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記取了17年前SARS的教訓之後,台灣雖緊鄰武漢肺炎的重災區,但依然保有相當穩健的防疫成果。政府穩健且有效率的節奏、資訊的即時揭露與整理、對錯誤訊息的坦然更新與處理、更有效科技工具的使用、資源的快速盤點,以及清楚而簡單的衛生宣教,這些都是台灣行政效能與社會文明的具體展現。然而隨著疫情的擴展以及春節後各項活動的恢復,防疫活動也開始新的佈署。而某些佈署,很難不讓人感到擔心。
這裏說的是,台灣衛生福利部1月26日宣告全面禁止湖北人士來台,即日起至2月9日暫緩陸生來台;台灣教育部1月27日也向台灣大專院校轉發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制訂的「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學校對陸生管理計畫工作指引」,指未來重新開放陸生來台後,將採取「集中監測」管理14天,活動範圍以監測房間為主,無論是否離開房間都要戴口罩,並避免與其他監測者有親密接觸;集中監測由各高校自主落實。
此舉引發陸生反彈,陸生迅速組織反對連署。他們在聯署聲明中指出,對自中國大陸入境的其他人(包括台商、在大陸就讀的台灣學生、陸配等)施行自主隔離,卻對陸生施行集中監測,是否是歧視陸生?聲明又憂慮台灣高校是否有能力提供這麽多人的隔離空間,而已經要求陸生暫緩入境14天,進而要求陸生隔離14天是否還有意義?
非常贊同!政府的政策應該有全面性、包容性和一致的合理性,還不是出台一些看似有在控制實際上沒有作用甚至互相矛盾的作法。民眾可能因為傳染病疫情而驚慌,但是沒有理由政府也跟著一起,但不能污名化特定族群
這一篇能不能免費公開給所有人看?我覺得這能夠促進台灣人理解在台中國學生的狀況
@Scylla
您可能沒看懂。作者的重點不是大愛與否,而是很務實的事情:基於歧視的政策其實是會造成防疫漏洞的。
@松茸竹荀
谢谢您的回复。希望有一天无论在哪里中国人都能被当作人对待,自由而无用。
@triggerwarning
我的理由比较个人化
选择来台湾只是因为相同分数下我能进入到更好的高校,看起来不错的专业,和支出更少的学费。另外我不想读马哲毛概。
@松茸竹荀
作为局外人,从我看来,无论是在中国大陆还是在台湾都充斥着对陆生的敌意。台湾人和政府似乎都下意识不信任陆生,使得陆生群体在学生时代没有任何公平地位不说,而且也根本没有留在台湾和融入当地社会的机会。而中国政府又视去台留学的学生为棋子,对其真实处境毫不关心。
当然,您的选择自然有您的道理,所以您是否可以浅谈一下自己为何去台留学?
雖然政策是否會順應民情改善仍有待觀察,但就現狀來看,或許可猜測有針對陸生來台的規模進行調整的企圖在:
以學校的角度來看,近年來許多私校將陸生視為金雞母,積極招生。然而學校是否太過單純將學生視為收益,而忽略了危難發生時的庇護成本呢? 兩岸學生同文同種的特性讓學校可以快速擴增外籍學生的市場,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卻忽略了隱藏的成本。如果承平時期校方在政策與財務上要求高度自治,但在危難發生時卻要求政府額外提供更多協助,是否合理恐怕有待商榷。
就政府的角度來看,自蔡政府上台後,兩岸的官方交流隨即中斷。許多跡象表明,陸生與陸客皆為中共當局對台讓利以及經濟滲透、綁架的手段。許多學校為招攬陸生,往往私下配合大陸方面所提出的政治要求;期待在台陸生認同自由價值,於修例事件中卻暴露了意圖破壞者多,採取法律責罰後仍無法嚇阻其企圖。若考慮周生案在台進行諜報活動,即便案發時早已畢業,仍然宣傳其學生身分干擾台灣輿論,可見在台陸生就國安角度來看,實為一不定時炸彈。
兩岸交流中斷後,陸方片面限制觀光客來台對台灣造成嚴重打擊;可以預見未來兩岸之間仍然難以恢復正常官方交流,因此對校方與陸生來說,其實都暴露於極大的風險之下。趁此機會雙方重新審視自身風險承擔能力並做出調整,就長遠來看或許也不見得是一件壞事。
另外 顺便回复一下下方二位的意见
1。在大陆的文化氛围来讲通常不太认同休学行为或是无法按理论年限结束学业 另外,仅仅因为大陆有流行病风险而要求所有陆生(不论是否患病)休学是不是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意味在
2。陆生也有权力拥有自己的政治信仰,陆生多数“红”是事实,然而这不代表陆生可以因为自己的政治信仰受到差别对待,特别是在一个标榜“民主”“自由”的地方
作为陆生来讲,我认同反台之后疫情监测的必要性,不论有意无意排除风险总是好的
然而正如同作者所言,这个不合理的临时政策的出台让包括我在内的广大陆生群体感到非常失望乃至愤怒。细则问题文中自有详述,我主要还是谈谈心理层面的问题。
正如文中所言,作为当事者,我很难不去联想到当局对陆生的排挤和歧视,甚至是舆论引导。排挤和歧视一贯有之,只是多数台湾人没有兴趣也不会接触,而陆生就学之前也会多有耳闻,基本能无视既有的敌意。我们可以忍受所谓“三限六不”,可以忍受在国内的不理解和在台湾遭受的谩骂,然而本次政策的潜台词就是“陆生要与可信的人区分开,陆生是二等公民,陆生必然带有病毒想来感染台湾人”。这种莫须有的指责和高高在上的姿态才是让人无法接受的。
二者,我不知这样想是否妥当,但是个人感觉当局此政策有种“猎巫”的嫌疑。这样是否给一般人传达一种“陆生即是病毒”的思想?从而加深大众对于陆生群体的偏见和敌意,乃至投射到“中国人”这一群体?我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思考,然而希望这不要成真
這是很左,很大愛的看法。
在現在這個時期算是很難得了,但就是不知道鼓勵愛和包容會不會像是德國接受難民一樣,最後引發更激烈的仇恨和反彈呢?
假如政治正確不違反務實精神的前提下我是支持的,就是不知道台灣現在主要的民意會不會擁抱這份博愛(畢竟已經開始看見輿論用當年大地震禁止各國捐款的事情造勢了)。
很中肯的意见,谢谢作者的发声。
感謝許學長連夜發文。其實中南部的醫療狀況還是比較緊缺的,謹慎樂觀比較好,確實各校醫院目前來看自我隔離比較現實
我希望我們的檢疫隔離,並不是為了保護集體而放棄個體,而是出於科學精算後的需要——喜欢这句话!
作者認為:『「心理支持」是「隔離」與「監禁」兩者最大的分野。事實上,即便是監禁,也有提供心理支持的照護』。
根據我的觀察,這個觀點不太讓台灣人信服,而陸生會比較贊同。很遺憾作者並沒有在文中給出詳細的論證。
其實我認為有些高估了台灣的醫療資源與各校的支持系統。除了台大以外的學校我相信心理支持系統(如諮商中心?)在平時就非常吃緊了,更何況是考量到目前的狀況。
或許更該誠實面對,在目前準緊急狀態的情況下,比照南韓考量對於未入境的自主休學甚或是遣返接受大陸醫療資源或許是選項之一
昨日教育部對台學聯意見的回覆有提到一人一間、從嚴審核、檢視學校資源並提供協助,也會擬定心理輔導等措施。
陸生多的學校多是資源較少也較不進入公眾視野的私校,執行能力確實令人憂慮,希望教育部盡快完善方案。
突然想到,既然台灣學校沒那麼多資源隔離全部陸生,且台灣與中國的交換學生也暫時中止,那是否可能讓台灣學校與中國姊妹校協調,讓願意留在中國的陸生這學期到姊妹校就讀?
目前的政策是強制宿舍隔離
如果學校跟政府無法提供足夠的房間
那中生暫時休學也是不得已的選項
況且無法離開宿舍又要如何上課?
這樣不如暫時先別來台灣
何來過分之有?
本文中「教育部所稱若各校未能籌措到對陸生進行管制的宿舍床位,就不能開放陸生回台」這段文字也是政府說的
不然另一個替代方法就是遠端數位教學
不過台灣不是每個大學的課程都有這樣的教學方式
當然需要好的隔離環境,不然搞到大規模傳染怎麼辦
真的很謝謝這篇的作者,身為一位台灣人,我謝謝你所做的多少消除了這個島嶼上的一點點仇恨和猜忌,就算不知道這樣的意見可以受到輿論多大的重視,我會把這篇分享給我的生活圈
那位要求別人直接休學的,是不是太過分了?
覺得這篇文章寫得有道理,不過剛剛發現這件事已經在台灣PTT上面爆炸了:
陸生孫宇凡向臺灣三個政府機構提出的抗議信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yufan-sun/%E9%99%B8%E7%94%9F%E5%AD%AB%E5%AE%87%E5%87%A1%E5%90%91%E8%87%BA%E7%81%A3%E4%B8%89%E5%80%8B%E6%94%BF%E5%BA%9C%E6%A9%9F%E6%A7%8B%E6%8F%90%E5%87%BA%E7%9A%84%E6%8A%97%E8%AD%B0%E4%BF%A1/821617751644412/
要求臺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衛生福利部、教育部回應以下要求:
1. 教育部以報紙和電視臺傳媒方式,向陸生公開道歉。
2. 如臺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未能否決《工作指引》,要求該中心一并以報紙和電視臺傳媒方式,向陸生公開道歉。
3. 如臺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未能否決《工作指引》,要求臺灣教育部出臺政策,令各高校(公立及私立)對陸生(包括學籍生、交換生、訪問學生等所有類別),對學費、學分費等所有陸生繳納費用按計日的比例進行免除,對學籍與課業予以對應支持。
4. 如臺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未能否決《工作指引》,要求台湾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改善《工作指引》中對陸生的隔離條件,嚴格要求按一人一間的方式隔離(而非多人間的屏風隔離方式),避免聚集性感染。
5. 鑒於人權方面差別歧視待及精神健康方面傷害,要求以上三個部門與機構對隔離期間未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陸生予以賠償。
6. 鑒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特殊性及人道醫助的必要性,要求在隔離期間確診該肺炎的陸生,得到和臺灣本籍學生同等的全民健康保險標準予以醫治。
7.保留且不排除對以上三個政府機構行政行為合法性與正當性的起訴權利。
支持這篇文章的觀點,也會呼籲身邊的人協助替陸生留言發聲。不論陸生的政治立場如何(對,就算是留島不留人的激進粉紅),台灣都應該要一視同仁的給予醫療上的資源和協助。個人的人種性別國籍身分等先天條件不應該決定個人可以享受到的資源。如同台灣在國際上也希望不會因為自己的國籍問題遭受任何特殊對待。
@Frogman_G 不紅的“相信政府,不戴口罩”幾率大,還是紅的“相信政府,不戴口罩”幾率大。不知是誰把概率上的問題偷換成“又不是所有陸生都相信政府不戴口罩”。邏輯上的問題實在令人遺憾。
可是看到有个说法:心里支援是学校本来就有的服务,所以没有特地写出?🤔
這件事如果我們只在端討論用處不大,台灣網友們可以幫忙一起為陸生發聲,在蘇及蔡的臉書留言,讓其他人也能看到,才能產生影響。
@madlex 陸生紅的不在少數,不等於紅的就會打出「相信政府,不戴口罩」這種荒謬的標語,這種有色眼鏡的評論還帶著邏輯方面的錯誤,實在令人遺憾。
完全同意陸生應儘速回台,他們跟台商不一樣,台商可以自己決定去留,返回校園卻是陸生的別無選擇,應加強的是應對措施,而不是簡單的拒絕。不要因為集體而放棄任何一個應被照顧到的個體。大家應該在輿論上盡力為陸生發聲。
心理支持講得太好了。在其他觀點上,我也必須深思這項政策的合理性了。
需不需要貼一下那張“相信政府,不戴口罩”的訪問圖?經商的台灣人,訪問的英國人,未必有那麼盲信,可陸生紅的不在少數。
非常客观,特别好的发声
同意在迅速盘点集结资源之后,争取让陆生尽快赴台。至于为什么是需要指定处所隔离而不是居家隔离,因为陆生在台本就没有固定住所。这就需要政策更加周延,防止2003年台北市和平医院的憾事再次发生。
直接禁止來台就好
隔離也是麻煩
如果十萬中生都要單人房
學校哪這麼多房間?
乾脆直接休學吧
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很到位。
認同應當儘速來台
說得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