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戰爭
評論|
「兩個敵國」:聲稱朝韓不再是同族,金正恩為對韓用核武器找藉口?
韓國媒體認為,朝鮮會評估陷入支援烏克蘭及以色列這兩場局部戰爭的美國,在朝鮮半島能否應付第三場戰爭。
屠殺與紋身:女性的恥辱,或女性的救贖
抹不去的創傷記憶,與最小的抵抗。
數說2024台灣大選之四:經濟、統一、戰爭?九二共識在選前如何被討論
在本次和上次的大選期間,「經濟」早已不是台灣網路上對九二共識的主流討論方式。
想像的「大屠殺」:美國社會多重現實裏的「反猶主義」
當一場事實上的大屠殺可能仍在加沙展開時,美國公共輿論場裏,被主流建制想象的「大屠殺」帶來了別樣寒噤。
美歐援助遲緩,烏軍彈藥告急轉入防守,俄烏戰爭第三年將更血腥|Whatsnew
有美國官員警告稱在最壞情況下烏軍會在夏天前潰敗。一旦類似情況發生,將會引發一系列災難性的連鎖反應 。
波蘭卡車司機連月封堵口岸,凸顯烏克蘭戰時經濟出口困境|Whatsnew
貿易摩擦帶來的邊境抗議封鎖還阻礙了烏克蘭獲取軍事援助。
堅持戰爭、「誤殺」人質,以色列面臨外交困境|Whatsnew
「如果以色列的行動破壞了與巴勒斯坦人和平共處的前景,以色列就不會贏得這場戰爭。」
圖解巨變中的緬甸戰局:「人民游擊戰」為何有望終結軍政府?
「春天革命」兩年後,戰鬥從少數民族聚居的山區和邊境地區,擴散到了緬族為主的河谷與平原區域。
俄國判LGBT運動為「極端主義組織」,加強打壓性少數群體|Whatsnew
入侵烏克蘭後的幾乎所有公開發言中,普京都會強調戰爭一旦失敗,俄羅斯的「傳統價值觀」就會崩潰。
緬甸內戰或至轉折點:軍政府漸入下風但加強空襲|Whatsnew
11月的戰事意味着反抗武裝和軍政府的關係出現了逆轉,前者轉入大規模進攻,而後者開始進入防禦。
「反猶主義」標籤在德國:失靈的民主和自我中心式的歷史愧疚
德國現有的輿論環境之下,任何對於以色列國的批評,都可能會被解讀為是對猶太人的攻擊和敵意,被貼上反猶主義的標籤繼而被禁止。
加沙戰爭的漫長陰影:以色列的戰略困境與戰後加沙的重建難題
以色列尋找安全夥伴的可行性渺茫,繼續單方面撤退不可接受的前景下,對加沙的重新佔領成為戰後最可能的情況。
1
...
9
10
11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