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民族主義
英國殖民印度的歷史評析:殖民統治到底給印度帶來了什麼?
如果不講政治正確的話,印度人自己恐怕也難以給出一個簡單的回答,因為英印之間並非簡單的壓迫/剝削敘事可以描述。
網絡觀察:洋節爭議中,聖誕新年氣氛吸引中國青年|Whatsnew
「2023年太壓抑了,能有個讓大家開心的節日,哪怕聚聚也很好。」
網絡觀察:「中華西太后」種族歧視風波,被點燃的中日民族主義情緒|Whatsnew
貼上反中標語後的「中華西太后」,已成日本右翼打卡聖地
一年後的阿姆斯特丹:社運低潮期的白紙周年紀念現場
運動的情緒逐漸退去後,他們在反思何謂「團結」,何謂「中國人」。
評論|
澳洲原住民小史:公投失利背後,是哪些血淚債與憤慨?
許多幸存的原住民已經被同化,並且仍舊遭受種族歧視,經濟和政治地位都很低。
評論|
澳洲「原住民之聲」修憲公投,為何開始就注定失敗?
有原住民活動家悲觀認為,澳洲要再過兩個世代,才能真正直面自己的殖民主義根基,承認原住民,並與原住民對話。
合肥故居獻花現場:他們為心目中的好人李克強,開一場民間追悼會
大城市和村鎮的中國,年輕人和中老年人的中國就這樣相遇在窄小的巷子中,悼念的是誰也許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一個好人。
消失的巴勒斯坦人:美國輿論場裏的殖民主義幽靈
對一場巨大的人道主義危機和潛在的屠殺熟視無睹,這是美國精英階級的一次集體道德破產。
評論|
西方博物館裏的中國文物都是搶的嗎:文物保護、歸還與殖民史要怎麼看?
毫無疑問,歐美老牌博物館帶有深刻的殖民時代的烙印;恰成鏡像的是,「護寶」則成為了新中國超驗的能指。
從美化殖民到國王道歉,荷蘭的歷史正義如何不止步於「反思」
在荷蘭,「去殖民化」不只是學術和文化口號,更是去中心化的、緩慢、多邊的社會運動。
評論|
新端午與龍舟賽:「低調貴族」和中國保守主義的狂飆
宗族、國家、新媒體,在端午這個時點、在龍舟這個劇場背後達成共謀,上演一齣「貴族運動」的表演,慶祝這個保守主義的狂飆時代。
評論|
美國會走向內戰嗎?——「新白人意識」的興起,與民族國家的帝國轉向
美國白人意識的上升並不簡單是一個階級現象、地理現象,而是一個整體現象。
1
2
3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