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音樂
樂團裝咖人:孤魂野鬼還是二二八記憶,什麼是我們時代的「台」味?
這些年輕人的「台」不再是「藍白拖、吃檳榔」,他們用台語叫自己「鄉下人」,他們從音樂、故事、文學中唱自己的「台」味⋯⋯
中共紅歌推手喬羽的秘密:《讓我們蕩起雙槳》的好聽是例外嗎?
要客觀評價喬羽並不容易:牆內易因愛國而溢美,牆外易因反共而無視,但有一點是他和一般共黨文藝最關鍵的差異⋯⋯
Must the Show Go On? 香港娛樂產業中被耗損的從業者們
早在MIRROR演唱會事故之前,已有無數人入行以命相搏
Yuki Lovey 勞嘉怡專訪:現在我這種任性是 OK 的
接受過去的自己,抓緊僅有的自主,Yuki Lovey 重新出發。
娛樂工業與資本:K-pop偶像是如何被「非人化」的?
對於南韓的「八十八萬韓元世代」,K-pop偶像們是崇拜的對象,是遙不可及的明星,但也是明天就能過氣的商品。
看不見兩餸飯、選不了演唱會座位:坐在輪椅上,他們抓緊尚餘的自由
香港現時有7萬多人是輪椅使用者,殘疾是人生演變的一個過程,每人也有機會面對。
評論|
潘源良x鍾永豐:香港粵語與台灣客語,如何用「自己的語言」寫流行歌?
「語言不只是一個議題,語言本來是一種生活,而生活的載體其實是人,怎樣可以發揚光大?其實取決於裡面的人」
在演唱會賣命的他們︰綵排時薪50元,舞蹈員頂着安全隱患開工
「在一個過度發展的世界,舞蹈提醒我們注意自己的身體。我們是實實在在、有血有肉、會開心、會傷痛的人。」
【更新】MIRROR演唱會舞蹈員受傷,有什麼法律保障和申索機制?
「大部份的舞蹈員或者舞台工作者、台前幕後都沒有簽合約的習慣,以前大家不太注重那一份合約。」
媒體人自述:721三年過去了,我還未習慣只談風月的香港嗎?
可能我是最早就變得只談風月的那些人,每天寫寫明星訪問、寫寫電影評論,除了一些應景的弦外之音便不想多說。
少年較勁少年,一部電影背後的音樂工業三十年
「費了好大勁才讓伍佰能上去電視節目唱歌。我就聽到導播在裡頭說,這哪裡來的人?趕快錄一錄就完了!最後播也不讓播。」
香港 Hip-hop 歌單:你聽到香港人對於時代的回應嗎?
這十首 Hip-hop 歌曲反映了當下香港人對社會現狀的感受。
1
...
7
8
9
...
15