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大陸
政經、社會、人的故事,以最真實的視角深度報導中國。
異鄉人:一位中國遠洋漁業觀察員的太平洋「歷險」
遠洋漁船像是一個漂浮的牢籠。不論我、外籍漁工,還是中國船員,都只是「勞動工具」,留或走,都不由自己。
遵義,一座紅色之城裏的荒誕中國
這個小鎮彷彿就為渡口、烈士紀念碑、紅軍戰鬥指揮所這些紅色旅遊景點而存在,人們在這裏短暫停留和參觀後,便離開了。
三孩放開之後:關於性別、勞動力,與養老的問題答案在哪?
以國家意志代替個人權利的治理思路,使性別平等與生育自由,不斷為多年人口政策的積弊買單。
律師常瑋平,一個不見容於國家的人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基於良知、熱愛和自己的專業,連這樣的人都不見容於這個國家,那肯定是國家錯了。
你想躺平就躺平?大國崛起時,這一波另類零星價值觀的小浪
短暫的躺平表態,可能只是在人到三十,重歸到主流價值之前的一次狂歡,以至自嘲。因為社會時時刻在提醒你:不是你喜歡躺就躺的。
中港青年對談:威權時代,你不可以讓自己過得很舒服
在每一個不同的限制裏,人怎樣發揮自己的產能去創造一些東西,這對我來說才是humanity。
評論|
躺平:城市新貧困階級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如果說摸魚是隱秘的怠工,那麼躺平就是一種最低限度的罷工。
【書摘】夜半橋邊呼孺子,人間猶有《未燒書》
1989年5月26日至6月21日,台灣記者楊渡赴北京天安門廣場採訪。32年後,他將回憶寫成《未燒書》。
評論|
三孩快跑?人口政策不是數字遊戲,性別平等是生育率提高的前提
一個必須面對的人口現實是,中國的出生率不可能在短期內改變,社會老齡化是必然的趨勢。
鴻蒙意味著什麼?
是否能不再重複中國自主操作系統研發的尷尬循環?
燭光長燃32年,香港人的六四維園之約
在一片燭海徹底消失之前,端傳媒搜集整理了歷年維園集會現場的珍貴相片。
今年維園可有燭光?32週年,香港六四悼念者的哀歌
又一年六月,香港空間所剩無幾,燭光晚會的組織者被判入獄。支聯會眾人判刑之前,端傳媒跟訪,聊30年前的承諾和未明前路。
1
...
117
118
119
...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