,还是应该继续去踏实的增长自己见闻,通过各种方式。

這篇是我第一次写这样的文字出来,如果有哪里不好,请诸多包涵,个人所限,水平所限。

写到这里,应该结尾了,感谢看到我文字的人,也感谢端家愿意倾听,上线以来为大家带来那么多的好文章。

2016.2.11

(应作者要求,以笔名刊出)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