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周永康:这场运动激活了香港,在痛苦中打开未来香港

专访周永康:这场运动激活了香港,在痛苦中打开未来

2014年之后,好像有种感觉是,香港未来已经被关掉了、就这样了、没有希望了。但在2019年,抗争者又慢慢打开了一种新的可能性。这个运动激活了香港。这个运动不断地在挑战中国的政治宣传、重新说香港的故事。香港故事可以不从回归讲起,可以不从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讲起,是可以重新去打开这个辩论,去讨论我们跟中国的关系是什么,这件事情其实是威力无穷的。

伞运关键词书写笔记(三):再访“本土”,劳苦大众能否"谱"出文化自信?

对左翼本土论述来说,若期冀泛民能拥抱本土,除了认同劳苦大众为“受压迫的祖先”,亦需要积极反思,在新的地缘政治条件下,是否需要重写,甚至放弃“香港助中国走向世界”这样一个已经陈旧的神话。

伞运关键词书写笔记(二):“拆大台”——从自发群众到多元领袖

“拆大台”精神作为伞运遗产,其影响是否能走出占领区,关键在于它能否能有机地完成在地转化。

伞运关键词书写笔记(一):假如雨伞是失败的,为何有必要重启记忆?

梳理关键词的作用在于提供了一种书写社会史的方法。

戴耀廷:“雨伞”效果仍在发酵,更大影响还在后头

从最近的发展,我们已看到两年来“雨伞”的影响,实是无远弗届。

李达宁:后知后觉的伞运检讨──承认失败是第一步

有许多人介意将雨伞运动说成是失败,他们会说雨伞运动成功改变了香港社会,令更多人关注社会和政治,但……

专访周永康:穿过雨伞运动的那一道窄门

他曾经历运动后的最低潮,不敢出门,无法见人。而穿过这道窄门,他借助佛学反省自己和运动,“运动不是只是关乎取敌首级,而是关乎重新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陈健民:伞后新气象──走出无力感的废墟

占领结束时,香港一片愁云惨淡。两年后的新气象,最少反映雨伞新生代在经历创伤以后,抹过脸上的灰烬,逐步走出无力感的废墟。

专访罗冠聪:从雨伞走出的最年轻立法会议员

雨伞过后,面对追责阴影和社会撕裂,罗冠聪始终留在第一线:“好像是一种愧疚,又好像是,必须做一点什么来偿还。”

朱江玮:雨伞之后,如何走出社区组织的忧郁

雨伞运动后提出的伞落社区深耕细作,经历两次选举洗礼后,却让过往一直默默耕耘的社区组织陷入忧郁当中。

郑炜:伞运两载,燎原的本土思潮与韧性的对港策略

近来有些空前的现象,指涉中央对港策略的更迭。

专访梁丽帼:我怕自己投身运动,却看到其他人付出代价

雨伞运动过了两年,当年的学生领袖之一梁丽帼说:“在我面前曾经有两条路,一是从政,二是好好当一个律师。但现在,我想从政这个出口的大门,已经关了一半。”

《分域大道》导演Matthew Torne:公民意识活跃的新一代?我怕这来得太迟

真主角,其实是这座航拍下交叉垂直的城市,在无语夜幕下更萦绕魂魄⋯⋯

苏钥机:大学生眼中的政党和传媒是怎样的?

青年、政治和媒体的前景和互动,有各样的可能性。它们的发展变化牵系著香港社会的福祉,值得大家关注和追踪。

吴霭仪:世代更替──香港民主的新路向

雨伞运动显示政党本身也能变成不民主的权力──至少公众有这样的观感。

雨伞运动得与失:“伞后”香港青年更热衷参与政治了吗?

可以这样说,高度参与雨伞运动的年轻人在伞运后因为各种原因,都比以前更积极参与社会及政治事务,但其实他们并不指望政治参与可以对现时的政治制度产生实质影响,也对政治人物不抱很大信任或期望。

学生、工人、流浪汉:占领旺角清场案,拒绝认罪的抗争者

“草根”素人抗争者们,在4年前的旺角被警察一个一个“抽走”。面对长达4年的司法程序,当同案大部分被告选择认罪,他们一直坚拒。

“风雨底下,我已经污糟邋遢”—— 解读戴耀廷的六个关键字

“以前研究香港法治,不会将香港法庭放在一个威权社会之下,但那一刻我如梦初醒,原来我们已进入威权时代,香港法院可能失守,这是我从来没有想像过的。”

如何做“好”一名伞后遗民?廖韬和她的“六点”自救行动

但世上有无赌徒能“绰绰有余”,即是无论输赢都知道“没什么不好”?绰绰有余是《武士道》对勇气的注解,说的是“毫无顾虑、杂念,还有可容纳更多的心胸”⋯⋯

李立峰:雨伞运动,香港社会发展的另一次关键事件

在后雨伞的几种趋势交错之下,香港社会出现了港独议题的冒起及政府对其作出的大力打压、抗争运动力量减弱、民意持续两极化,以及社会动员与反动员之间的对立的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