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法
-
612人道支援基金5名信託人涉國安法被捕——支援反修例運動,基金如何被盯上?
自反修例運動,612人道援助基金支援逾2.3萬人次,至2021年9月停運。2022年5月,警方以國安法拘捕5名信託人。
-
「煽動」罪下的《立場》:從《主場》走來,近十年倡議媒體之路的終結
尚存的香港,或許仍存有的一點優勢是,人們曾經看過社會言論平衡的樣子。
-
遊戲規則更新後,一場疏離的立法會選舉
民眾與選舉之間暴現的距離感,就是政府機關動用千方百計也難已挽回。被壓抑的討論空間,也窒礙了社會關注。
-
反對派盡墨,他們就能抬頭?狄志遠、湯家驊與馮檢基的「非建制派」自述
遊走於民主派與建制派之間的所謂中間派,在反對派盡墨的情況下能進入立法會嗎?處處紅線的新香港,是否他們苦候多年的舞台?
-
【全文】鄒幸彤「六四煽惑集會案」自辯詞
如果法庭一定要用煽惑、被煽惑這些字眼,不如說,是香港人煽惑了我要按良知行事。
-
林鄭任內最後施政報告強調國安與發展,結語哽咽「香港仍然是祖國掌上明珠」
林鄭任期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涵蓋國安、倡建「北區都會區」、改組政府架構等;她在結語時哽咽,相信「香港仍然是祖國的掌上明珠」。
-
專訪職工盟:三十一載工運路,歷史留了未來的城堡
「你先要保留這些故事,其實最令人害怕的是這個故事而已。」
-
辭職潮下的議助們:誤打誤撞入行,念念不忘地離開
跟隨區議員入主地區的一眾議員助理,有新手老手,有學生也有社運搞手,惟議員大規模辭職,議辦關閉,駐定他們的職業生涯皆短暫。
-
圖片故事
區議員散席,辦事處斷捨離:如果人還在,所有東西都可以繼續下去
香港各區的議員辦事處上演著一幕幕的撤離和道別,雖然區議員身份不再,但沒有議席的人,仍可以繼續服務街坊。
-
國安法首案審結候判:新審訊模式下,控辯雙方如何解讀「光復香港時代革命」?
15天審訊,不同學科的觀點各自解讀「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背後是國安法開啟的全新審訊模式。
-
Podcast·EP1
端開麥:香港電影檢查遇上國安法,電影創作今後誰說了算?
一起來剝開電影檢查的偽裝。
-
2020年雙十節:蔡英文指願與北京「共促對話」、香港國安法後慶雙十活動遭禁
今年中華民國雙十慶典,在世界疫情仍未獲控制、兩岸軍事緊張情勢升高與中美持續對峙的情境下舉辦。本文收錄了蔡英文雙十演說的中英全文,她在演說中提出,在一定前提下,願與北京展開對話。而港區國安法通過後,過往以「默契」形式進行的「香港各界慶祝中華民國國慶」的文化,遭到大幅緊縮。
-
內地律師盧思位:關於12名港人涉偷越國境罪的五個關鍵問題
12名港人於8月25日被刑事拘留,根據內地《刑事訴訟法》,嫌疑人在逮捕之前最長可被羈押37天;故10月1日將成為港人被取保候審或者無罪釋放的關鍵時間點。
-
評論
許仁碩:政治警察如何殲滅民主?二戰前日本「特高警察」的教訓
二戰前日本之所以走向軍國主義,關鍵之一就是政治警察的擴權,扼殺了當時日本萌芽中的民主法治與公民社會,甚至至今仍令許多日本人聞之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