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性別
高校推行「大思政課」後,大陸學生如何「理解當代中國」
某外語專業學生形容龐雜的思政教材:「這就好像是為了那碟醋,包了幾屜餃子。」
AI深偽色情急增,如何才能制止新型性暴力?|Whatsnew
影像是假的,傷害是真實的;一種新型性暴力正在冒起,而監管仍然滯後。
網絡觀察:《墮下的對證》首映禮惹爭議,性別議題再成中國輿論焦點|Whatsnew
大陸公映版的中文字幕扭曲台詞原意、掩蓋角色的性少數身份也受到批評。
法國墮胎權入憲,波蘭新政府難撼墮胎禁令|Whatsnew
並不是所有歐盟國家都如法國那般,在保障婦女墮胎權上已經形成廣泛的共識。
奧斯卡2024:有John Cena與關繼威,也有奧斯卡的最動容時刻與非政治先行選擇
近全裸物化直男?因亞裔遭無禮對待?今年對奧斯卡的某些政治正確預測落空了⋯⋯
評論|
白人Tradwife回潮:主動選擇做家庭主婦,像1959年那樣順從
她們的回應是:女權主義者無權指責我們的自由選擇。
賈玲與《熱辣滾燙》:賈玲如何成為中國女性主義的出口?
當《熱辣滾燙》沒有攻擊性,如此溫和的時候,依然被男性挑剔。
【奥斯卡2024】技術讓人焦慮,電影還能存在多久?|華語影評人駐場聯評
技術總是會沿著現有的不平等創造新的社會現實,那麼電影的位置在哪?
【奧斯卡2024】取消文化大旗下,誰是裁決者?|華語影評人駐場聯評
越來越正確的奧斯卡絕不逾越的紅線是哪條?當女星發一條Instagram限時動態而被片方直接除名⋯⋯
【奥斯卡2024】《芭比》與《可憐的東西》誰是女性爽片?|華語影評人駐場聯評
主動將性別議題帶入一部電影,是女性創作者們最艱險的路徑。這些作品是獲得認可還是引起爭議,都反映了真實的立場和溫度。
愛慾錄:一夜歡愉﹑一次「性病」經歷,一個女性主義者的失敗性教育自述
我甚麼都敢,就是不敢和醫生說「我睡了一個人」。
評論|
戰爭與和平:女性被錨定在非戰上,而不是反戰上|端對談
對於非正義戰爭的發生,「我們都是異議者」。
1
...
8
9
10
...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