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評論
評論|
通識現場:通識科是防火牆不是洗腦機
在年輕人「本土化」的趨勢下,空談如何加強傳統一面倒的國民教育,只會火上加油,令他們更擁抱「本土」、遠離中國。
評論|
趙思樂:官媒審判,折損了誰?
在中國,頻繁的「官媒審判」也引起了部分民眾反感,以及受害群體的反制。
評論|
台灣教育實驗20年:給學生怎樣的自由
學生自主的界限在哪裏,教育中是否需要權威?
評論|
羅世宏:崩壞的南方報系,出走的人
曾經在中國大陸新聞業獨領風騷至少十餘年的南方系,至此已不得不屈服於黨政機構的威嚇之下,沉淪如斯,不知何日才能恢復昔日輝煌?
評論|
吳曉樂:接住正在墜落的人
要不要試着去接住「正在墜落的人」,在家庭社會國家都紛紛對這樣一個人失靈的時候,要不要去接住?
評論|
蘇鑰機:是時候檢討網媒採訪權了
在今日社會,我們要與時並進,適當檢討,找到折衷辦法,以解決這個涉及新聞自由和市民知情權的問題。
評論|
遠去的美國夢:機會大門向我們的孩子關上
富人家長可能更開明,窮人家長則深陷「怪獸」窘境。
評論|
張宇韶:中甘建交擺下的棋局
北京的作為存在理性的動機,然而輿論關注的是,在兩岸關係發展的關鍵之際,北京藉此釋放什麼訊息?
評論|
揭仲:建交甘比亞,習近平的對台策略盤算
若馬上讓台灣的邦交國大失血,只會讓這張「邦交牌」很快失去效力。
評論|
劉況:文化衝突,解釋不了比國恐襲
邊緣青年在監獄和非正規的傳教人士身上接觸到極進思想,其實跟絕大部分穆斯林生活完全斷裂。
評論|
陳偉信:布魯塞爾, 歐盟反恐錯誤的縮影?
歐盟要有效處理恐怖主義的威脅,單靠提升情報管理能力,甚至強化跨歐洲刑事執法,仍不夠完善。
評論|
丁漢利:北海岸擱淺危輪,怎麼救?
我們的政策制度就是一切都要等:出錢人想省錢,慢慢比價,而政府就只有慢慢等。等到災害造成時再來罰,問題是「罰」是我們的目的嗎?
1
...
255
256
257
...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