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專題
尋找謝燁的人們:31年後,她的名字旁還會有顧城嗎?
「謝燁是一個深度參與當代詩歌史的人,但是她卻永遠藏在這個巨大的陰影之下。」
台灣Z世代如何想像老年:在照顧與低薪現實中,他們尋找自主
看著父母被長照壓垮、台灣社會老化加速,低薪、窮忙的Z世代被迫提前面對「如何變老」的問題。
她們和AI談性說愛:「比起活人感,重要的是被當人看」
「本來是想體驗女本位的性愛,結果因為語料庫都是男性視角的小說,我又一下子被拉入到了這種不被尊重的環境裏。」
評論、收藏、搜尋⋯⋯端傳媒即將迎來會員功能全面優化
一毫米、一毫米,我們讓端變得更好。
當公開資料不再公開:申訴專員公署風波後,香港資訊自由的困局
「現在的遊戲規則已經轉變了,一些資料開放,其實就不會再那麼 taken for granted,而是要看政府開放多少。」
端解讀:中美「特習會」:稀土協議為何難以解決供應問題?
稀土問題的最大諷刺:美中兩國領導人的作為,都牴觸了他們所宣稱的戰略目的。
端解讀:中共《監察法》如何將民營企業家關進「反腐鐵籠」?
未被公開的被留置的民營企業家,人數可能更多。
收成在天,命運在地:困在極端天氣裏的河南農民
先是乾旱,農戶紛紛自澆自救;可在大家還在輪澆時,暴雨和洪澇又突至。
端解讀:一宗中國間諜案,為何引發英國政壇焦慮?
從新疆到中國超級大使館,各種基於國家安全、產業利益、民主價值等的疑慮充斥英國政壇。
送外賣,吃外賣,是城市年輕人的解脫
並不是外賣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而是我們生活裏原有的一切,都在外賣中得到了印證。
論文大國與學術小國:中國70萬在讀博士為何淪為「學術耗材」?
「即使愛因斯坦來了也找不到工作」,論文成為當下中國學術界衡量個人成就的唯一標準。
不合時宜的中國經濟規劃:內需成為真問題?中國神話是「中國模式」的功勞?
聚焦經濟和社會領域的規劃,終究是否可以逃脫政治的反噬?
1
2
...
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