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杳三:內憂外患之際,戴高樂將軍會給今日歐洲帶來哪些啟示? 雖然現時距離戴高樂逝世已將近50年,但年代久遠卻不代表其政治思想已經過時,特別是在歐洲一體化及美國在歐洲事務的角色上,戴高樂特立獨行的外交政策,在歐盟現時內憂外患之際,仍甚具啟示。
評論|歐羅萬象:脫歐「最險一戰」在即,文翠珊能否突圍? 根據目前進展,這份脫歐協議12月11日在英國議會獲得多數同意並通過的概率趨近於零。當所有可行性方案都不成立,英國明年3月面臨無協議脱歐,即所謂「斷崖式脱歐」的境況,這是目前看上去最有可能性的一個前景。
評論|紀和均:公投熱潮後,如何挽回民心?從法屬新喀里多尼亞獨立公投說起 11月4日新喀里多尼亞獨立公投雖然未能通過,但對法國政府來說雖勝猶敗,其「敗」在無法妥善撫慰卡奈克人長期受到輕視而不滿的態度。同樣,任何人換位於台灣人的立場亦可心同此理:沒有真正獲得公平的對待下,怨懟與憂憤就不會平息。
評論|馮夢哲:死亡陰影、懲罰隱喻和道德審判——從基因編輯嬰兒看愛滋污名 賀建奎的解釋蒼白甚至道貌岸然,但他某程度上點出了一個現實:中國的愛滋病感染者們正在面對「相同的命運」,造成這個命運的不是醫療技術的限制,而是誤解和歧視。
評論|戴思嘉:200德國官兵密謀暗殺政客?一個「流量狂歡」時代的假新聞樣本 媒介如窗口,不同的媒介以其不同的形態,構建着我們看待外部世界的角度和廣度。在娛樂至死和流量狂歡的時代,不妨先低頭審視,這扇窗的形狀,是否已成為我們看世界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