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興:郭台銘出商入政,穿越世局、台灣與國民黨的結構分裂而來 2020年的大選如果是郭台銘勝選,這意味著台灣在中美對撞的變局中多了「拖」的本錢,減緩藍綠、世代與南北分裂的速度……。但在此之前的問題是:郭真的能在國民黨初選中出線嗎?
評論|林家興:韓流湧入,「菁英藍」vs「草根藍」鴻溝愈來愈深 「菁英藍」與「草根藍」相互對峙的局面,加上尚未退燒的韓流與即將到來的總統初選,短時間內都將持續為這樣的板塊對撞加添柴火,直到其中一方燃燒殆盡。
核廢何去何從?瑞典過了47年,仍在繼續爭論...... 瑞典從1972年開始,決定要自行處置核廢料,花了近半世紀的時間選址、研發處置科技,但反覆的核能政策以及擁核及反核的角力,使得瑞典用過核燃料處置方案,至今仍存在變數。
韓粉的告白:堅決「非韓不投」,即使他確實有點草包 「或許他吃喝嫖賭都會,但一般人就是這樣子。」 「喜歡他的那一份真,那是穿皮鞋的國民黨人不具備的。」「韓國瑜不像其他國民黨政治人物遮掩、躲閃,他勇敢承認九二共識。」
苦戰的理由:長榮工會從無到有,她們為何而戰?如何迎戰? 長榮空服員取得合法罷工權,多數的人3年前卻不敢奢望組工會。她們這樣記得來時路:「最開始只有十幾個人,我們偷偷約在同事的一間小工作室,一起討論籌組工會的條件、將來如何應對資方的打壓。」「其實一開始我們真的滿害怕的,畢竟長榮對工會是非常抗拒的。」
走進芬蘭核廢墳場,一探關於「十萬年」的信心和懷疑 近40年來,第三獨立機構、學界、政府及業者各司其職,創造出全世界第一個地下核燃料永久處置庫,也獲得民眾高度支持,然而芬蘭的核廢處置故事,還沒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