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伞运关键词书写笔记(二):“拆大台”——从自发群众到多元领袖

“拆大台”精神作为伞运遗产,其影响是否能走出占领区,关键在于它能否能有机地完成在地转化。

吴霭仪为第二场“雨伞运动关键词”做分享嘉宾,以“拆大台”为切入点,谈谈这场运动留下的遗产。

吴霭仪为第二场“雨伞运动关键词”做分享嘉宾,以“拆大台”为切入点,谈谈这场运动留下的遗产。摄:Stanley Leung/端传媒

特约撰稿人 马天池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19-03-28

#伞运关键词书写笔记#马天池#伞运周年#雨伞运动#香港

【编者按】2019年是香港雨伞运动5周年,香港本地文化研究学者许宝强发起一场持续9个月的“伞运关键词计划”,希望用“关键词”的方式书写这段社会史,并将邀请关注伞运的学者、律师、社运人士与公众人士一起读书与讨论。端传媒纪录每月一场的讲座关键词、发言人的思考及与公众的对谈内容。我们邀请诸位读者一起,纪念和反思这场运动。本文为第2期,讲座笔记将持续9个月,敬请关注。

“雨伞运动关键词”第二期聚焦“拆大台”,邀请吴霭仪分享伞运留下的遗产。

若要回顾“拆大台”这个因雨伞变得耳熟能详的词,就要理解它在怎样的背景下生成、促成了哪些行动,在雨伞中和伞后的实践里,又有哪些局限。吴霭仪将自己的雨伞经历,嵌入她对香港民主运动多年的参与和观察中加以审视。

为什么要拆大台?取而代之的是什么?倘若我喜欢有明确指示,希望上街时有人指点,“拆大台”后谁来领导我呢?如果大家都想领导,岂不是很乱?倘若“大台”意味著政治领袖聚集人气、统合立场,甚至是发号施令的场域,那么大台拆掉以后,是否也要连同政治领袖一起摒弃?

吴霭仪认为,真正值得反思的问题,并非是否要彻底放弃领袖,而是检视要有怎样的领袖、领袖如何产生,以及领袖和其他参与者之间的政治伦理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拆大台”并非断裂式的放弃,而是激活政治能动性和政治成熟度的尝试。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