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端對談

藝術界回應「倫敦牆」:它是否挑戰了我們的觀看方式?|端對談

「冒犯的藝術」不是單純挑釁和傷害,而要通過討論、抗辯、反思和爭論,讓被掩蓋的、被遺忘的、被有意或無意無視的東西浮出水面。

倫敦Brick Lane的一面塗鴉牆,早前被塗上24個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紅色宋體大字,2023年8月7日凌晨,據稱Tower Hamlets Council的一名工作人員再次將牆壁刷成了白色。攝:Hesther Ng/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倫敦Brick Lane的一面塗鴉牆,早前被塗上24個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紅色宋體大字,2023年8月7日凌晨,據稱Tower Hamlets Council的一名工作人員再次將牆壁刷成了白色。攝:Hesther Ng/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斑戈、于可可

刊登於 2023-08-21

#傳播事件#集體創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共藝術#倫敦牆

8月5日凌晨,24個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紅色黑体手繪標語,被原樣挪移到東倫敦Brick Lane的一面塗鴉牆上,覆蓋了原本的塗鴉作品。事件在社交媒體上迅速發酵,並在後續的幾天裏引發了一場遠遠超出了藝術圈範圍的爭論。Brick Lane原本是東倫敦的少數族裔聚居區,在幾十年的士紳化過程中,成為了東倫敦的亞文化時尚街區,那面被覆蓋的塗鴉牆上也留有不少藝術家的遺作。

很快,自稱「一鵲」的倫敦藝術學院的藝術生認領了這件作品,當一鵲本人第一次介紹這個作品時,他強調「沒有太多政治意味」。第二次回應時,他從原本要「用社會主義的建構方式來反殖民西方的虛假自由」,變為了「我很愛我的國家,但不代表我沒有權利對它進行一定的反思性批判」。第三次回應時又補充,「丟中國臉的不是我,而是網暴的你們。」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作品在社交媒體發酵之前,倫敦Brick Lane的牆上貼着一個文字說明,用英語解釋了這件作品:「通過對表達自由的強硬呈現,這些漢字無聲地提醒着人們,在2023 年的中國,對思想、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的壓迫依然猖獗。」創作者的每一次闡釋之間似乎都充滿了矛盾,這種曖昧不清的意圖,也為藝術界該如何評價這件「公共藝術」作品之批判性造成了困境。

從它激發的討論和二次創作看來,其顯然「傷害」到了被這個宣傳標語牆喚起窒息感的、有共同身體經驗和記憶的中國人;但也有人認為,這種空間置換是一種對暴力的揭示。它似乎處在兩種語境之間,也被其所撕裂——首先它的創作現場在西方,與它再造的空間產生最直接互動的觀衆也是西方的觀衆;然而它的闡釋、傳播和後來生發的「二次創作」都卻都通過「社交媒體傳播鏈」置身於中國的語境之中。這兩種語境也同時對應着它作為公共藝術和作為傳播事件的兩種邏輯。

至今為止,公共輿論場對於它的討論都是作為一個「傳播事件」而展開,而它作為公共藝術的屬性卻被忽視了。因此在這場對談中,《端傳媒》邀請了長期耕耘於公共藝術、社會介入藝術領域的獨立策展人、藝術評論寫作者李佳和張涵露,現居法國的藝術家胡嘉岷和中國研究學者、文化藝術評論者Marine Brossard(法國),一同從公共藝術的空間與權力、跨文化藝術的語境、「冒犯的藝術」與其政治環境等幾個角度出發,在藝術史的參照系中討論這個作品的價值,以及它為什麼會引發如此大的爭議。

暴力空間的再造與宣傳標語喚起的「集體創傷」

公共藝術不應該被創造出來取悅當地人和遊客,替而代之地,它應該提出問題,鼓勵人們重新思考自己與日常環境的關係。

端傳媒:首先想問大家看到這個作品是什麼感受?從藝術界的參照系中,如何評判這個作品?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