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評論
評論|
口罩、包機、台商:肺炎背後,兩岸互動再無共識?
兩岸關係的另一個劇本已經在雙方間不謀而合地展開。
評論|
別讓普通人李文亮,僅僅成為體制崩壞的註腳
這不僅是一個曾說過真話的個體的離去,或也是一整個中國敘事在歷經一個多月的肺炎危機後,徹底破滅的象徵。
評論|
輿情觀察:李文亮去世後互聯網上的一夜
「吹哨人死了,但我們要把哨子保護好。」
評論|
黎明:「雖然⋯⋯但」——從話語分析看被歧視的日常
是一個怎樣的外部社會環境,是一個怎樣的權力規則,使得受訪者(可能也包括訪問者)如此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組織話語?
評論|
酈菁:官僚體系與公民社會,誰是肺炎危機的答案?
從高鐵到官僚,中國的什麼變化為病毒敞開了門戶?
評論|
黎明:疫情恐慌與公共話語生態,一個批判性的觀察
當下的公共討論已經出現了話語權分布向民粹化傾斜的生態?
評論|
疫情陰影下,中國放開媒體審查了嗎?
歷經五六年官方的收編、重整和嚴控後,稍縱即逝的窗口期,對於中國媒體和整個輿論場意味着什麼?
評論|
【海外學者來函】單國鉞:香港研究作為一種態度
感情當然並非學術,但沒有感情的學術卻會很乏味。
評論|
許崇銘:防疫中的「陸生返台政策」,為何令人憂慮?如何改善?
台灣在未來的防疫佈署裏,應當繼續維持目前的良好節奏,避免出現武漢或者當年和平醫院的棄置式隔離。
評論|
「封關」還是「罷工」?香港政府的防疫策略與信任危機
醫護罷工的背後,是對整個政府的徹底不信任。如此嚴重的信任危機若不得到即刻回應,必將給香港此次防疫的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評論|
劉紹華:說給倖存者聽——「面子」治理下中國反覆付出的防疫代價
當下一次新興疫情又來危及人口稠密的土地時,這個依然學不會歷史教訓的政府仍將搭上遮羞布,將依然無法保護你、以及你所鍾愛的國與家。
評論|
李子:「華人、中國人、武漢人」——疾病中的集體污名與社會矛盾
你也不知道,下一次是否會輪到你自己。
1
...
95
96
97
...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