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社會運動
阿米尼逝世一週年:鎮壓升級,伊朗庫爾德人受到更大壓力|Whatsnew
伊朗官方加強了各方面的安保措施,同時明顯收緊了輿論和媒體管制,但各式抗議和反抗活動仍在伊朗社會繼續。
民運圈#MeToo調查:圈外是極權,圈內是父權,受害者的多重受困
「這些被指控性騷擾的人,沒有意識到極權和父權的同構性,對自己壓迫者的角色一無所知。」
新北幼兒園餵藥案留下謎團後,台灣家長未能消解的恐懼與焦慮
「誰不希望只是過度擔憂、只是虛驚一場?」
我在皮村「打工博物館」的日子(下):我的工人朋友們,和他們的困境
將現代化等同於城市化,將社會進步等同於物質生產,實在是非常值得拷問的觀念。但卻是這種觀念塑造了我們當今社會的進程。
我在皮村「打工博物館」的日子(上):在新工人文化中重拾階級記憶
我終於從我的漫長的大學畢業了。幾分鐘後,我挺直了腰桿,抹掉眼淚,繼續注視着這個世界,並打算繼續和這樣一個世界作鬥爭。
藝術界回應「倫敦牆」:它是否挑戰了我們的觀看方式?|端對談
「冒犯的藝術」不是單純挑釁和傷害,而要通過討論、抗辯、反思和爭論,讓被掩蓋的、被遺忘的、被有意或無意無視的東西浮出水面。
倫敦塗鴉牆女權二創者自述:牆每天都被謀殺,也每天都會生長
中文世界從不缺乏這類素材,有太多沒有被書寫的。
伊朗計劃立法加強頭巾令,抗爭運動成果面臨考驗|Whatsnew
不戴頭巾出門本身,其實仍是堅決的抵抗姿態,伊朗抗爭運動的成果正面臨考驗。
解讀台灣新版性平三法:修法有哪些重點,還有什麼未竟之業?
在MeToo點燃燎原星火後,台灣迅速展開性平三法的修法,修法有哪些重點,又有哪些未竟之業?
社運能量消散後——時代挑戰下,台灣校園異議性社團的掙扎、衰落與綻放
「青年永遠不變,變的是時代。時代再怎麼變,青年的理想主義是不變的。」
韌性的藝術:亞特蘭大「廢除警察城」運動的啓示
如今,「廢除警察城」不僅在反對一個既定的項目,更關於政治格局,草根動員的邊界,關於普通人還可以如何用肉身抵抗嗜血的機器。
台灣的MeToo時刻:說出自己的故事後,他們經歷了什麼?
在說出口後,他們經歷了什麼?真的因此感到放鬆了嗎?
1
...
10
11
12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