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評論
評論|
楊路:中間地帶與中間產品——中國經濟的「未來」在東南亞?
這裏涉及到一個判斷:中國和東南亞的出口業,到底是競爭還是互補的關係?
評論|
德國的能源危機與天然氣依賴——被普京親手引爆的「定時炸彈」
半個世紀以來,德國都在以「貿易合作維持和平」的名義購買蘇聯與俄羅斯的天然氣,卻最終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評論|
習近平講話後的政治學習:一場黨國在港的意識形態治理
作為一種領袖崇拜、黨國政治文化和意識形態的治理手段,「政治學習」終於在一國兩制下半場的香港徐徐展開。
評論|
《浪姐3》的夏天:磕CP,一種挖掘和認可女性經驗與連結的方式
真人秀不一定只能是淪落爲娛樂工業和資本的消費遊戲。
評論|
易烊千璽考編事件中的時代哈哈鏡:當你的明星男友搶了你的事業編
勇敢無畏地同「個別」的壓迫鬥爭到底,同時自覺無視,甚至自發包庇系統的壓迫。
評論|
安倍家族、統一教與日本政治:從戰後到當代的盤根錯節
將安倍之死置於這一視野下,偶然與必然相生,是時代無可回頭的註腳。
評論|
小丑表演的落幕:約翰遜的辭職與英國政壇一個時代的結束
他人生中所塑造的一切都崩塌了。扮演小丑給了他舞台,但政治畢竟不是一場秀,人們的生活也不能只有一場秀。
評論|
安倍之死:他的經濟、外交、政治遺產,與日本的未來
無論是否喜歡安倍,若要論之後日本的變與不變,仍須從日本人的角度出發。
評論|
信財神,在當代社會真的是件「邪門」的事嗎?——世俗化社會下的新興宗教
公眾對他們的質疑,在於人們通過這些特殊案例提出了一個更具公共性的問題。
評論|
集中營是如何建成的:「殺人工廠」的演變與納粹政體失控的激進化過程
爲了對付一個「敵人」所發明出的集中營的殘忍實踐,又可以拿來對付下一個「更大」、「更壞」的「敵人」,恐怖逐漸成型。
評論|
張學友是敵是友? ——民粹愛國者與中國宣傳機器的分野時刻
沒有敵人之後的鬥爭,對敵人的「辨認」只會更加殘酷。
評論|
專訪林慕蓮︰書寫這座不能磨滅之城,但香港卻是一個她回不去的家
一個在殖民地成長的混血兒,在離散潮中反思過去的特權和關於香港人身份、未解的問題。
1
...
45
46
47
...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