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從百年一遇到「一年一遇」:紐約大水,住在地下室的他們還沒準備好
政府給災民的颶風週年「紀念品」,仍是倒灌的廁所馬桶水。
炎熱都市:懷疑被高溫悶死或重創的人們
「死或者因為他的心臟血管,但跟你的地盤悶熱是否相關?」在香港,工人中暑亦不納入職業病或工傷賠償。
熱有幾種、困住了誰?汗涔涔的難受如何成為致命危險
這個夏天不是某種極端的孤例,難受的熱也不是熬一熬就可以過去的。
影像:火車停駛﹑山火頻發--極端熱浪下的歐洲
在氣候變化下,歐洲會愈來愈熱,極端熱浪持續的時間也會愈來愈長。
從巴黎人的電費單到烏克蘭戰爭制裁:西歐國家隱形的「能源貧窮」
為了讓法國人能熬過這個冬季,法國政府多花了5億歐元,還損失了80億稅收。
缺電的小島、重度依賴煤炭的印尼和不再投資海外煤電的中國
去煤是全球趨勢,但能源貧窮卻無法隨之得解。
轟轟烈烈的減碳中,中國經濟、政治與生活會如何被重構?
改寫能源,便是在改寫你我的生活。
誰是全球頭號碳排放大戶?衛星能看到
全球領導人即將在氣候峰會上商議如何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與此同時,利用科技,人們可以監測哪些國家認真履行承諾,哪些在耍滑頭。
減碳承諾下的兩座煤城:失去煤的冷清無措,燃煤正旺的不見未來
在面對減碳、去煤的今天,那些以煤為生的資源城市,那些靠煤過活的人們,在等待一個怎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