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專題
如果只有童年值得快樂,這人生還能活嗎?《少年滋味》影評
不知道這世代究竟是怎樣練成「小朋友就該這樣過活」的共識的,它在每個家長心頭壓下一塊鉛。
北海道東川町:隱身於廢棄小學的北歐風設計生活空間
他們把舊校舍改造成工廠,又陸續增建了咖啡館、麵包坊與食品館,在山林深處打造出一座北歐風格的桃花源。
讀者來信:我怕他們毫無預感,在溫暖中大難臨頭
我看到模糊間,所有人都在打擦邊球的熱鬧,越來越多人質疑紀念六四是一種莫名其妙的狂歡。
六四紀念館:廣場遺物 內外受困
一邊,涉建制背景的大廈法團把紀念館告上法庭;另一邊,年輕人開始質問:「知道這些就好像知道當年秦始皇焚書坑儒,是很慘,但和我有什麼關係?」
教宗、國家主席、總統的三角習題
梵蒂岡駐華大使館1946年成立於南京,1951年遷至台北。2016年台灣第三次政黨輪替,台海局勢生變,它能否回朝思暮想的北京?
走進台灣「零時政府」,他們改變了什麼?
g0v社群或專案到底是不是如何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希望未來如何如何,然後動手去實踐。
為蟄居族開辦的未來學校?我看到的日本N高等學校
網路世代=孤癖世代?戴上VR眼鏡參與開學禮的學校不只向蟄居族釋出善意,還嘗試建立更迎合社會文化走向的教育方式。
特朗普真的給華人VIP待遇了嗎?
「杜林普團隊給華人助選團優待,把他們安排在VIP座位。還邀請了一個又高又漂亮的華人女性上台互動」,這一切是真的嗎?
從孫志剛到雷洋,警權擴張與公民命運
北京青年雷洋死於警方「抓嫖」,輿論洶湧不歇。雷洋案背後,是人們對警權持續擴張、公民權利節節敗退的巨大恐懼。
攀樹師:在15層樓高的大樹上感受風的爽快
一旦曾以樹的視角看世界,即使回到地面,也會不自覺抬頭仰望,想在每棵樹上尋找一處容納你棲身的地方。
互聯網推廣:草根創業的翅膀還是重擔?
互聯網的世界是平的嗎?創業途中的人們有點失望了。
有一天,民眾不再假装相信政府的謊言:專訪紀錄片導演Joshua Oppenheimer
兩部紀錄片揭開大屠殺隱忍瘡疤,如今他說,印尼人不再相信政府的謊言,不再假裝無知⋯⋯
1
...
541
542
543
...
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