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伞运关键词书写笔记(三):再访“本土”,劳苦大众能否"谱"出文化自信?

对左翼本土论述来说,若期冀泛民能拥抱本土,除了认同劳苦大众为“受压迫的祖先”,亦需要积极反思,在新的地缘政治条件下,是否需要重写,甚至放弃“香港助中国走向世界”这样一个已经陈旧的神话。

许多香港特有的事物,既不是祖上传下来的,也不全然引进自他国,而是在劳苦大众挣扎求生存的状态中发明出来的。马国明以“被压逼的祖先”形容这样一种本土认同。

许多香港特有的事物,既不是祖上传下来的,也不全然引进自他国,而是在劳苦大众挣扎求生存的状态中发明出来的。马国明以“被压逼的祖先”形容这样一种本土认同。摄:Stanley Leung/端传媒

特约撰稿人 马天池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19-04-26

#伞运关键词书写笔记#伞运周年#雨伞运动#香港

【编者按】2019年是香港雨伞运动5周年,香港本地文化研究学者许宝强发起一场持续9个月的“伞运关键词计划”,希望用“关键词”的方式书写这段社会史,并将邀请关注伞运的学者、律师、社运人士与公众人士一起读书与讨论。端传媒纪录每月一场的讲座关键词、发言人的思考及与公众的对谈内容。我们邀请诸位读者一起,纪念和反思。本文为第3期,讲座笔记共持续9个月,敬请关注。

倘若为八零年代以来的香港政治文化编一个字典,恐怕很难再找到像“本土”这样的一个词——它如此高频地出现,其意涵却总在流变,然而又从未被某一种解释所完整收编。雨伞运动过后,“本土”逐渐和“本土派”画上等号,成为政治立场的代言词。因伞运壮大的“本土(派)”与较为传统的“泛民”之间的对立,也愈发清晰、尖锐地呈现在公共政治领域。无论是在政治论述、形象,还是各自吸引的群体上,它们都有明显的不同。伞运后虽不乏声音呼吁非建制派“团结一致”,但在“泛民”本身都存在世代及意见分裂的背景下,与“本土(派)”的融合更缺乏现实基础。

“伞运关键词”计划的第三次活动,讲者马国明却以“当泛民拥抱本土”为题。除却字面上的戏剧张力,这场讨论更具启发性的内涵,在于马国明从极具香港生活质感的例子中挖掘灵感,分享他对“本土”二字在当下惯常用法之外的可能性。

曾有人批评马国明的论述过于沈溺怀旧,这或与他欣赏香港的“草根文化”有关,但这种对“本土”到底是什么的梳理,对当下香港来说不失为是一场具有现实意义的讨论。马国明所认为的“本土”,削弱了“身份政治”那令人身心俱疲的斗争性,而扩展以一种具有“阶级”特性的视野:与其将“本土”用作坚守“身份政治”的武器,不如借它来理解、认同香港“劳苦大众”用灵活、智慧,以及不卑不亢的态度,所创造出来的文化主体性。这种“本土”,在他看来,值得“泛民”拥抱。

在政治鸿沟中反思“本土诱惑”

雨伞以后,关于(传统)泛民和本土派之间的张力和距离,成为香港民主运动前景讨论中的重点话题,但较少得到反思的是,“本土”这个词在政治话语中的存在状态不无分裂。一方面,当今任何一个政治团体,已经没有空间敢说自己不本土——“本土”因此显得无处不在,是为“广”;另一方面,在反建制势力内部鸿沟逐渐扩大的同时,“本土”被认为只是和“本土派”等价的形容词——“本土”的意涵因此急剧缩缩减,是为“窄”。这种矛盾也折射出一种疲劳的智识状态:重新思考“本土”,像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没有人愿意做。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