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評論
評論|
喬瑟芬:謝淑薇退賽,砸破國家隊的髒水缸
當謝淑薇選擇不再吞忍,打破國家隊的髒水缸時,台灣人開始檢討自己對「台灣之光」的虧欠,不再接受「相忍為國」的口號。
評論|
溫朗東:毒品重刑、警察國家與「人間失格」者
惡即斬的代價,就是警察國家。
評論|
蔡亦竹:東京知事選舉,小池勝出的意義
這個重要的政治事件,在日本引起了極大的「波紋」……
評論|
Tam Daniel:梁天琦被封殺後的停滯空氣
梁天琦被禁參選立法會,可謂寫在牆上的劇本。一切無話可說,也無事可幹。空氣陷於停滯……
評論|
白信:互聯網、青年創業與共青團改革
未來,人們或許聽不到街道上整齊的皮靴聲,但只要打開手機和互聯網,就能看到鋪天蓋地的美麗青年,如何敬仰英明領袖的歌唱。
評論|
陳永政:剝奪政治權利,就是摧毀社群
我們如何看待、理解、回應梁天琦等人參選權被剝奪這件事,將會反映出我們是如何看待自己:究竟我們是自由人,抑或奴僕?
評論|
嚴婉玲:蔡對原民道歉,何以帶來更多紛擾?
官方道了歉,為何卻出現大量負面反應?似乎是儀典籌備過程中,欠缺對「道歉」一事全面且具體的思考。
評論|
花亦芬:用轉型正義打造信任,德國的曲折路
德國的歷史經驗,值得剛要正式踏上轉型正義之路的台灣參考。
評論|
曾國平:財政支出刺激效果有限,安倍經濟學難樂觀
日本今天的經濟格局跟三年多前的分別不大,我悲觀依然……
評論|
李伯匡:香港書展,與有害的速食問答文化
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拋棄對答案的迷信?畢竟,閱讀不是提供答案,而是提供觀察現實的方法,若要解決問題,仍需要親證的經驗和實踐。
評論|
中國在薩德問題上走火入魔,暴露了什麼?
中國對自身戰略利益和國際規則的認識走火入魔,對如何獲取利益卻一知半解。
評論|
練乙錚:別了《信報》
來不及在我的專欄講的七段話,想在這裡表白:
1
...
196
197
198
...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