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釋法陰霾下,香港法院如何處理宣誓司法覆核?
青年新政梁頌恆和游蕙禎,引起的宣誓風波捲到法庭,更盛傳人大會主動釋法,阻止兩人進入議會。爭議重重,香港法院會怎樣審議本案?
江旻諺:人大釋法之後,台灣何必理會香港?
相對而言,香港在台灣的戰略地圖上,不佔有任何角色。對於台灣的政治現實而言,香港唯一的工具價值,只在證明「一國兩制」的歷史錯誤。
李芄紫:「支那」說掀起的火,重塑香港的局
有人認為,梁游的宣誓是「中了中央和建制派」的圈套。這完全是顛倒是非的說法。
陳永政:釋法以後,如何走出無力與淪亡?
無力,大概是今天很多香港人最真切的感受。然而,透過分析了解這次釋法帶來了何種衝擊,或許我們仍能找到應對之法。
梁君彥改變初衷,反成宣誓風波最大輸家?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決定,押後候任議員梁頌恆和游蕙禎重新宣誓。即便如此,他和中央的關係或已難以挽回,同時間,他可能也喪失了主席威信。
馬嶽:補選後的香港民主派統合困局
今次選舉對民主派最大的警號,其實是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所說的,建制派「跨黨派選舉工程」的成功。
吳宗鑾:釋法敲響「一國兩制」及司法獨立的喪鐘
今次人大常委會不但干涉,還對相關的宣誓程序列出極為詳細的要求,無可避免影響了本地法例的解釋和執行,其程度和本地立法無異。
人大釋法「未審結先判案」,北京部署「借誓而噬」
大律師梁允信形容這次人大釋法是核武,「這個政府已經不懂解決香港矛盾,不懂自己用政治手段降溫,恐怕未來他們會更多用『核武』解決問題。」
何建宗:釋法是香港法治一部分
今次釋法可以分三個層次討論:釋法本身是否違反法治、人大常委釋法是否可以接受,還有這次釋法在時間上是否恰當。
黃偉豪:新一屆立法會,在建設與破壞的平衡中掙扎前行
立法會第一天的會議,已因議員宣誓及選舉主席等規程問題引起混亂,有人認為是反映議會質素下降的一場鬧劇,但亦有人視之為由全面抗爭的開始……
港府司法覆核禁議員重新宣誓,曾鈺成:「當然會被視為破壞行政立法關係」
數屆立法會議員宣誓就任時也曾出現爭議,但從未有議員因而被褫奪資格,陳文敏認為政府「有違三權分立」。
任建峰:政府連輸兩仗,卻仍能維持「國家安全」的澳洲例子
《澳洲共產黨案》及其後發生的事證明,捍衛「國家安全」並不需要有權用盡、不需要把法院視為無物、不需要非政權勝利不可。
讀者來函:回應江旻諺,基本法「港獨」紅線的意涵
只要不堅持民主是0和1,有和無的問題,步步為營,在這個程度之下的民主,仍然有希望。
鍾劍華:北京港府羅網齊下,青政送上門劫難逃
從種種跡象看來,9月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提名期開始前,中央似乎已經定下目標,就是不能讓有港獨色彩的參選人有任何機會。
告別議員長毛:可能我自己沒有生命力,但我相信的東西有生命力
「梁國雄議員,請你立即離開會議廳。」人們耳熟能詳的廣播語出成真。香港的標桿式反抗者長毛,終被DQ出議事13年的立法會,也隨時移世易,在社會運動中漸漸邊緣。他的身後,是香港反對運動近半世紀的歷史。
許寶強:從全球脈絡看香港補選──直面新時代,告別舊檢討
如果泛民的大量失票,意味着愈來愈多的民主運動(潛在)支持者,不再關心立會議席的得失,甚至不再在意民主政制,那麽把檢討的焦點投放於選舉策略,以選戰成敗作衡量準則,是否有點錯置?
嚴薔:鴨脷洲口音的「支那」,與遍尋未獲的反帝國語言
夾在兩大帝國之間的香港政治,似乎從來沒能真正敘說過自己的苦難和無力。
吳宗鑾:沒有釋法,梁游宣誓案判決會否不一樣?
從表面上來看,區官的做法無可厚非,但我們不能排除如果沒有釋法,法院可能會作出不一樣決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