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有幾種、困住了誰?汗涔涔的難受如何成為致命危險

這個夏天不是某種極端的孤例,難受的熱也不是熬一熬就可以過去的。
國際 極端天氣 氣候與環境

【編者按】今天是2022年8月15日,立秋已過一週,據The Weather Channel,以下這些城市今日的最高氣溫為:上海、40°C,北京、35°C,杭州、41°C,香港、31°C,台北、35°C,羅馬、31°C,倫敦、29°C,多哈、41°C,巴格達、41°C,紐約、27°C,新德里、31°C⋯⋯

常住北京的程田發覺,她的衣櫃已經不再適應這個夏天。7月的一個早晨,她先是換了條薄長褲,從房間走到陽台,小腿開始冒汗。她又從衣櫃裏換了一條棉質短褲,太厚了,再換上第二條短褲,褲子面料觸碰到大腿那一刻,她的腦子發出信號:好熱。最後,她從洗衣筐里拿出前兩天穿的褲子,它是唯一一條穿起來不熱的褲子,可惜,她想盡辦法,也辨別不出這條夜市買到的褲子是什麼面料。

到了8月,程田更覺得任何有衣袖的衣服都不再適應北京的夏天,她打開網購平台,「背心」一詞後面,跟著「火焰」的標誌,意味著近期很多購物者在搜索它。7月以來(截至8/13),北京市氣象局已經發布了5次高溫預警,它的影響正滲入這座溫帶城市居民的生活細節中。

在英國,谷歌搜索量急升的一個主題是「風扇」,過去30天裏,大量英國人在搜索引擎中輸入風扇這個關鍵詞,它的搭配包括「把冰塊放在風扇前」、「如何讓風扇吹出冷風」。而同時,谷歌在英國的數據中心設備因高溫故障,導致部分網站癱瘓。這個被形容為「溫和」的海洋性氣候國家,在今年首次迎來了40°C 。

高溫真正來襲之前,科學家早就在預告它的危險。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發起了一個改名活動,試圖用「危險季節」來替代「夏天」——由於陽光充沛,假期密集,夏天一詞給人頗為明亮、愉悅的印象。它甚至是四個季節中最常被用作人名的一個。

但如今,明亮的夏天很可能意味著生命威脅。隨著史無前例的熱浪席捲歐洲,死亡人數一直在攀升,截止7月24日,最嚴重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已經有2000多人受高溫影響死亡。

我們與全世界各地的人們聊了聊「熱」這件事。在人們眼裏,熱並不一定意味著即時的危險,一開始往往像開頭的片段那樣,落到一條褲子,一層粉底,或是一個失眠夜的困擾上。

「熱」的無數種

廣州人Wendy仍要每天化妝上班。離開家,走百來米就會出汗,她打著遮陽傘,用紙巾慢慢擦臉,才不會花妝。走路時還有些微風,等紅綠燈、車站等車,一停下來,熱伴隨著窒息感。到公司進入室內空調房,才感覺活過來了,能夠呼吸。

杭州是今夏的「熱點」,好幾天氣溫超過了40°C,走在柏油路上,彷彿小腿被火烤著。這讓星星想起2017 年的夏天——那是杭州最近一次出現40℃以上的極端高溫。高溫天來得太早,比三伏天還早,颱風卻遲遲沒有出現。回家打開水龍頭,自來水是熱的。

因為害怕中暑,人們格外捨得在空調和打車上花錢。但網約車司機也耐不住暑熱。一名司機告訴星星,最近,他們都是上午睡覺,傍晚才出來,中午寧可不賺錢也不接單,因為車內的冷氣也抵不住車外的高溫。

100多公里外的浙江餘姚,裝卸工陳浩正將貨物搬到倉庫邊的火車鐵皮廂。車廂裏空氣不流通,中午十二點,熱得像火燒一樣,四面八方的鐵皮散出熱氣。站不住,人不停冒汗。公司會發防暑藥,一天吃兩次,還是難受。

空調間也不那麼好受。安徽蚌埠一家服裝廠,製衣工人在趕反季的服飾。廠裏有空調,空調也管用,但他們要做的是羽絨服,攥在手裏,像團溫暖的空氣,還是悶得慌。

沿著緯線去看,同處於北半球,各國的熱呈現出不同的「症候」。

2022年7月14日,中國上海,市民用傘遮擋太陽光。
2022年7月14日,中國上海,市民用傘遮擋太陽光。

Rosalind在東京。這里夏季濕度一直很少低於50%,印像中甚至見過80%,彷彿被一團水包住 。她經常體會到汗水從頭上「biu——」地飆出來的感覺。走進教室,第一件事就是要拿紙巾兜頭擦一圈。今年,她特意觀察了一下蘋果自帶的天氣App,東京體感溫度基本是實際溫度+4°C起步,通常是+6°C,+8°C也常有出現。

歐洲的熱浪帶來了野火,伴著漫天黑煙。 Juan居住在法國,住處不遠的林子裏就發生了好幾起野火,連保險公司都發來高溫警報。更意想不到的是,有一天當他打開停在戶外的車門,留在車裏的罐裝可樂忽然「熱爆」了,一整塊罐頭蓋都被頂開。

墨西哥城的夏天則晝夜溫差大——地處高原,熱不是因為溫度高,而是太陽很足,熾烤著。在這裏生活了5年的蓋子,至今也對氣候不太適應,熱的時候,未必會出汗,只是乾巴巴地曬,但太陽一下山,又開始感到冷,出門要穿一件薄針織衫,外加衛衣。

一天就能經歷熱和冷,蓋子感覺失去了身體上的周期。她開始懷念在夏天熱到食慾全無,只想吃一些水果、讓身體自然代謝的感覺。

今年7月,墨西哥北部也經歷了熱浪和乾旱,但蓋子所在的墨西哥城影響不大,她感受到的是雨季提前了至少一個月,下雨時間也變早,下午3、4 點就開始。大雨的城市伴隨著混亂,時常會有交通事故,導致擁堵,打車也大幅溢價,大風會弄壞基礎設施,斷網斷電不時出現。

夏季的天氣波動帶來心理上的負擔。走在路上,蓋子時刻提心吊膽,生怕嘩啦一陣大雨就把自己,連帶全身的衣物,包裏的電腦一通淋濕。

危險的臨界點

到此為止,似乎還只是一些汗涔涔、粘膩的難受,但故事一旦繼續發展,很快就可能跨過身體承受的臨界點。

浙江的裝卸工陳浩已經在中暑的邊緣。頭昏,沒有力氣,喘不上氣,他想緩一緩,在地上躺了幾分鐘。 「老闆娘都嚇死了。」他說。

可以想見為什麼老闆娘會如此緊張。入夏以來,中國多地陸續出現熱射病死亡的病例,其中相當一部分和陳浩一樣,是體力勞動者,大多在戶外工地或是悶熱的車間幹活。

2022年6月10日,西班牙馬德里,一名藍領工人用水洗臉降溫。
2022年6月10日,西班牙馬德里,一名藍領工人用水洗臉降溫。

最近一例引發關注的熱射病死亡案例,是河南開封一家工廠流水線上給碗筷裝箱的農婦韋巧連。《澎湃新聞》報導,韋巧連被發現時,「昏倒在廠門口附近的樹底下,腳耷在路邊,口吐白沫。」兩週後,她因熱射病引發的多器官衰竭死亡。另一名因熱射病去世的工人王建祿,生前在西安的建築工地上打工,送到醫院時體溫高達43°C

熱射病是中暑最嚴重階段,在此之前,人體已然經歷了一個被緩慢「煮熟」的過程。夏威夷大學在2017年的綜述研究「熱浪殺死你的27 種方式」中描述了這個過程:

當人體暴露在高溫下,大腦會作出反應,指揮血液泵向身體外圍,幫助散熱——此時你會因熱感到不適,煩躁,注意力無法集中,大量出汗,心跳加速。

汗腺導管堵塞——身上出現瘙癢的紅疹;身體內電解質流失——肌肉抽筋痠痛,變得面色蒼白。代償性的分流讓其他器官的供血不足,導致細胞缺氧——尤其是站立時,大腦的供血不足會導致暈眩。

與此同時,高溫已經在直接挑戰細胞的耐熱性;多方合力下,諸多器官逐步受損,心肌碎裂,腎小管壞死,腦功能永久喪失,全身爆發炎症。這個過程可能僅幾小時,也可能長達幾天。

熱射病爆發時,人體體溫往往超 40℃,這時即便送醫,死亡率仍舊很高。

Rosalind在日本感受到的濕度,彷彿被一團水包住的感受,也指向一個警示性的概念,濕球溫度。科學家正急切地想讓更多人認識這個概念,強調的是看起來不那麼誇張的溫度,有時也會帶來生命危險。

它的測量方式是將一塊濕布包在溫度計上,隨著水分蒸發,散去熱量,溫度計的溫度會降低到一個值。可以把這塊布想像成人的皮膚表面。當空氣含水量很高時,汗液無法被空氣吸收,只能附著在皮膚表面,再成股如注地流下來——正如Rosalind 在東京的體驗。

汗液無法蒸發,便難以起到散熱的效果,一旦這個數值超過人體溫度本身,「你便完全無法降溫,只是單純地坐在那裏,什麼都不用做,就會死。」加州理工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教授Tapio Schneider接受NBC新聞採訪時表示

過去,人們通常認為人體可承受的最大濕球溫度大約為35°C,但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今年發布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這可能是有些樂觀了。在他們的實驗中,對於年輕健康的受試者,可承受的最大濕球溫度大約為31°C,老年人甚至更低。

翻看日本環境省近期的數據能看到, 7月30日到8月3日連續五天,東京的最高濕球溫度都達到甚至超過了33°C,越過「警告」、「嚴重」,進入鮮紅色的「危險」的範疇。

與氣溫相關的另一種危險,來自腐爛。家住北京的程田感到高溫充斥難聞的氣味,坐在客廳,她能聞到貓砂中尿液發酵的氣味,廚房的蔬菜也傳來異樣氣味,好像在警示她某種危險。

當她試圖讓自己冷卻的同時,食物正在高溫中快速地奔赴腐爛。根據美國農業部的建議,經過烹飪的食物在常溫下能安全放置兩小時,但一旦氣溫超過32°C,這個時間窗口就會急劇縮短至一個小時。

2022年6月30日,日本福岡市,高溫令市內街道出現海市蜃樓現象。
2022年6月30日,日本福岡市,高溫令市內街道出現海市蜃樓現象。

夏季原本就是食物中毒多發的季節,每年美國大約有3000人死於這種疾病。高溫助推了這個趨勢。塔夫茨大學的流行病學家Elena N. Naumova發現,在夏季,因食源性疾病爆發而引起的食物召回次數為平時的三倍,個人感染率也很容易達到年平均水平的兩倍或三倍。

在廣州的Wendy有時會加班至晚上8點後,回家時,沒有風的夜晚,仍舊悶熱。她在晚上睡覺時給空調設置定時,大概在睡醒前兩小時自動關掉,這是她多年的習慣了。但在今年,她第一次體驗到熱醒。熱醒是這樣一個過程:意識慢慢清晰,開始感覺到越來越熱,最後人完全醒了過來,去看時間,發現才清晨5、6 點。

這是另一層常被忽視的危險。當夜晚依然很熱時,人無法從白天的瘋狂散熱中得到休息,自然冷卻。「你沒有那種放鬆的感覺,這會給你的身體帶來更多的生理壓力。」華盛頓大學環境健康科學家Kristie Ebi告訴《紐約時報》

根據NOAA在2018年的評估報告,平均而言,夜晚的升溫速度比白天更快,幾乎是後者兩倍。 7 月中旬,馬德里氣溫不低於25.8°C的「炎熱夜晚」持續了至少五天。這個溫度聽起來似乎還好,但事實上,高於20°C 的夜晚足以使人輾轉反側

全世界都在因此失眠。今年5月的一項新研究結果顯示,在氣溫高於30°C,非常溫暖的夜晚,人們的睡眠平均會減少14.08分鐘。夜間最低氣溫高於25°C時,睡眠時間少於7小時的概率比基線溫度增加了3.5 %。這種缺乏累積起來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到本世紀末,由升溫引起的個人睡眠損失的預計能達到每年50到58個小時。

深度睡眠對我們的休息質量非常重要,卻容易被氣溫影響,而睡眠不足會帶來一系列負面後果,例如認知能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損、心血管問題、抑鬱、憤怒和自殺行為。老年人、低收入國家的居民、女性以及已經生活在較熱氣候中的人,則會受到更大的影響。

戶外的誘惑

逃離高溫和擁抱戶外生活的慾望在這個夏天同時爆發。

患過Covid-19之後,生活在台北的Rayne一直想練回心肺功能和體能。因此,雖然大暑那天新北的體感達到了46 度,她還是決定出門跑步。

2022年7月20日,美國加州城市方廷瓦利(Fountain Valley),一名男子在接近乾涸的聖安娜河畔跑步。
2022年7月20日,美國加州城市方廷瓦利(Fountain Valley),一名男子在接近乾涸的聖安娜河畔跑步。

在台灣,基本上下午5 點左右,隨著太陽開始下山,熱度就逐漸消散。但她一直等到4 點,室外溫度都還在37 度的高點,猶豫了好久,沒辦法,只能出門。 「一下樓就開始瘋狂流汗, 質問自己為何還要跑」。

她故意跑得很慢,也比平時更頻繁地去查看運動手錶,一旦心率過185 就減慢速度,或直接停下喝水。裝備也很充分,身上是涼感跑步衣,頭戴帽子和太陽眼鏡,塗SPF50 PA+++的防曬,腰間還別著兩支各500ML的冰水,用來降溫。

汗仍是流到睜不開眼,全身像被很黏的汗包住。頭很痛,「有幾秒覺得自己靈魂出竅、會問自己是不是有幻覺」。

停滯的兩年之後,今年已經成為「不能再被錯過的夏天」,全世界都在渴望戶外和出遊——馬丘比丘八月中旬之前的門票已經全部售罄,搶手到秘魯政府將人數限制擴充了近四分之一;儘管油價上漲,出行成本提升,今年計劃出行的新加坡人比起去年同期仍多了近40%

但戶外並不安全,或更直接地說,陽光是危險的。

各地都發出警告。新澤西州公共交通部門的官員告誡騎行者飲用大量的水,旅行時不要直接接觸陽光,避免在戶外等待延誤的列車;7 月中旬,倫敦交通局也發出建議,乘客非必要不要使用公交網絡,因為高溫會灼傷電力線路,讓鐵路軌道彎曲變形;威爾士的田徑比賽要求參賽者「以比正常速度每英里慢一分鐘的速度」跑步。

森林野火威脅著露營場地、山間避暑小屋,急診室擠滿海灘上曬傷的人,兒童因為家長疏於塗抹防曬或無法負擔防曬霜而被送進醫院

TikTok 上,一名英國的女士分享了自己在海灘上閒逛一個小時之後的身體變化:面色通紅,起了許多水泡,接下來幾天,鼻子和嘴巴周圍開始脫皮,水泡變得更大更鼓脹,充滿了液體。當被網友質問為何不做保護措施時,她解釋,自己並沒有意識到皮膚正在被高溫摧殘,因為「有一陣微風」吹在臉上,讓她產生了一種虛假的安全感。

2022年7月17日,英國西南部城鎮布羅德斯泰爾(Broadstairs),人們到海灘曬太陽。
2022年7月17日,英國西南部城鎮布羅德斯泰爾(Broadstairs),人們到海灘曬太陽。

冷氣牢籠

《改變一切》(This Changes Everything)一書的開頭,娜奧米·克萊恩描繪了2012 年發生在華盛頓特區的一個真實場景:滿載乘客的3935次航班正準備起飛,卻臨時收到原因不明的卸客通知。下機之後,眼前是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剛剛乘坐的飛機,正像只被擒的巨獸,黑色跑道在高溫下像軟糖一樣融化,輪子深深陷入,連卡車都無法將它拉出。

2012年的華盛頓特區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熱的11天,平均最高氣溫達到99.5°F(37.5°C)。在當時,這被認為是「極不尋常」的。但不尋常的高溫很快成為常態,今年夏天,超100°F的氣溫在美國多地出現,俄克拉荷馬州幾乎連續一周超過這個高溫。

但在這裏,克萊恩想強調的是,人們陷入了一種矛盾的生活:為了將飛機拖出,不得不叫來馬力更足的拖車,為了從炎熱中逃離,不得不消耗更多的能源——室外越熱,室內空調的溫度就打得越低;為減少步行,人們更多地乘坐的士……

高溫下,「空調救了我一命」不再只是調侃,而是字面意思。

7月底,Rosalind因為求學的緣故,從濕熱的東京一下子搬到沒有空調的意大利小城帕爾馬。她能明顯感到氣候的區別。在這裏,室外並沒有非常熱,甚至能感到一絲涼風,室內卻不知為何,讓人難以忍受。 「一躺上床就覺得在被蒸熟,彷彿躺的不是床墊,是蒸架」。

第二天一起床,首要大事就是買空調。她跑了兩家實體店都沒有找到,趕忙請朋友幫忙推薦了臨近城市博洛尼亞的一家店,問清還有最後一台現貨之後,當機立斷決定買下。

當聽到店家表示,今天收快遞的走了,後天才能到貨時,她立刻買了最近一班火車票趕到博洛尼亞。一路輾轉找到了店家,然後請店員把自己連人帶機送到車站,再一步步將空調挪騰移動,上車、下車、從一樓扛上四樓。當天晚上,她終於還是吹上了空調。

讓她尤其驚訝的是,很多人並不知道歐洲家庭基本沒有空調。根據IEA在2018年的統計,在歐洲,只有不到10%的家庭安裝了空調。在英國這個比例則不到5%——這個國家的氣候,歷來不需要擔憂炎熱的困擾。

酷暑還是刺激了銷售——今年 7 月的第二週,英國空調銷售暴漲2420%。IEA 估計,到2050 年,歐盟的空調機組數量將增長超一倍,達2.75億台。但與第一名之間仍有巨大的鴻溝:2020 年,中國每百戶空調擁有量為117.7台。

當這種依賴上升到極致,它也反過來將人困住。

「我也不懂為什麼,就是熱到你好像一刻都沒辦法離開那個空調房。」家住佛山的梁詠彤說起近期生活。

廣東夏季多雨水,就算再熱,傍晚準時而至的暴雨也能重置一下溫度。但今年卻在雨季之後,直接進入了一段「不下雨的夏天」,38、39度的高溫持續了近二十天。

以前的夏天,為了省電,梁詠彤家不太會在早上開空調。但最近,光是吃個早餐,全家人就已經汗流浹背,開風扇也沒有用。因為衣服被汗透濕,她不得不換了一件,馬上又躲回房間,開啟空調。

2022年7月14日,中國重慶,一座醫院外的冷氣機槽。
2022年7月14日,中國重慶,一座醫院外的冷氣機槽。

這個過程中的某一瞬間,她突然感覺自己體溫升得很高,進入彷彿生病了的狀態。她趕緊拿了一個溫度計來測量體溫,「沒有發燒」。

梁詠彤的媽媽是老師,以前都會趁著暑假出去玩,但今年也熱到完全不想出門。平常晚餐之後的散步取消了,因為即便到晚上也不會變涼快,好像有蒸汽從地面冒上來。

梁詠彤自己也將出門的次數削減,幾乎一周只一次。最近一次出門,到家之後,她發現房間已經積攢了過多熱氣,床是燙的,空調吹出的風沒有涼意,之後過很久,才感覺屋子一點點涼了下來。上次她有這樣的記憶還是在台灣,那時她的住處是一間加建在屋頂的小鐵皮房,夏天會吸滿太陽的熱量,「那天晚上讓我感覺好像又回到那間頂家的房子。」

長時間的居家讓她明顯感覺到自己狀態的變化。

回到廣東之前,梁詠彤是在上海完整地經歷了今年4月到6月的封控。身體重獲自由,腦海卻留下印記。在此之後,一旦在一個空間里呆較長的一段時間,比如兩三天不出門,她就會感到自己「又被困住了」,變得很想出去。

如今困住她的變成了另一樣東西。高溫極大地限制了出門的能力和動力,進一步侵蝕人的身心,「心情不好的頻率會增加,精神狀態變得比較差。」

「熱浪殺死你的27 種方式」中就曾寫道:警報系統、空調、城市綠化可以有效減少熱浪對人的影響,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負擔得起。加拿大廣播公司可視化了這種差別,發現「居民收入越高,他們所在的社區就越涼快」,其中,缺少綠地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而即便對於那些能負擔的人,變暖的世界反復將他們「囚於室內」,並把基礎設施故障(例如停電)變成災難性的事件。

2011 年上海東華大學的一項對比研究也發現,相比於自然通風環境,長期暴露於穩定空調環境可能會削弱人對熱的生理調節能力,讓人更容易對熱感到不適。

讓許多人更為震驚的是,自己賴以生存的這層保護也同樣脆弱。7月下旬,一張標註來自「格力」的公告在中文互聯網上盛傳,公告中提示,空調設計運行範圍的臨界點為43°C,近期室外地面溫度超60°C的高溫下,空調的效果會越來越差。

「騰訊較真」提供的進一步解釋表明,超過43°C的確可能引發空調的過熱保護,引發自動關機;與此同時,高溫下人們習慣設定的較低的室內溫度,也會導致空調超負荷運轉,過熱關機。

恭喜你,即將結束或許餘生最涼的一個夏天

「苦夏」的存在,很容易讓人進入一種等待:盼傍晚、盼颱風、盼一場暴雨、盼秋季來臨……但種種跡像都在表明,這個夏天並不是某種極端的孤例,難受的熱也不是熬一熬就可以過去。

我們準備好了嗎?

為《衛報》供稿的自由記者Elle Hunt 發了一條長推特斥責英國人對此的輕視,廣播電台裏播報著諸如「用生洋蔥摩擦皮膚」這樣的降溫建議。 「這是新的常態,英國人可悲地毫無準備,他們把床單放在冰箱裏,一天吃四個冰淇淋,像慶祝一場該死的畢業舞會。」

政府也同樣疏於準備應對,手段大多停留在發送預警短信和開放防空洞用於避暑這樣臨時性的層面。

2022年7月19日,英國倫敦,熱浪期間,市民到特拉法加廣場的噴水池降溫。
2022年7月19日,英國倫敦,熱浪期間,市民到特拉法加廣場的噴水池降溫。

或許是時候像面臨一場週期性的自然災難一樣,為夏天的到來做準備。想一想這些問題:

如果你依賴空調生活,萬一停電,你能怎麼辦?

如果你的工作涉及到較長時間的戶外活動,如何規避曬傷和中暑的風險?

家中患有基礎病的老人和嬰童會因熱度而病情加重麼?

你日常使用的交通軌道、樓宇設施,在超高溫下仍能正常運作麼?

遭遇連續的干旱,你所在的地區是否能保證充足的水供應?

你是否有預算每年為冷氣多花一大筆錢?

⋯⋯

儘管熱浪還未結束,「立秋」的到來還是讓人鬆了一口氣。下一個夏天還有些遙遠,下一個夏天會好一些麼?大概不會,氣候科學家已經做出預警,比起十年之後,今年夏天的熱也許已經算得上「溫和」。

再悲觀一些,或許我們經歷的,會是餘生最涼快的一個夏天。

(松鴉、YAO 對此文亦有貢獻)

讀者評論 15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中国大陆的死亡人数无法得到统计

  2. 我就想問一句,果個IPCS是什麼人,講話話語古怪,一看就不是香港人,也不像台灣人。那麼討厭大陸還會願意用大陸這個字眼?是海外華人?反正最近幾年去到邊都有這種罵大陸人自稱「使用正體字」的人,但一講話就有漏餡感

  3. 不時出現錯字的確是編輯部要注意的問題,或許在出街前需要更多時間做好人工校對或使用更好的機器轉譯,相信不是所有作者都是使用繁體字。但因為一整篇幾千上萬字的文章出現個別錯字就誅心的言論未免太過低級。以及這種誅心是沒有意義的甚至衍生出挑刺、輕易對內容付出的團隊蓋棺定論也很不尊重人。按照這種思維,如此噴端或許背後也有帶節奏的目的?不過我不想在這裡放在這種揣度。希望能在評論區看到有營養的點評討論和對話,看到噴子式的言論真的很趕客啦

  4. lpcs的狹隘真是令人唏噓,先不說能從事端傳媒的大陸人足見其開明思想,簡體字能消滅中華文明可謂是荒天下之大謬。兩岸四地近來,最熱衷於中華文化的延續,不是香港和台灣,卻是一直被你鄙夷的大陸,無論是教材,還是社會的文化推動。而簡體字翻譯錯誤而橫加指責,除了證明你知識的膚淺,更證明了你與中華文明所推崇的仁德所差甚遠。孰是孰非,旁觀者清。

  5. 致端小二和你的大陸團隊:
    你說我挑動族群仇恨?還是你們的營運方針暗藏爾等大共產沙文主義,近年大陸人所到之處,莫不以己之見,責成天下人順從之、臣服之,自由世界之人,莫不警惕,其中大陸人又以熱衷行銷其殘體字為最,以圖消滅數千年之中華文明,把世上華人馬列化、智障化,以此為成就中華民族韮菜化之先導,端長期在正體字文章中夾帶錯字,難免令人懷疑你們的動機,我不就提出來議論吧!你們不是如此,我的質疑就不成立,只怕是你的團隊仇恨我把話說白了吧!

  6. 端小二和你們的大陸團隊:
    你們一再把文章中的正體字搞混了,還不許别人指出你們的錯誤和意圖,把我的留言删除,你們大陸人盡管已身在自由世界,卻還擁抱着極權的態度,以為只要把批評的說話消音,自已就永遠正確?

    1. 你好,報錯沒問題的,我們也對文章出現錯誤非常抱歉。
      只是借此來謾罵,發表針對族群的仇恨和人身攻擊的言論,管理員只能把你的留言刪除了。

  7. 溫室效應都到這麼嚴重的地步了 還要反核?

  8. 多謝境外勢力發明冷氣

  9. 没有用的 端的这种低级错误几年前就有很多读者反馈了 没有改进 因为不需要改进 中文传媒生态环境太差了 蜀中无大将 廖化作先锋

  10. 補充,那個溫度計圖表把理應是同一段的文字切分成兩段,閱讀起來斷裂感很大。希望端日後編排文章時能多注意這方面的細節。

  11. 溫度計解說那一個圖表中濕球溫度的部分很明顯說明和測量的部分放反了,而且測量文字跟隔壁的溫度一樣,應該是誤植。總覺得端上這種有明顯編輯瑕疵的文章時不時都可以看到……

    1. 是圖表誤植,現已修正,多謝指出!

  12. 回樓上,面料寫成麵料,很可能是簡體字的文章機翻成繁體時出的錯,而編輯沒發現這個明顯的錯誤實在很不應該,但一棒子把大陸人作者/編輯打死是否太偏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